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派传人 于 2014-8-3 14:00 编辑
流派形成基本上是在过去,出名的作曲和本身的演员固定合作定曲,能红起来,楼主这几句话有道理,以前的作曲家;万智卿,奚根虎等老师他们从前都是演员出身,对沪剧各流派唱腔特点和曲调都相当熟悉,汝金山老师在沪剧院任鼓师多年,他们这些作曲家创作编排的曲子具有浓郁的沪剧时代气息和韵味,反观现在的作曲家不能说他们作的不好,他们也在努力适应时代需求,但是听上去总那么千篇一律,缺少的是真正的核心所在;对各大流派唱腔和特点不熟悉,这是最致命的,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石筱英老师早就提出,要演员自己根据角色需要设计唱腔,现在的新一代青年演员,不是它们不想唱好,学好流派,他们也非常刻苦努力,毕竞只有八年时间相信今后青年一代在拜师传承学习基础上一定会更好,更精彩,它们是真正传承发展流派的新一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