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邵滨孙、韩玉敏、金采风谈作曲和流派

来源: 白水 2011-12-18 20:53:2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1-12-18 21:15 编辑

邵滨孙韩玉敏、金采风谈作曲和流派
        作曲写不出流派——
        说到目下越剧界的现状,金采风颇多“忧愁”。她表示,越剧之所以没有新流派诞生,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现在的创作方式与以前不同,以前唱腔都是主要由演员自己创作,而现在都是作曲包办,“像现在这样发展下去,新流派很难出现,演员一定要自己作曲,但可以请作曲帮助,流派是自己唱出来的,不是作曲作出来的。”金采风告诉记者,以前拿到剧本后就开始自己哼唱腔,然后由作曲帮助记谱,当然在有些细节处自己觉得处理不够合适时,也会请作曲帮忙一起商量改进,但整个唱腔的主要设计者是演员。
        上靣这段文字摘自记者王剑虹的文章,最早是登新民晩报上。
     
        1992年4月11日沪剧表演艺术家邵滨孙在一次访谈中讲:
        “有一个问题我想提一下,以前,在表演一个戏剧角色的时候,你是在利用自己的想法和想像。那个人物角色的唱段是以你自己为基础的。作曲家可以帮你把它写下来。他可以写下音符,但他没有影响到你——我仍然在唱我自己的东西。
        现在的危机是,年轻演员不夠勤奋,但这也只是原因之一;事情是他们仰赖作曲家,这才是问题由来。作曲家只是一个人,他们当中并不是很多人都有着很深的阅历和经验,结果就造成了很多作品听起来会有点相似,没了多样性。这对老表演家们来说就是个危机,没什么流派可言了,”

        韩玉敏的表演和唱腔自成一格,独具特色。她也曾说:“现在的唱腔,都由作曲来谱写,……万智卿作的都是万派,汝金山作的都是汝派。出不了新的流派”。

        前辈老艺术家们的告诫值得深思!
参与人数 3 威望 +15 收起 理由
双王今易木 + 5 谢谢上传!
小荷花 + 5 谢谢上传!
aoju + 5 艺术家的经验之谈!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15

自报家门——我是一个兵,普通戏曲爱好者。

大神点评10

龚山荣 2011-12-19 09:42:34 显示全部楼层
秋高气爽重阳日,祝各位网友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上官凡岑 2011-12-19 10:07:53 显示全部楼层
lujunwen 2011-12-19 10:32:17 显示全部楼层
chen9001 2011-12-19 10:39:28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的本子,由不同的演员来唱,应该在演唱方面根据演员的擅长而有所区别,这样才识"百花齐放".沪剧<铁汉娇娃>,邵老牌与王盘声先生就各有特色.
上海沪剧院的有些戏在改革开放后还曾经搞过"竞争上岗"(是演员的不同组合,而唱腔却是"作曲制")的试验.

京剧与越剧里,也可以举出各人各唱的许多例子.譬如<四郎探母>,<龙凤呈祥>;<粱祝>,<盘夫索夫>......

上海的三个沪剧院团不妨可以各拿一本新作来进行一下演员,琴师,作曲者三结合创腔定腔的尝试.
这样,或许可能在若干年后造就出一些新的流派出来.
参与人数 1 威望 +5 收起 理由
白水 + 5 不同的院团演一演《庵堂相会》,试一试。.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5

ABCDFG 2011-12-19 10:46:06 显示全部楼层
因帐户等级限制,无法添加超过10人好友,望各位谅解。
小荷花 2011-12-21 20:04:08 显示全部楼层
cbl625 2011-12-23 10:40:56 显示全部楼层
作曲、演唱、流派,期间的关系如何处理才能有利于沪剧的发展,这是沪剧爱好者可以思考的问题,更是沪剧专业工作者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期待正确处理,促进和沪剧事业的更好发展。望业内重视。
薄薄 2011-12-27 10:55:37 显示全部楼层
ABCDFG 2011-12-27 11:37:22 显示全部楼层
因帐户等级限制,无法添加超过10人好友,望各位谅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白水

40
粉丝数
355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