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扫码查看手机版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资讯
家园
Space
瀑布流图文
帮助
Help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本版
帖子
用户
帖子
好友
日志
相册
记录
道具
勋章
收藏
分享
任务
道具
广播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沪剧专题栏目
›
戏迷交流
›
白鹤镇已有五家“沪剧传习馆”
返回列表
白鹤镇已有五家“沪剧传习馆”
[复制链接]
来源:
sopsun
2012-6-9 07:23:48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opsun 于 2012-6-9 10:45 编辑
昨天,“沪剧之乡”白鹤镇举办了一场以“申曲绕梁孕和谐,青龙塔下育奇葩”为主题的“沪剧传习馆”授牌仪式。上海沪剧院院长
茅善玉
等应邀给白鹤镇社区活动中心、白鹤中学、白鹤小学、白鹤成校和白鹤幼儿园这五家长期坚持开展沪剧培训的单位,授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沪剧)白鹤传习馆”铭牌。
白鹤镇于2003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8年、2011年先后获得“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并两度获得文化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殊荣。
白鹤镇沪剧传承有声有色
白鹤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沪剧)在白鹤地区的传承活动进行为期二年的研究。研究表明:白鹤镇对沪剧这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文化,领导重视、经费保障、平台搭建、机制创新、教育支撑、转型发展势头良好。
首先,各届政府领导都把沪剧传承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与抓手,义不容辞地用心去抓。特别是跟上海沪剧院签订了沪剧传承协议书,明确规定了双方的责任。并且把沪剧传承活动作为政府对基层单位文化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年初列入了经费开支的预算之中。还常常根据活动需要追加预算,为繁荣乡村文化落实经费保障。其次是教育给予了有力的支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从人才、物力、智力等方面予以支持,把白鹤特色文化的名片擦亮。再次是措施有力,搭建了沪剧传承的“五个平台”,建立了“四个机制”,推波助澜,呈现了沪剧传承的“三个转型发展”趋势,蓬蓬勃勃,有声有色,彰显白鹤特色文化的新魅力。
一、白鹤沪剧传承搭建“五个平台”
根据白鹤镇跟上海沪剧院签订的传承协议和白鹤镇的实际,搭
建了沪剧传承的“五个平台”:一是送戏下乡。由上海沪剧院把著名的沪剧戏送到乡下演出,让沪剧戏迷们一饱眼福;二是赴沪欣赏。由上海沪剧院用大巴士接送白鹤沪剧戏迷到上海剧院欣赏新排演的沪剧戏,让戏迷了解沪剧传承发展的新趋势;三是建立基地。白鹤镇分别建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沪剧)传承基地和白鹤少儿沪剧培训基地,开展沪剧沙龙活动;四是创作培训。在上海沪剧院艺术家的指导下,开展沪剧创作、节目导演、乐理演技知识培训;五是展示巡演。与上海青浦淀山湖文化旅游艺术节相融合,展示白鹤镇的文化特色。
二、白鹤沪剧传承建立“四个机制”
白鹤镇沪剧传承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建立与不断完善其“四个运行机制”:一是镇村联动的机制。各村相继建立文体团队,努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镇相关部门进行相关的服务与指导;二是镇企联动的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在重视企业文化,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创“一企一品”特色;三是镇校联动的机制。中小幼成教育单位普遍主动利用这一资源,发展特色教育。比如,白鹤幼儿园与白鹤成校都把沪剧传承列入市、区级教科研项目进行实践探索与研究;四是协会互动的机制。与镇内外相关协会进行互动,推进沪剧传承更上一层楼。与江南丝竹协会融合,把优秀民族音乐与地方特色戏曲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给市民以美的享受。与老年协会联动,实现老、中、青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三、白鹤沪剧传承呈现“三个方面的转型发展趋势”。
白鹤镇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光荣称号。因此,沪剧传承是以擦亮这一文化名片的大背景下,呈现“三个方面的转型发展”:一是由普及型向“一村一品”特色转型发展。最典型的是朱浦村提出了打造“沪剧村”,白鹤村建立了老年沪剧团,创先争优,创“一村一品”的特色;二是由中老年喜爱向青少年转型发展。白鹤小学沪剧传承教学独辟蹊径,课堂教学片《沪剧新苗在白鹤小学》电脑片获全国一等奖。白鹤幼儿园把沪剧传承列入园本课程,成为市级教科研课题。学生演唱沪剧广受群众欢迎也频频获奖。三是由单一向多项联动转型发展。例如镇文体展示活动中,沪剧唱主角,江南丝竹、民族舞蹈、古筝、管乐、秧歌、健身操、锡剧、越剧、京剧等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百花齐放为群众所喜闻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显身卡
大神点评
9
淼淼
2012-6-9 08:00:34
显示全部楼层
三九严寒已来到,凶恶疫情续延烧,战胜病魔树信心,风雨过后彩虹照。愿网友们平安吉祥。2022,12.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阿杜
2012-6-9 08:07:43
显示全部楼层
为白鹤的五家沪剧传习馆叫好!愿白鹤腾飞!
祝你象不谢的花开放在沪剧花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sopsun
2012-6-9 09:38:53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沪剧之镇
本帖最后由 sopsun 于 2012-6-9 10:38 编辑
沪剧是上海地方戏曲剧种,由上海滩簧、申曲发展而成。白鹤地区是上海市近郊,沪剧的流传早已普及,过去限于条件,只能在县城等剧院中观看演出,但对一般人来说,这种机会还是不多的。而流动艺人的草台戏(以沪剧为主)在农村中倒很普遍,但很不正规。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特别在开展冬学、民校等扫除文盲运动中,业余文艺活动,也同时蓬勃兴起,唱革命歌曲,跳秧歌舞等,在各村普遍开展。在人民政府宣传干事和当地群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有些村自己成立了文艺宣传小分队或业余剧团,编排结合各种宣传活动的剧目应时而生;就地演出,以娱乐的形式,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白鹤地区最早出现的是青龙乡农村业余剧团,筹建于1949年,是由旧青浦小学老师和商业职工共同筹建的。参加人员有:朱昌权、朱世伯、陶宝初、姚一民、姚素心、夏家宝等,还邀请马汉荣、吕希健参加演奏,负责人朱世伯,讲解员及场记为陈元凯。1953~1958年由吴洪生任团长,演出剧目有《佃农与地主》、《白毛女》、《童养媳》、《中朝一家》、《罗汉钱》等。
尔后,白鹤地区相继成立业余剧团或演出团体。
1950年成立的西胜乡业余沪剧团,召集人:李奎生、朱金道、陆如明。参加人员有:李秀英、李美英等14人;乐队特邀王云宝等;演出剧目有《和善人家》、《好媳妇》、《罗汉钱》、《一捆稻草》、《婚姻自主》、《长夜到天明》等。
陆项业余剧团、启西业余剧团均成立于1951年,先各自在所在村演出。1957年剧团合并,称陆项业余剧团,先后参加演出的人员有:陈雪洪、陈雪奎、陈兰芳、徐梅芳等不下20人,黄汤铭为负责人。乐师由黄善根负责并聘请白鹤江镇金鹤祥、潘书秋、唐全林等协助伴奏。演出剧目,两团没有合并时,陆项业余剧团出演过《白毛女》、《二兄弟》、《王兰英》、《闹帮手》、《张福宝卖余粮》等;启西业余剧团出演的是《伟大属于谁》、《红花绿叶》、《牛是农家宝》等。1957年两团合并后,演出了《摘石榴》、《兄妹泪》、《英雄虎胆》;1966年还排练演出了《芦荡火种》、《红灯记》等,不论是在当地演出还是到江苏昆山等地演出,都受到了好评。
1951年金长村成立新义业余剧团,周仲华为负责人,人员有:乔正芳、乔美芳等16人;琴师由乔宝元、周绍年等组成,剧目有《刘老汉卖粮》、《王三卖豆》等。
1952年联合工会业余剧团成立。团员有:顾泽南、宋万兴、顾利亚等14、人。演出剧目有《白毛女》、《妇女代表》、《兄弟俩》、《罗汉钱》、等。1952年底,工会业余剧团扩大阵营,由许秋勤任团长,尹逢良、李根生任副团长;团员又增加了蒋秀娟、顾月娥等10人;乐师有王云宝、潘书秋、李曼根等8人。演出剧目:《一捆稻草》、《书香人家》、《公孙求乞》、《九斤姑娘》等。
1956年成立的胥沟、杜村黎明业余沪剧团,组成人员以胥沟、杜村两地的沪剧业余爱好者为主0负责人:钟云、沈志芳,成员有马仁根、马飞勇、马昌华、陈全元、陈永元、张芳歧、张云舟等,演员、乐队不下20人。1960年曾代表青浦县去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演出《水乡春意浓》,荣获市文化局颁发的二等奖。同年,新江村成立沪剧小戏班,人员有沈永泉、朱林娟、何彩芳等16人,负责人朱林娟,乐队有沈雪宝、曹正洪、朱启文等;《阿必大》、《母亲》、《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一副保险带》等是他们演出的主要剧目。
1972年成立的白鹤供销社文艺小分队,是这一时段实力最强的业余文艺演出团体,从演员、乐队和舞美,都集中了白鹤地区的精英。演员除了本地的张丽华、黄玲娟、沈金凤、沈锡瑞、夏苏兰、华文义、丁永兴、李根生外,还外邀了其他地方的演艺人员加入。乐队也囊括了白鹤地区的佼佼者,如王云宝、潘书秋、陆文环、金鹤祥、龚炳利、朱立强、茅伟岚等,负责人:叶菊英、黄婉英。先后排练了《迎春花开》、《送春联》、《小店新风》等剧目,剧目由上海沪剧团提供,其中《小店新风》由白鹤供销社王文耀选编。
1975年成立的白鹤公社农机修配厂文艺宣传队,负责人倪世良,人员有左星华、周仲根、金徵明、施菊英、施文华、陶建刚、徐国英等,乐师:潘书秋、龚炳利、朱立强、茅伟岚、金鹤祥、许积俭、寿伟达等。演出剧目:《新来的管理员》、《审椅子》、《一副保险带》。
白鹤人民公社沪剧团筹建于1978年,以原白鹤供销社文艺小分队为底。主要演员先后有:沈锡瑞、张舜英、徐正刚、杨金奎、李淑珍(特邀)、黄玲娟、沈金凤、李根生、胡秉刚、马莉(特邀)、胡秉强、程菊珍、吴根全等。音乐伴奏有:王云宝、潘书秋、陆文环、朱立强、陆辅仁、孙泉龙、陈光明、刘德荣、龚炳利、许积俭、茅伟岚、万彦礼、蒋健民、金鹤祥、陈永道等。排练第一部大型现代剧《大雷雨》,聘请上海沪剧团著名演员诸惠琴为艺术指导,剧本也由上海沪剧团提供。1979年11月正式上演,诸惠琴还邀请上海沪剧团著名演员沈仁伟一起参与演出。1980年,剧团进行了调整和充实,由诸惠琴老师帮助挑选,增加了一批青年优秀演员如:徐红旗、王蓓、王振英、沈彩珍、陈幸福等,由沈锡瑞任团长兼指导员;副团长由黄仁昌、陶建刚担任。演出的剧目有:《碧落黄泉》、《何锦初借妻》、《称心如意》、《庵堂相会》等。剧本由上海沪剧团和徐汇区沪剧团提供并得到上海著名沪剧演员杨金龙、汪婵娟来团做艺术指导,演出效果甚佳,演出范围很广,受到观众一致好评。后该剧团不少成员转入1984年由白鹤乡文化站成立的文艺工厂,除参加工厂劳动外,仍不断参加各种演出。
白鹤镇人民如此喜爱观看沪剧,特别是上海沪剧院著名演员的精彩表演,是与上海沪剧院做了大量普及工作,并对白鹤镇各单位成立的业余剧团、文艺小分队的具体指导是分不开的。
上海沪剧院著名演员先后来白鹤镇的有f1963年10月,上海沪剧院著名演员丁是娥、邵滨孙、解洪元、诸惠琴、陆敬业、沈仁伟和作曲万智卿等来白鹤农业中学蹲点,当时白鹤农业中学在校长陆永刚的领导下,已成为全国的一面红旗,上海沪剧院派演员前来白鹤农中体验生活和编写剧本。在这期间为白鹤地区作了多次演出,并帮助组织演唱小分队,这对促进白鹤人民对沪剧的爱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之后,诸惠琴、沈仁伟、陈瑜、杨金龙、汪婵娟等又多次来镇指导各业余剧团、文艺小分队的排练和演出。1993年春季,上海沪剧院著名演员邵滨孙、韩玉敏、沈仁伟、陈瑜等应邀来镇作配合禁赌宣传演出大型传统剧目《陆雅臣卖娘子》,共演出了1l场次,观众达1.1万多人次,教育面很广,对沪剧的影响更是深远。1994年10月,镇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五周年"文艺联欢会,特邀上海沪剧院诸惠琴、沈惠中等六位著名演员一起参与演出,观众满堂,气氛热烈,掌声不绝。1995年1月,镇召开党政主要干部家属座谈会,上海沪剧院沈仁伟等几位著名演员应邀来镇参与座谈会的文艺表演,座谈会充满欢乐的气氛。1996年9月27日,上海沪剧院著名演员陈瑜、沈仁伟来镇参加白鹤镇举办的迎国庆度中秋联欢晚会;同来的还有上海著名滑稽演员毛猛达等,使影剧院座无虚席。1997年1月20至28日,上海沪剧院陪同上海市农委宣传处、"上海五报一台"、青浦县委宣传部以"乡音乡情慰乡亲"为题来自鹤镇举办迎新春文艺联欢活动,演出了沪剧《方桥情缘》。这次来镇的有上海市文化局局长马博敏、市政协副主席赵亭玉、青浦县委副书记沈善良、副县长张应魁、县人大主任沈蕴新、县政协主席宋秀英等,盛况空前,场面感人。1998年9月28日,白鹤镇接受上海沪剧院授予的"上海沪剧之镇"的光荣称号,并举行了揭牌仪式。上海沪剧院院长顾邦俊、书记金雪玲、常务副院长邵知星莅临白鹤镇参加授牌仪式。青浦县副县长陶夏芳、县委宣传部部长胡志俭也莅临参加并讲话,镇党政领导也致辞答谢。镇文艺组还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到会庆祝的群众达1500多人。从此,白鹤镇人民喜爱的沪剧活动,被进一步推向高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sopsun
2012-6-9 10:33:04
显示全部楼层
丰富暑期生活 培育少儿兴趣
本帖最后由 sopsun 于 2012-6-9 10:34 编辑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暑期生活,培育沪剧新苗,连日来,白鹤镇文体中心与白鹤中心小学联合举办了为期十天的暑期少儿沪剧培训班,30名小学生参加了培训班。
在课堂里,孩子们随着辅导老师的循循诱导,时而异口同曲,童声绕粱,时而手舞足蹈,展现自我,给暑假生活增添加了别样的元素。沪剧学唱,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调动学习兴趣的同时,感受沪剧表演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
在培训班里有一名学员叫龚紫怡,今年12岁,从小就对沪剧很感兴趣,已经接连参加了数期沪剧培训活动,她表示参加了这个沪剧培训后,她深深的感受到沪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学唱沪剧的兴趣更浓了。这次沪剧培训班的指导老师吴雪娣,本人自小酷爱沪剧演唱,她那娓美的唱腔和动人的表演,在白鹤及周边地区深受群众喜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非常感慨:“我们白鹤的少儿沪剧培训班今年已经是第十期了,这个沪剧培训班开班以来非常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参加的小朋友一期比一期多。我看到有这么多小朋友积极的来学习沪剧演唱非常开心,这就意味着我们白鹤的沪剧事业后继有人。”
近几年来,白鹤文体中心因势利导,从娃娃抓起,着力培育沪剧演唱人才,白鹤中心小学积极配合协调,在音乐教材中增添沪剧学唱内容,组织课外沪剧学唱兴趣小组。白鹤幼儿园依托幼儿音乐艺术载体,创新“沪剧进课堂”本土文化教育,正在为传承保护沪剧事业的发展作出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阿杜
2012-6-9 18:07:16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上传的演出录像尽是豫剧为主,竟没有一个是沪剧?既然要介绍白鹤是沪剧之乡,就应该让我们欣赏沪剧演出风采。看了演出好像到了北方,一点都不像是上海的一个地方,我很佩服白鹤镇,竟有这么多豫剧爱好者。请楼主上传一些沪剧录像好吗?
祝你象不谢的花开放在沪剧花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又见蔷薇开
2012-6-10 08:30:24
显示全部楼层
愿沪剧艺术代代相传!
花园深处暗香来 蔷薇悄悄独自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龚山荣
2012-6-11 10:11:22
显示全部楼层
秋高气爽重阳日,祝各位网友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ujunwen
2012-6-11 13:23:3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表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发帖能手
发帖能手
热心会员
热心会员
sopsun
好友
发布
45
粉丝数
498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