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谢柏梁教授研究生教材自学笔记——与沪剧有关部分

来源: blogfeiyunpu 2012-2-10 22:54:0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谢柏梁教授研究生教材自学笔记——这是一个读书心得。

根据目前进展看来,肯定会过百数。三位数的数目,不是小数。

选择和沪剧有关连的内容贴在这儿,主要的部分都不在这里。

所以,具体的123数字有跳跃。

为节省空间,替站长着想,所有后续的帖子都跟在下面不另开线。

********************

谢柏梁教授研究生教材自学笔记——6

人物性格化和故事性相结合,是任何一种戏剧电影电视剧还有评话弹词等曲艺都必须要作到的要点。

谢教授书中以新亭泪、徐九经升官记、南唐遗事等作例子来说明。

有的看过有的没看过。

上次已经说了秋花丫头出口吐语不像小姐,作到了恰如其分。也正好露出破绽,让知府进一步逼迫春草。从而真正的小姐就登场了。

我想举的一个例子是我家乡的本土海派文化代表剧种的代表作之一:罗汉钱。

罗汉钱改编自山西著名的土豆派作家赵树理的小说登记。

关于其剧本改编效果演出成就以及拍摄戏曲电影的功效到下面专门谈及时再谈体会。

这里要讲的也是我在阅读时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来的人物形象和唱词。

这部新戏是石派创始人石筱英建国以后第一次也是从此就转为老旦——沪剧里面也称做娘娘旦——的一出戏。

她在戏里扮演一个配角——专说媒拉纤的媒婆五婶。

老前辈不仅拿捏得当,完全克服了转型的思想疙瘩,呈现出作为一个杰出的艺术家适应脚色的功底和努力。

她本来演惯了正面人物,青年花旦,悲剧人物。

这一次要演一个反派,十分令人讨厌的媒婆——有点近似于沪剧老戏连环记里的那个走街串巷的卖婆。

该剧在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中获剧本奖、演出奖,演小飞娥、五婶的丁是娥、石筱英获演员一等奖。

可想而知,一个配角能和第一主人公小飞娥扮演者丁是娥一样获得演员一等奖,是多么地出彩。

五婶出场唱的是沪剧小调吴江歌。

相当于自报家门。

东院仔格五婶末就是俚格我啊
专门替人家媒人来格做啊,
只要媒礼送得多
东奔西走顶起劲
口吐莲花三寸仔格舌啦
骗得人家来相信里格我啊
啊——呜啊——呜啊

几句唱词就活脱拖地刻画出了一个游手好闲专门以保媒为生的人物形象。
博客飞云浦

大神点评2

blogfeiyunpu 2012-2-10 22:57:53 显示全部楼层
谢柏梁教授研究生教材自学笔记——9


状景抒情和诗情画意的统一

这是绪论第三部分第二个小标题。

有人把中西方小说做比较,总体上来说中国的小说作家相对缺乏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

讲故事很行——这一点比老谋子强多了;但是尤其是内心活动的刻画不如西方好些作家的功力。

或许这也是几千年来的积弊,不重视人一个个个体。管你在想啥呢。把来龙去脉故事讲全就行了。

可是,中国的戏曲却正如后来引进的话剧一样,在心理描写上十分出色。

西方的话剧和小说不同,其状景功能也是比较差的远不如小说。

但是,中国的戏曲在这一点上也是足可以骄傲的。

先来看景物描写——烘托场景制造气氛十足到位。

沪剧传统剧目也是滩簧戏的一部传统剧目庵堂相会。今年戏曲春晚上海沪剧院钱思剑演唱的就是其中搀桥一折男主角陈阿兴出场时的唱段。

春二三月草青青
百花开放鸟齐鸣
蝴蝶高飞成双对
蜜蜂成群采花心
今年逢着交春早
塘里芦芽叶苞青
豌豆花开九连灯
菜花落地像黄金
萝卜花开白如银
蚕豆花开黑良心

一方面表达场景时间,一方面引出对岳父黑良心的痛恨。下面接着的唱词则表达了人物内心的活动。

蚕豆花开黑良心
好比我岳父金学文
我有心摘去它的头来拔去它的根
想一想对勿起种田人

再想举的一个例子还是沪剧——啼笑因缘中的裂券一场里男主角樊家树出场时的唱段。

晓雾迷蒙古柏耸
苔青露湿寂无声

开头两句就很好地衬托出他望旧景心凄然的状态。

顺便说一下,今春二月上海沪剧院演出告示中把这一经典唱段第三四个字搞错了——写作弥漫。早就有人指出至今没有订正。

非常有文才的上京编剧冯刚先生创作的王子复仇记,一开场王子子丹前去寻找父亲亡魂,那一段环境渲染的唱词编得相当出色——突显了中国戏曲的文学性,及其状景刻画的细腻。

手头一时没有这一大段唱词,就跳过去看下面这一段子丹的心理描写。

子丹:
【反二黄散板】
这躯体是存是灭难掂量,何去何从在哪方。
忍受着命运的毒箭,抑或是挺身反抗。
【原板】
扫尽了人间苦难,孰贵孰贱,叫人思虑长。
谁甘愿忍受这人世劫难,谁甘愿忍受这岁月无常。
谁甘愿将生命的重负就独自扛,任凭它层层摧折压断了脊梁。
皆因是解不透死后秘境,一个个犹豫彷徨心志迷惘。
默默地承受这人间苦楚千万状,断不肯抛却下负重的形骸,将朽的皮囊。
层层顾虑褪血性,教人心懦弱,壮志皆消亡,壮志皆消亡。

莎士比亚笔下王子哈姆雷特心理活动的内心独白到了中国戏曲里就是这大段唱段。

戏曲本来就有的是这一类场景——表达脚色心态,还有的是旁唱,可以扩展到双人三人等等。

著名的这类内心活动比如阿庆嫂刁德一胡传奎三人轮唱。

凡是净场唱,则可以说都是这样的内心独白。

话剧雷雨中四凤很苦闷,她妈妈要带她明天一早就离开内心的痛苦难以排解——采用的就一句台词:天哪!

到了沪剧里面,就是著名的唱段——独对孤灯呆思忖。曾经有筱爱琴杨飞飞前辈演唱,成为经典;后来又有茅善玉洪豆豆演唱,十分感人。
博客飞云浦
blogfeiyunpu 2012-2-10 23:01:32 显示全部楼层
谢柏梁教授研究生教材自学笔记——11

状景抒情和诗情画意的统一 —— 这是绪论第三部分第二个小标题。

继续再来看看我写的戏曲剧本中的状景抒情。 这里例举的就有蛮适合沪剧的剧本唱词。

不算早不算晚的作品新编历史剧《甬上第一状元郎》。

歌颂爱国忠臣良将,揭露旧时考场私密,其中第二场男主角张孝祥——南宋初期词坛双璧之一有一大段净场唱。


张孝祥幕后唱:一路上宜山宜水无心观赏——,
张孝祥上场后圆场并接唱:
辜负了西子湖妍丽芬芳。
方过白堤,又下苏堤,
才穿柳浪,更越花港。
白居易江州北望泪洒青衫湿,
苏东坡故垒西边誓愿射天狼。
柳浪闻莺,黄莺儿把玉树后庭那般啼唱;
花港观鱼,锦鳞儿真悠闲自得这等痴胖。
说什么宜西施浓抹淡妆——,
白娘子雷峰塔底沉冤难伸苦难偿。
翱翔鲲鹏困翅膀,
腾跃蛟龙锁沧浪。
三春南国惜飘荡,
一事东风欠主张。
寻寻觅觅来至栖霞岭,
为只为岭下掩埋着个名扬千古忠臣良将!

男主角历数了西湖风光,然而在他急切地去寻找岳元帅坟墓的路途上美景其实都成为虚设,或者说更加触发了他的一片爱国热忱。

人物性格情感和状景描写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


再举几个比较新的剧作例子。

贪官戏系列之一现代戏《天涯追踪》结尾“合围”一场中外逃贪官陶鸣延蜷缩在曼哈顿高楼住宅,净场唱反映了他眼中看出去的纽约,揭示了他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


摩天大楼曼哈顿,
繁华景象满目收。
第五大道专卖店,
四十二街逞风流。
华尔街市闹哄哄,
中央公园绿幽幽。
布鲁克林桥头忙,
哈得逊河眼底游。
泥塑木雕一个样,
自由女神不自由。
当初向我频招手,
如今为何(你)不开口。
空有金钱心寂寞,
无国无家亲难酬。
改头换面假作真,
咫尺天涯怎聚首。
阳光不进关窗门,
重帘未卷锁深秋。
棋错一着错上错,
一错再错难回头。
绝怜高处惊风雨,
噩梦连连频添愁。

唱到一半话锋一转,从室外把目光收回到室内,那种惶惶不安的苦闷心态跃然纸上。

为新上海人新编的《江淮情余》里,大桥建设英雄劳模在南浦大桥上看到的是——


总设计师描蓝图,
市长打桩发号召。
南浦大桥第一座,
浦江从此架金桥!
杨浦桥来卢浦桥,
一座一座接连造。
闽浦桥来松浦桥,
彩虹搭起金光道。
造桥造到洋山港,
海天一色东海桥。
站立桥头放眼看,
东方明珠闪光耀。
国际城市新上海,
交通便捷第一条。
世博展览集贤宾,
纷至沓来人欢笑。
我为上海做贡献,
我为上海感骄傲。

而在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时间,来上海后被恋人抛弃的小保姆眼里就是另外一番光景——


螺旋形一路上升到桥面,
定定心神仔细看来仔细瞧。
上海滩啊上海滩,
五光十色美多娇。
灯红酒绿不眠夜,
绅士淑女魂颠倒。
认清了某些人的真面目,
正所谓绣花枕头一包草。
藏垢纳污称豪富,
杯觥交错迷昏晓。


不夜城背后的某些阴暗角落,纸醉金迷神魂颠倒的某些人在现实中暴露无遗产生了巨大的心灵震荡。

不同人物不同视角不同印象——所谓意随心生。


宫廷秘史剧最新剧作《笑面人》有一段净场唱共一百二十六句唱词,其中一部分是描写男主角关伯伦进入王宫一路行来的观感。


牵线木偶一路走,
不道穿过几重门。
雕砌玉栏金璧辉,
满堂红火四季春。
曲院回廊通幽径,
园林处处花木盛。
明明亮亮似白昼,
林林总总燃千灯。
天上巍峨神仙府,
人间显赫帝王尊。
皇家奢华满目是,
尘世疾苦怎不闻。
百姓敢怒不敢言,
怨气冲天笼乾坤。
又见一座宫殿在,
未知供奉何方神。
越走越是浑沌沌,
好似陷入迷魂阵。
行来倍觉香味浓,
浓香刺鼻胸越闷!

接下来,使他更为惊恐的事情发生了,戏剧冲突引发高潮。
博客飞云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logfeiyunpu

12
粉丝数
188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