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扫码查看手机版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资讯
家园
Space
瀑布流图文
帮助
Help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本版
帖子
用户
帖子
好友
日志
相册
记录
道具
勋章
收藏
分享
任务
道具
广播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沪剧专题栏目
›
王派艺术
›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1
2
3
4
/ 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复制链接]
来源:
王盘声
2010-8-18 11:18:08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提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很不平凡,确实是沪剧历史上一件盛大喜事。
当时,发起组织这次演出的人是现在上海沪剧院(原上海沪剧团)的前身——上海市人民沪剧团陈荣兰团长,她原在部队文工团《白毛女》剧组第一个白毛女的扮演者。后来她接受党的分配,担任沪剧团团长工作。在她的领导下,沪剧事业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我们虽然不在一个剧团工作,情况不一定太了解。但是从接触当中,感觉她为人热情善良,热爱工作。在她的身教言教之下,把一个旧社会戏班艺人的一种闲散风气,改变树立了新的风气。全体工作人员讲团结讲友爱。
为了要做好工作,必须熟悉业务。她下决心学唱沪剧,刻苦钻研业务,并加以实践。在一些创新剧目中参加了演出。
为了沪剧事业的继承发展,她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不让传统遗产失传,组织老艺人去四郊演出,积累和记录了不少传统剧目;挑选得力人才支助郊县及外省沪剧团工作……。
五场演出剧场效果很好。因为,这些演员都是每个沪剧团的当家小生、花旦,平时开会时常碰头,舞台上碰头机会不多,观众有点新鲜感。后台气氛也相当热烈,每个演员在演出时思想高度集中,一点都不敢放松,带有一种竞争性。
通过这次活动,我联想到:文艺界出戏出人,竞争是个很好的途径。现在正规的剧团寥寥无几,无竞争对象。在舞台上演出的部分人员惟我独尊,盲目乐观,老子天下第一,不知天高地厚,阻碍了剧种的提高发展。的确是一件令人担心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显身卡
大神点评
54
另类
2010-8-18 13:59:06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王老先生坦言和总结,令人鼓舞,可是今非昔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观众朋友
2010-8-18 14:11:37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从沪剧现状看来,像这样规模的"沪剧大会串",似乎再也搞不起来了,这的确是令人极为担心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zhangyg
2010-8-18 14:53:45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陈荣兰曾在战士在故乡中扮演过角色。不易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izhenmin
2010-8-18 15:00:18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1959年沪剧大会串演出《雷雨》,串联了上海六大沪剧团,很不平凡,确实是沪剧历史上一件盛大喜事。到如今,大会串的《雷雨》还是可以说是公认的,空前绝后的沪剧经典。非常怀念陈荣兰团长,一位党的好干部,为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繁荣鞠躬尽瘁的好领导!
感谢王盘声老师,对1959年沪剧大会串真诚的体会,以及对当今沪剧的现实的重要意义的阐述,让我们一起感受!也感叹如今的沪剧怎么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zxhanmimi
2010-8-18 16:58:11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想当初,1959年的沪剧大会串何其繁荣;看今朝,正规的剧团寥寥无几,无竞争对象,是多么冷清!真的是可悲可哀啊!象5楼楼主一样,只能发声感叹:如今的沪剧怎么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沪剧新迷
2010-8-18 18:59:29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老前辈,一针见血,道破目前沪剧上的毛病,<惟我独尊,肓目乐覌,老子天下第一,不知天高地厚,阻止了剧种的提高发展>还是尊听前輩教导,謙虚使人会更上一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zmh1945
2010-8-18 19:55:25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希望“振兴沪剧,再铸辉煌”不要成为一句空话,否则结果只能得到“一声叹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白水
2010-8-19 06:39:25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0-8-19 07:20 编辑
学习王老的《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我的第一感受是——
文坛巴老说真话,沪苑王老讲实话。
衷心祝福王老健康长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白水
2010-8-19 06:55:02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0-8-19 06:58 编辑
1959年7月27日至31日,沪剧界大会串-《雷雨》演出于人民大舞台。
采用宗华改编本,导演蓝流,作曲姚牧,舞美设计魏征、姜云峰。由丁是娥(“人沪”)饰繁满,解洪元(“人沪”)饰周朴园,王盘声(“艺华”)饰周萍,袁滨忠(“爱华”)饰周冲,石筏英(“人沪”)、小筷月珍(“努力”)分饰鲁妈,赵云鸣(“长江”)饰鲁贵,杨飞飞(“勤艺”)饰四凤,邵滨孙(“人沪”)饰鲁大海。
此次演出,阵容强大,流派争艳,合作和谐,“
很不平凡,确实是沪剧历史上一件盛大喜事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沪剧粉丝
2010-8-19 09:52:41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王老说得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xiangsheng1947
2010-8-19 15:25:11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本帖最后由 xiangsheng1947 于 2010-8-19 15:28 编辑
衷心祝愿王老健康长寿!
为王老先生为沪剧说真话说实话而鼓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钱玮
2010-8-19 22:58:23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用现在一句时髦话,那时才叫团队精神。作为大会串发起人陈荣兰团长,确实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好事,一直期待上海沪剧院茅善玉院长在庆祝她五十岁生日(年龄不小了,筹备两年)之际,再把雷雨各种流派优秀传人组织起来,再搞一次雷雨大会串。这一次大会串建议把流派的一代传人、二代传人分别举办。如解派的一代传人汪华忠老师老师、丁派的第一代传人马莉莉老师、杨派的第一代传人赵慧芳老师等组合,以此类推。中老年版、明星版和青春版各个版本,给沪剧添加活力,也为茅院长个人风采再加上浓浓而且值得喝彩的一笔!企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qinhh
2010-8-20 06:47:11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五九年的大会串距今已半个世纪却仍为人们津津乐道,主要原因是流派纷呈,聚集了整个沪剧界的大师,才铸成了沪剧的里程碑。
有许多沪剧爱好者希望再排雷雨,愿望是好的,充其量不过是一场模仿秀,过去也上演过多个版本的雷雨,但效果好的不多,更不要说超越前辈了,因此我个人觉得再排雷雨意义不大,还不如集中精力排一、两个新戏,再创沪剧的辉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郑经祥
2010-8-20 10:33:59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本帖最后由 郑经祥 于 2010-8-20 10:41 编辑
回复
10#
白水
白老师:有一问题想与您商榷,小筱月珍好像是“艺华沪剧团”的,(“四凤”另一扮演者是“人沪”的筱爱琴)。不知我说得对不对?请指教!
应该是五个剧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1
2
3
4
/ 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表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浏览过的版块
沪剧动态
乐队交流
沪剧资源求助
杨派艺术
沪剧视频
戏迷交流
老戏单
票友专场视频
问题解答
德艺双馨
德艺双馨
无私奉献奖
无私奉献奖
本站精英
本站精英
原创达人
原创达人
热心会员
热心会员
王盘声
好友
发布
29
粉丝数
399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