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学唱沪剧——勤字当头、钻在其中

来源: 锡沪人广隶 2010-5-8 03:39:3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沪剧是上海的地方剧种,她有浓厚的乡音魅力和特点,有她独特风格特色,例如长腔慢板起腔后大段干板清唱,在没有音乐伴奏下,演员一字一句的唱出沪剧独有的音韵,真是字字有韵味、句句有旋律,没有伴奏、恰有音韵,最后甩腔要落在音乐中不能走调。这就需要有扎扎实实的基本功,我们的前辈艺术家各人又有各人唱法和特点(流派)。再例如沪剧的赋子板、几十句上百句有的二、三百句(例:游码头)由慢转快再到最快,一气呵成,而且要字字珠玑、句句流畅,这是别的剧种所没有的,是沪剧独有的。凌爱珍的《女看灯》、石筱英的《杨淑英告状》、汪秀英的《史红梅控诉》、丁是娥杨飞飞、筱爱琴等人的赋子板各有千秋、百听不厌。并不是有些人想象中拿着曲谱听着碟片跟着卡拉ok就能唱好沪剧那样简单。学沪剧要唱出沪剧特有的韵味,非下苦功不可。这就要求勤字当头、钻在其中。勤——就是勤听勤唱,以前学戏,主要是在条幕边听先生唱看先生演,仔细听认真听听出先生用腔运气咬字吐音,这样才能学到真本领。现在有些人拿着曲谱一边听一边跟着唱,几遍一唱就认为唱得很好了。我说的勤听,就是学一段唱,先不要跟着碟片唱,而是要静下心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听,听它个十遍八遍甚至更多,要听出原唱演员用腔运气咬字吐音,什么地方吸气,什么地方用小腔(俗称小转弯),听出这位演员特有的韵味,然后自己一遍又一遍的练唱。不断练不断唱不断改进,多听多唱这样才能把这段唱腔唱好唱到位。钻——就是开始学唱,不要贪多,今天学这段明天学那段,看起来唱段学得很多很多,仔细听听一段也没有学好唱好,也就不会有进步。学一段要钻一段要唱好一段,然后再学第二段,在学第二段时要反复复习第一段,这样循环学习就能做到学一段精一段唱好一段。学流派也不要今天学这一派明天学那一派,学一派钻一派,学到这一派特有的韵味和精髓、特点。以上的这些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不对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指正。
参与人数 10 威望 +20 +30 收起 理由
会飞的鱼 + 5 同感
frankwyj + 5 经典!
沪梦缘 + 5 真切的体会!
芸倩 + 5
丝弦 + 5
冯国跃 + 5 精辟!顶!
yuanbigui + 5
zxhanmimi + 5
fangming + 5
白水 + 5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20 +30

大神点评19

白水 2010-5-8 06:47:48 显示全部楼层
学唱 学规律 要思想高度集中地听

       学唱主要是学规律,通过学习唱段来掌握它的內在规律。做到这个要求,主要是要多听,要将思想高度集中地听,而不是让声音入耳后作自然反应。
       在全段唱腔掌握后,要根据自己的难点有重点有准备地听。大凡唱戏唱错一点,非重头开始再唱才能纠正的人,说明他当初就没有采用过有目的地听的方法,没有对所学的唱段的结构有所了解,或者说不全靣不深刻。好比一个技师对机器的结构不熟,就辨不出哪一部件有毛病或不合格,那将会影响他修理机器的速度。对学唱来说,就是改正缺点,向正确的唱法靠拢的速度了。
       我们学戏的人,在听老师唱或者听录音时,千万不要跟着哼唱,特别是有的人,一边放录音,一边大声唱,如果录音里放的是梅兰芳,他真是压倒梅兰芳,其效果是梅先生陪你吊嗓,梅先生通过“录”先生也许可以把你教会,但是教好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们不论是听老师的示唱或名家的录音,千万不能像小学生临帖练字,只顾抄帖上的字而不去注意它的笔法、间架及精、气、神。                                                                                    
  【摘编自 卢文勤 著 《戏曲声乐教学谈》 北岳文艺出版社】
参与人数 4 威望 +5 +15 收起 理由
wwj6486 + 5 说理入木三分!
yuanbigui + 5
zxhanmimi + 5
老番三 + 5 言之有理。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5 +15

老番三 2010-5-8 09:35:00 显示全部楼层
回2#
    白水先生不愧为沪剧行家,也是一位戏曲资料的收藏家,执着精神佩服。
    很赞同这种观点,“录”老师只能救你会,不能救你精。学会后还是要多听,仔细听,听他的味道所在【包括小腔,咬字,吸气,运腔,情绪,等要素],然后再跟着唱,不断地唱,还要出去唱,认真听取他人指出的问题,回去再仔细逐莫,不断改进,才会不断提高,
白水 2010-5-8 10:10:1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老番三

您的过奖,令我忐忑不安,万分惭愧!
    我喜爱文艺,热爱戏曲,酷爱沪剧,充其量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爱好者而已。
    斗胆班门弄斧,旨在抛砖引玉,更为学习求教。
沪剧粉丝 2010-5-8 10:21:28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三位老师说的都很对,要学好唱段,不下苦功不行,光会不精,等于没学,只有仔细琢磨,才能学得像腔,谢谢三位老师的指点。
福星 2010-5-8 10:39:40 显示全部楼层
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拳不离手,曲不离口:lol
大懒猫 2010-5-8 11:40:58 显示全部楼层
上述各位老师的谆谆教导,学生领教了,谢谢!
zxhanmimi 2010-5-8 12:24:31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各位老师的经验之谈,可以汇成一课沪剧教学章节。因而我建议:——是否可以把楼上这些帖,规入“沪剧知识”此版块,感觉上这些帖似乎能属于这个范畴。一孔之见,望商洽。
四季相思 2010-5-8 13:21:22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赐教,如金玉良言,学生定铭记于心。
娄江沙子 2010-5-8 13:45:47 显示全部楼层
学唱沪剧,对于爱好沪剧的戏迷来说,“乐在其中”——四个字就够了。
要把沪剧学唱好,楼上几位老师说得极是,除此以外,要使自己唱得感动人,“入戏”是不可缺的。需要对整个剧情进行了解,对自己的唱词作深刻理解,融入角色。再通过清晰吐字,正确巧妙运气,掌握音量强弱和节奏的快慢,适当的旋律。当然要做好这些绝非一日之功,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冯国跃 2010-5-10 08:47:03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楼主的观点非常一致,曾经也发表过不少类似的文章。在楼主的所提出的观点基础上我还冒昧的加上一点:谦虚勤问,只有如此才有进步。感谢楼主为戏迷奉献的好文章!最顶!!!
再送上鲜花:
冯国跃 2010-5-10 08:52:45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赞同8#的建议,恳请管理层归纳,能让大家受益的是好事。谢谢!!!
沪梦缘 2010-5-11 21:46:33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各位老师,所谈的经验与体会,都是从实践中所得。特别是1楼与2楼的老师,谈得更为具体,而有那么谦虚。这些经验之谈8楼的老师说得好,我也完全赞同。真是谢谢各位老师的谆谆教导。谢谢各位老师!
今天是父亲节愿天下的父亲永远健康幸福、吉祥快乐!
blogfeiyunpu 2010-5-11 21:55:51 显示全部楼层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哼-----
博客飞云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锡沪人广隶

36
粉丝数
5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