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听外婆讲上海故事》剧目及演员名单

来源: 沪剧吧老迷 2010-5-13 10:54:5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听外婆讲上海故事》剧目及演员名单(摘录上海沪剧院网站)


--------------------------------------------------------------------------------

1、《绣荷包》               王祎雯

2、《徐阿增出灯》          杨嘉伟

3、《庵堂相会》“搀桥”     钱莹、王森

4、《阿必大回娘家》“自报家门”    王惠钧

5、《一个明星的遭遇》“金丝鸟”、“一支支歌曲似波浪”  赵隽晴

6、《魂断蓝桥》“烛光圆舞曲”     李建华、吉燕萍

7、《日出》“重逢”               朱俭程臻

8、《叛逆女性》“抢绢头”        洪立勇、滕烨茗

9、《大雷雨》“人盼成双月盼圆”  李建华、吕贤丽

10、《家》“洞房”              钱思剑、吉燕萍

11、《星星之火》“隔墙对唱”       徐蓉、于理清、林金杰

12、《罗汉钱》“回家路上”           平雪瑛、王惠钧、吴争光

      “燕燕做媒”            平雪瑛、滕烨茗

13、人物群像:《鸡毛飞上天》“教育虎荣”       赵隽晴

《雷锋》“唱支山歌给党听”        居峰

《年青一代》“手捧日记”          钱思剑

《雪夜春风》“深夜里”             徐蓉

14、《牛仔女》“看外滩”             曹勤昇、赵隽晴

15、《今日梦圆》“雨中情”         居峰、王丽君
参与人数 9 威望 +10 +35 收起 理由
blogfeiyunpu + 5 大概刚贴出时没看到,赶紧+5!.
德伟 + 5 祝福
英英 + 5
沪咪 + 5
芸倩 + 5
zxhanmimi + 5
上海小步 + 5
lizhenmin + 5
白水 + 5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10 +35

大神点评24

lizhenmin 2010-5-13 16:10:38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沪剧吧老迷的介绍,希望沪剧网友届时能到逸夫舞台观看演出,支持上海沪剧院。
zxhanmimi 2010-5-14 14:49:37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介绍。这十五段沪剧唱段是很有名的,想来这台戏一定精彩。为您这篇帖子献花!
lizhenmin 2010-5-14 15:09:1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blogfeiyunpu

是《今日梦圆》压轴,圆的是上海外婆的实现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成就的梦,圆的是老百姓安居乐业,和谐平安生活的梦。但是,居峰我是比较喜欢的。
申灏 2010-5-14 15:11:58 显示全部楼层
居峰我是比较喜欢的
lizhenmin 发表于 2010-5-14 15:09



    同感!
芸倩 2010-5-14 17:24:27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一台好戏! 3608110.gif
HemingQian 2010-5-14 17:55:21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查阅了逸夫舞台网上售票的在线选位,18,19日两天出票情况仍然不理想(到今天为止只不过售出三分之一强),戏看来还是不错的,希望广大的沪剧爱好者能去观看演出。
沪咪 2010-5-15 09:25:00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介绍,很想看徐蓉的节目
叶子 2010-5-15 21:07:57 显示全部楼层
居峰压台了呀——
blogfeiyunpu 发表于 2010-5-14 04:49

沪剧院大概终于想通了,居峰不压台,谁压台?
居峰是我很喜欢的一位沪剧小生。
滩簧西乡调 2010-5-19 13:03:2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滩簧西乡调 于 2010-5-19 13:04 编辑

昨晚上去看了。只能说差强人意而已。这样的创意和策划,对于沪剧不是很景气的现状来说,应当是很有必要的。但:
    1、既然是讲上海(沪剧)的故事,不是讲上海沪剧院(团)的故事,就应当“海纳百川”点,可从昨晚的节目听下来,感觉沪剧院太小家之气了点,流派太局限于沪剧院了,尤其是女腔,不要说顾派、汪派、刚派,就是连杨派,也绝不沾边。《抢绢头》在戏迷中明明是邵、杨版本的极受欢迎,但昨晚洪立勇、滕烨茗的演唱就是只让洪唱邵派(赚了不少掌声呵!),那段脍炙人口的杨派“两块咸肉豆腐汤”,就是不给人听呵!!
    2、演员的功夫与老辈真是没得比啊!《阿必大回娘家》的“自报家门”,王惠钧算是演唱得认真的了,但就是出不了石老师那乡土音、乡土味道,当然也就出不了那发噱效果了!还有赵隽晴的《鸡毛飞上天》“教育虎荣” ,一上来慢的时候还是行的,可等到后面节拍一快后,老丁的那点韵味就显示不了了。杨嘉伟的《徐阿增出灯》也是,只能说是唱成了,离唱好、唱象还有很大距离。“同志还须努力”呵!!
    3、请教两个问题:一是“翱翔”的“翱”究竟是唱ao还是上海话的“咬”音。昨晚演唱中,赵隽晴唱的是前者(刚才听了下其老师的唱,一样),曹勤昇唱的是后者(本人倾向于该是后者)。二是“漩涡”两字上海话怎样唱,特别是“涡”,应该不会念“锅”(gu)吧?
当初使劲踏上一脚,出名了赶紧上前表功。某些人真不要脸!!!鄙视。
又见蔷薇开 2010-5-20 08:30:06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和上次在兰心大戏院的民俗专场演出差不多呀
花园深处暗香来 蔷薇悄悄独自开
申灏 2010-5-21 14:24:01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上去看了。只能说差强人意而已。这样的创意和策划,对于沪剧不是很景气的现状来说,应当是很有必要的。 ...
滩簧西乡调 发表于 2010-5-19 13:03


滩簧西乡调老师所言极是。不知是演唱水平的问题,还是因为我白天工作了一天的缘故,中间我竟然打起了瞌充,这好像是我看沪剧从未发生过的事。王惠钧的婆阿妈,与石筱英简直不能相提并论,不进则退,她已经没了当年初出道时的风采;其他几个折子戏叫人听了也觉寡然无味!洪立勇和杨嘉伟的串场词也未能有效地将观众的胃口吊出来。

18号这场戏茅院长在台下看演出,不知是啥感觉?
白水 2010-5-22 08:05:48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7月15日晚,王袆雯在逸夫舞台的《春风夏雨润新苗-2006级戏校沪剧班学生暑期专场(二)》上演唱《绣荷包》,这次在《听外婆讲上海故事》上又演唱《绣荷包》。两次《绣荷包》,相隔十个月,有很大进歩,尤其是咬字运腔的提高,可见王袆雯的勤奋努力。
    祝愿她!祝愿2006级戏校沪剧班——加油!
倾听 2010-5-22 19:39:08 显示全部楼层
14#  "18号这场戏茅院长在台下看演出,不知是啥感觉?“
    据悉:茅茅院长在台下陪市有关领导看戏时对台上的演出感觉并不是太好,可以说很不满意。这台戏是有上戏的一位青年导演执导。其间茅茅因把主要精力投入到露香女的排演中,所以她原先对"听外婆讲上海故事"的一些舞台设想并没有在演出中得到体现(比如曾设想邀请孙徐春,陈瑜等加盟该剧等等)。
    其实,戏迷发现的和没有发现的问题茅茅院长都很清楚。一目了然。
雁声 2010-5-22 20:03:38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和上次在兰心大戏院的民俗专场演出差不多呀
又见蔷薇开 发表于 2010-5-20 08:30


为什么有好几个节目与星戏会迎世博民俗专场相同呢,我觉得沪剧院是拿不出什么节目。所以主题换一换,节目很多没变化。这样的演出给人一种感觉——凑出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沪剧吧老迷

28
粉丝数
31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