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扫码查看手机版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资讯
家园
Space
瀑布流图文
帮助
Help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本版
帖子
用户
帖子
好友
日志
相册
记录
道具
勋章
收藏
分享
任务
道具
广播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沪剧专题栏目
›
沪剧文化
›
沪剧演绎张爱玲作品的探索和突破
返回列表
沪剧演绎张爱玲作品的探索和突破
[复制链接]
来源:
剑鸣视点
2013-8-24 10:55:20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剑鸣视点 于 2013-8-24 10:57 编辑
按语:文慧沪剧团根据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的沪剧《倾城之恋》上演以后,引起各方面的关注。资深沪剧评论家褚伯承先生撰写了《沪剧演绎张爱玲作品的探索和突破——评文慧沪剧团新剧目<倾城之恋>》,对该剧进行了认真的评论,本站征得褚伯承先生同意转载如下——
沪剧演绎张爱玲作品的探索和突破
——评文慧沪剧团新剧目《倾城之恋》
褚伯承
近年来,张爱玲的小说在华人世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她的作品主要描写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都市生活,应该是沪剧剧种非常擅长表现的一种题材。一些沪剧表演团体也早就跃跃欲试,打算把张爱玲小说搬上舞台。但是这些年来,话剧、歌剧、电影和电视剧先后出现了不少根据张爱玲小说改编的作品,唯独沪剧演出中一直还是空白。个中原因恐怕和张爱玲小说讲究意蕴与细节,不太注重情节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有关。要把张爱玲小说改编成沪剧,确实有相当的难度。正因为如此,在这次民营剧团展演中,看到文慧沪剧团根据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的沪剧《倾城之恋》,感到特别高兴。从目前的演出看,他们的探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突破,也得到了各方面的鼓励、支持和好评。
对小说原作艺术形象的丰富发展
《倾城之恋》演出的成功,与剧团倾注全力、重视剧本的改编是分不开的。他们邀请越剧院原艺术总监、著名导演胡勖担任编剧,初稿完成后,广泛听取意见,邀请专家会诊,多次进行修改加工,使剧本的质量不断提高。
这个戏的改编,在尊重原作精神的基础上,有不少新的立意,新的构思。小说原作相对比较消沉,较多抒写女主人公的个人心境感受,现在的沪剧改编本扩大了视野,着眼于反映都市的世情生态和时代的风云变幻,基调更加积极昂扬。原作中范柳原只是女主人公的陪衬,这次沪剧改编把他作为一号人物来深入刻画,增加了很多情节,把这一人物从感情浮华、玩世不恭到对白流苏真心实意、倾情相爱的心路历程表现得更加细致入微、扣人心弦。同时对白流苏妹妹七小姐的描写也拓展了篇幅,最后写她去苏北投身更有意义的工作,隐约暗喻她参加了抗日斗争,这也是小说原作所没有的,对扩大戏的社会生活面也不无裨益。
《倾城之恋》的沪剧改编在人物塑造上打破了以往戏曲单一性格、单线发展的模式。对女主人公白流苏的描绘采取了多侧面、多线条、散点透视的表现手法。如果把白流苏和和范柳原的爱情遭遇作为整个戏主线的话,那么白流苏娘家对她的侮辱折磨、前夫家庭变故对她的折腾影响、好友徐太太对她从关心到冷漠、七小姐和她的姊妹情,则是贯穿全剧的一条条副线。戏里主线和副线有时平行发展,有时交叉纠集,不仅使故事推进更加跌宕曲折,而且为白流苏的艺术形象增添了一种细节传神、色彩丰富的立体感,这在戏曲创作中是一种难得的突破。正因为这样,这个戏虽然情节并不复杂离奇,但却仍能以人物形象的玲珑剔透、生动鲜活吸引观众。
对当年沪港两地都市风情的回味追思
沪剧《倾城之恋》组建了强强联手的二度创作班子,执导的京剧院一级导演王青在深化戏的内涵、拓宽剧目反映的生活面上作了很大努力。整台演出的艺术处理简洁明快,富有变化,通过两个年轻人的爱情遭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抗战时期沪港两地纷繁复杂、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舞台上贯穿全剧的三根立柱匠心独运、灵活机巧,既用来体现上海石库门建筑的特有风格,又能够展示当时香港酒楼旅馆的精致豪华,不仅成为剧情发展不可或缺的有机组合,也为演员表演带来宽阔的空间。
由于故事起因和情节发展的主要场景都在上海,所以这个戏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当年上海滩十里洋场的风物人情。剧中环绕男女主人公活动展开的对白家、唐家和范家三个家庭的刻画有实有虚、各有千秋,但都揭示了当时上海名门豪宅内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人物心态和分崩离析、走向没落的共同命运,构成描绘老上海林林总总众生相的世俗风情画卷。在导演的统一构思下,戏的舞美布景具有一种陈逸飞油画的独特韵味,西装旗袍的设计制作精美考究,都把人不知不觉地带入对老上海风情的回味追思之中。
沪剧历来重唱,唱腔是沪剧剧种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倾城之恋》在戏曲化方面也花了不少功夫。剧中的唱段安排妥帖自然,很有沪剧特色。男女主人公在香港分手后两地相思的那段对唱,抒发两人此时此际的不同的心境和情怀,曲调舒展优美,感染力很强。全剧的音乐在继承沪剧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老上海和港台流行歌曲的元素,显得更加丰富动听,那首主题曲,就融汇了邓丽君演唱曲目的一些旋律,给人全新的感觉。
对张爱玲笔下林林总总人物的真切演绎
这个戏演出的成功,与剧中担任男女主角的两位演员的刻苦努力也是分不开的。扮演范柳原的杨音是今天沪剧舞台实力最强劲的当红小生之一,他不仅扮相英俊潇洒,唱腔韵味深长,而且在表演上也勤于钻研,塑造人物生动细腻、真切传神。这个戏里,他对人物的把握具有一种难得的分寸感。范柳原从受尽屈辱的穷小子,因打赢官司,一跃成为继承万贯家财的大富翁,自然免不了得意非凡、趾高气扬。对白流苏的若即若离、欲擒故纵正是这种性格习气的表现。杨音对此的演绎,注意适度适可,点到为止,不夸张,不过分,不追求廉价的剧场效果,而把重心放在对白流苏的真情流露和矛盾心态的揭示上。正因为这样,这个人物在台上的行动,他的几次犹豫、几次动摇,到最后冒着战火,不顾一切地去寻找,决心与她结合在一起,才显得比较合理,比较真实,比较可信。对这个复杂个性人物形象的探索,使杨音的表演艺术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扮演女主角的王慧莉是著名的女企业家,并非科班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沪剧表演培训。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业余爱好者,能够把白流苏这样一个张爱玲笔下落难潦倒、心细多疑的大户千金演得质朴自然、顺理成章,已经非常不易。她的嗓音滋润清丽,与杨音字正腔圆的王派唱腔的几次对唱、重唱配合默契、丝丝入扣,赢得不少彩声。此外七妹的单纯、徐太太的热心,让人过目不忘。白家三老爷、四老爷两对夫妻演来色彩对比鲜明,造成强烈的戏剧效果。
当然就目前的演出而言,这个戏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一些不熟悉张爱玲小说的观众,对剧中人物反反复复的行为感到难于理解,他们认为整个戏情节缺少大的起伏,需要丰满丰富、拓展充实。目前导演对细节处理上比较注重,但在时代氛围、总体环境的把握上,显得力度不够,缺少办法。从演员安排来看,女主角表演经验相对较弱,一些内在的心理变化需要更细腻的体验体现。相信剧团一定会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进一步修改加工,把这个戏打磨成沪剧舞台上有持久生命力的艺术精品。
崇尚真善美、鄙视假恶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显身卡
大神点评
7
lee1126
2013-8-24 12:15:27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chinahuju.com/static/image/smiley/default/51.gif
http://www.chinahuju.com/static/image/smiley/dh/11.gif
你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frankwyj
2013-8-24 13:16:03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无意中翻到了剑鸣老师在2021年发表的一篇报道“祝贺艺华沪剧团成立”的新闻。现在十个年头过去了,果然如当时某些读者所说如果没有阿公的某些读者所说如果没有阿公的资金支持,剧团难以生之存。如今广大沪剧爱好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朱妙其
2013-8-24 20:34:45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褚老师的精辟评论.
谢谢上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娄江沙子
2013-8-24 21:44:2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ujunwen
2013-8-25 07:09:1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fumin
2013-8-25 13:55:54
显示全部楼层
张爱玲的作品有浓浓的老上海情结,非常适合沪剧和沪语来演绎,文慧沪剧团无疑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张爱玲作品还有很多宝藏等待沪剧人去挖掘。
张爱玲作品文学性很高,然而又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小说与戏剧,戏曲是不同样式的文艺形式。当代人运用沪剧形式来改编张爱玲作品,有各种不同的选择。一种是尊重原著,另一种就是进行改编。前者能吸引更多的知识界的张迷和大学生,后者就看你的定位是谁了。沪剧的改编本显然面对的是中老年观众,对原著进行了通俗化和时政化的解读。增强了时代性元素,削弱了文学性要素。出来的作品两头不讨好。既吸引不了年轻的张迷,又不被老戏迷认同。
沪剧【倾城之恋】这种勇于开拓新剧目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相信经过打磨再更上一层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表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浏览过的版块
戏迷交流
无私奉献奖
无私奉献奖
优秀版主
优秀版主
本站精英
本站精英
原创达人
原创达人
热心会员
热心会员
剑鸣视点
好友
发布
71
粉丝数
1148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