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沪剧《罗汉钱》配合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婚姻法》颁布实施,尽管改编于北方地区的故事,但是,剧中人物小飞蛾、张木匠、五婶、艾艾、村长各个塑造的惟妙惟肖,富有上海本地的乡土气息,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受到毛主席的接见,获得演出一等奖、二等奖,真是沪剧的光荣。
沪剧《芦荡火种》反映江南新四军抗日的题材,由人民沪剧团文牧执笔集体创作,64年到北京演出,受到国家主席刘少奇亲切接见,之后京剧将它改变为《沙家浜》其它剧种都纷纷移植。
沪剧《红灯记》是爱华沪剧团根据小说《自有后来人》集体改变创作的,凌大可等演员日夜赶写,在著名沪剧演员凌爱珍关心下,一个区级民办剧团成功创造了沪剧名剧。袁滨忠、韩玉敏塑造的李玉和、李铁梅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之后被改编为京剧,成为样板戏。
其它剧团也有比较成功的剧目,如,努力沪剧团的《八年离乱》、《赵一曼》;长江沪剧团《史红梅》;勤艺沪剧团的《妓女泪》等(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