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扫码查看手机版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资讯
家园
Space
瀑布流图文
帮助
Help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本版
帖子
用户
帖子
好友
日志
相册
记录
道具
勋章
收藏
分享
任务
道具
广播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沪剧专题栏目
›
戏迷交流
›
热烈祝贺《吴曲乡音》节目回到了正确轨道! ...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热烈祝贺《吴曲乡音》节目回到了正确轨道!
[复制链接]
来源:
任立晨
2010-3-15 13:52:45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怀着满心的期待,收听了改版后第一期《吴曲乡音》节目,事实证明,先前的期待没有令人失望,这档节目终于又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
首先要赞一下节目的编辑、主持吴越老师。说实在的,吴越老师虽然年纪并不大,但是从他以前编的那么多戏曲节目来看,绝对称得上是“资深”二字。吴越老师懂戏,也懂得戏曲节目的编辑规律,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敬业地去经常挖掘一些电台尘封已久的宝贵资料,因此但凡是他制作的节目,往往能给听众一份份意外的惊喜。而且,从吴越先前参与主持越剧节目的风格来看,他是绝对没有什么让人生厌的废话,常常寥寥数语,就交代了某个演员的风格、某段唱腔的特点、某次录音的年代、某场演出的背景,实在是让人敬佩于他的知识渊博!“听其言知其里”,吴越老师实在是属于真正专业型的主持人,我想,只要是真正爱戏的听众,是一定会喜欢他这种“言之有物”的风格的。
事实上,吴越老师编辑节目也的确是“出手不凡”,今天第一次主持改版后的沪剧节目,就立刻带来了一份厚礼——〈卖红菱〉。而且是平常难得一闻的1979年室内录音的版本,由赵、杨两位名家演唱。这可以说是近半年多来收听中午档的沪剧节目最大的惊喜、最大的收获了。衷心欢呼:中午节目播来播去就那么几段的尴尬局面看来是能够一去不返了!!
节目的最后,播的上海话三百句,个人感觉其创意也是非常好的!好在第一,素材都是选自于沪剧唱段中的内容,这样既能够和当天的节目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不会让人感觉好象这个三百句的小栏目是强加进去的,而且同时,因为沪剧唱词里保留了大量上海方言的词汇,可以说,很多沪剧唱词本身就是一份份很标准的沪语教材;另外,好在第二,请目前电台最专业的沪语播音员叶进、肖玲来录音,这恰到好处地借用了“阿富根和小妹”的沪语播音品牌影响力,可以说两位播音员是电台教说上海话的最佳人选。“好的教材加好的教师”。相信,这个小栏目一定会越办越成功。
最后,我想说的是,〈吴曲乡音〉从曾经地过于侧重于所谓听众参与、互动,到如今改版后重新回到以欣赏为主的节目形态,这实在是一种务实之举、明智之举、正确之举,相信,这也是电台在听取了绝大部分听众意见后采取的方案。再次感谢上海电台戏剧频率对听众的尊重。
当然,喜欢参与、特别是喜欢唱的听众,我想也不必感到郁闷,因为您的才能完全可以在“戏迷大家唱”这档节目中去释放。我也期待着在“戏迷大家唱”中听到更多悦耳的互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显身卡
大神点评
45
东方音
2019-3-7 20:03:40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欢天喜地,还是在吴越老师时收听了吴曲乡音,断听了好几年,最近任立晨接过了吴越老师的接力棒,通过收听了第一期的节目相当不错,介绍了沪剧鼻祖筱文滨老先生,第二天介绍了杨飞飞赵春芳二位先生的经典,不过惊喜还在第三天就介绍了锡剧领军名角吴雅童,因为我是无锡人相当喜欢锡剧老艺术家,所以我急急忙忙全程录音,马上分享给我的戏友,真是要谢谢任立晨这么好的节目,上海话说的也很标准,声音听起来还很年轻,在任立晨老师的带领下<吴曲乡音>迎来第二春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任立晨
2010-3-17 13:21:52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吴曲乡音》改版后的第三天,中午的节目又让人看见一种可喜的“回归”,那就是重新恢复了锡剧节目,而且听主持人的意思,今后每周三都会播放一些锡剧、甬剧等其他剧种的节目。应该说,这种回归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因为本来上海电台就拥有大量地方戏的录音资料,而曾经的日播节目中每周也给锡、甬等其他剧种留有一席之地,只是在去年的改版后,这些“小”剧种在日播节目中基本上是消失了。但是,上海毕竟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上海电台戏剧频率毕竟历来就有兼容并蓄各种剧种的好传统,因此在短暂的消失后,电台还是作出了正确的抉择——这些地方戏重登大堂!
作为锡剧节目重归《吴曲乡音》的第一炮,主持人精心安排了两段非常精彩的节目。一段是折子戏,王彬彬、汪韵芝、梅兰珍合作的《珍珠塔羞姑》(1979年室内录音);一段是王彬彬的《梁祝-回十八》(50年代中期室内录音)。在对不同时期的“彬彬腔”的欣赏比较中,真的度过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午休时光。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byhdmm
2010-3-15 14:42:16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上海电台为上海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啊,谢谢啊。肯定越办越好的。
期盼上海电视台也能这样啊。上海人民会感谢你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yaojinlong
2010-3-15 16:01:54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上海电台为上海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啊,谢谢啊。肯定越办越好的。期盼上海电视台也能这样啊。上海人民会感谢你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yaojinlong
2010-3-15 16:03:27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电台为上海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啊,期盼上海电视台也能这样啊。上海人民会感谢你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mm0792
2010-3-15 16:58:54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中午也听了确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hen9001
2010-3-15 18:05:04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听了。赞同楼主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xwlb
2010-3-15 19:13:39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写得很详细,也是戏曲频率的忠实听众了。
我也喜欢这样风格的《吴曲乡音》,毕竟大多数听众是想听名家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昔日重来
2010-3-15 23:42:26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同感,我今天中午也听了,感觉与楼主相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雁声
2010-3-16 13:51:28
显示全部楼层
节目时间本来就不多,所以主持人的话确实应该少而精。让广大听众多听好戏。戏曲不应该仅仅是10分钟以内很短的段子,还有很多精彩的折子戏。
雁过留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izhenmin
2010-3-16 19:17:33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吴越老师,改版后确实很好,吴越的上海话,讲得来真是吴侬软语,有亲和力和亲切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小珠珠
2010-3-16 22:28:44
显示全部楼层
听了介绍,要留意听一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hen9001
2010-3-17 14:49:4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任立晨
楼主帖子里的加了引号的“小”剧种提法巧妙。锡剧,与甬剧、沪剧一样,曾经都是滩簧系中的大剧种,解放后锡剧也是华东地区三大地方戏曲之一。
目前,她与沪剧一样,盛况不再,专业剧团数量锐减,流布地区日渐萎缩,最令人遗憾的是两大团体闹不团结。但我认为她的“日脚”比沪剧还略微好过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izhenmin
2010-3-18 08:26:43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吴曲乡音》编辑、主持人吴越精心安排了两段锡剧非常精彩的唱段。能在《吴曲乡音》节目中收听到沪剧的姊妹剧种锡剧,那优美的滩簧戏、彬彬腔,实在令人高兴。希望编辑、主持人吴越也能加入我们《中国沪剧网》,与我们沪剧爱好者共同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沪剧新迷
2010-12-4 08:10:1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表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VIP会员
VIP会员
热心会员
热心会员
优秀版主
优秀版主
无私奉献奖
无私奉献奖
任立晨
好友
发布
9
粉丝数
2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