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刚看了06级沪剧办学生演出的“啼笑因缘-裂劵”视频,由金世杰、王祎雯演樊家树、沈凤喜。看后不禁想到老师是怎么教的。过去老师的教法我不知道,我是说现在。老师教成年或票友学生怎么教我也不知道,我是说教青少年学员。金、王在这段戏中,最大的毛病是假。沈凤喜原本是天桥唱大鼓的,家庭和周围的环境很复杂,生活的重担使她不像同龄人那么幼稚单纯。被刘将军霸占躏辱后心灵受到重创。她约家树要作一了断,甚至要以支票来安抚对方,心情异常复杂。王在戏中却成了纯真的学生妹。对这对“金童玉女”来说,要了解那个年代的人物,没有老师的教导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老师怎么教。看得出,老师教了唱腔,教了台步、动作,但在时代背景人物感情上,似乎教得不够。学员也许有文化课,但达不到深刻理解剧中人的水平,还得靠老师。有几位老师在点评沪剧戏迷演唱时常强调人物情感。希望教学生也要深刻的说戏,不光是咬字、行腔、手势、走位。如果心中一片白茫茫,脸上的表情,唱的腔调全透出假,如何打动观众,如何成为好演员?请别误解,我这里并非指责金、王两位,而是希望老师要更从人物出发教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