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乐队交流)后感

来源: 而古月 2011-10-21 11:25:2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而古月 于 2011-10-21 11:26 编辑

16日的“乐交”活动基本还是很圆满的,毕竟事前没有经过周密的部署,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已经不错了。我还是用一句话来表达:“网友是一家,不分你我他”!通过交流使我看到了网友们的热情,伴奏员与唱口跃跃欲试的执著劲。乐队老师们都能把自己最佳的一面展示出来,精彩加热烈的场面使大家都进了“角色”。谈到角色,演员有演员的角色,乐队有乐队自己的角色,主胡是乐队中的主角,所以要扮演好这个角色谈何容易。就主胡这一角色我想谈谈我的看法:拉主胡一定要具备过硬的基本功:音准,音色,韵味都要讲究,节奏的把握要象语言交谈一样清晰,也就是说拉出来的乐句要一句一句让人听了不吃力。人说话注重语气,我们拉琴一定要注重旋律的情绪,轻,重,高,底要处理恰当好,这样的旋律才有层次感。还有一个甩腔的切入点;这非常重要。千万不能生硬地挤进去,要顺着演员的腔悄悄的进去,尽量要做得天衣无缝。我们不是专业的,玩的高兴是我们初衷,但能玩出点名堂来又何乐而不为呢?哈哈哈哈。。。。。。感谢网友们对本次活动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大家来松江。
参与人数 15 威望 +75 收起 理由
lujunwen + 5 顶一个!
芸倩 + 5 贊!
沪梦缘 + 5 顶!
zxhanmimi + 5 “网友是一家,不分你我他”顶!.
xiangsheng1947 + 5 顶!
老番三 + 5 谢谢杨老师的支持!辛苦了!
双王今易木 + 5 主次分明!
朱妙其 + 5 经验之谈,门外人也觉精辟.
大懒猫 + 5 赞!
yaojinlong + 5 顶!
lizhenmin + 5 “网友是一家,不分你我他”顶!.
小荷花 + 5 顶!
过炎洲 + 5 精辟!赞!!
白水 + 5 赞-能玩出点名堂来又何乐而不为呢!.
上海小步 + 5 “要顺着演员的腔悄悄的进去”,功夫在此!.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75

大神点评22

过炎洲 2011-10-21 12:29:14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谢谢杨老师热情接待。此次琴师交流还是很成功的、辛苦你了。我们这些网友都是年纪大了无所追求、真象你所说能在玩的过程中提高自己何乐而不为!
小荷花 2011-10-21 12:45:28 显示全部楼层
lizhenmin 2011-10-21 13:30:46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杨老师!
祝贺16日的“乐交”活动圆满成功!
“网友是一家,不分你我他!”说的好!
kakaka 2011-10-21 13:33:18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到杨老师那里学习很有收获,本人体会学拉主胡不容易,要拉好主胡更不容易,一定要具备过硬的基本功:音准,音色,韵味都要讲究,差一点都不行。还有他的独到见解,在伴奏时要带有感情的去拉,乐队主胡也要进入角色,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这样才能拉好主胡。这一点我在其他地方从来没有听到过,在此谢谢杨老师的指教!
yaojinlong 2011-10-21 14:54:11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杨老师和乐队各位老师,为这次活动付出辛勤劳动。杨老师一句话讲得好“网友是一家,不分你我他!”
沪剧新迷 2011-10-21 16:04:38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扬老师热情照侍,
映春成林 2011-10-21 18:24:08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站 2011-10-21 20:13:06 显示全部楼层
不愧是有着50年拉琴经验的老法师,说的话都是经验之谈,值得我们去好好领会。
双王今易木 2011-10-22 11:33:29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是一家,不分你我他。赞
老番三 2011-10-22 13:56:24 显示全部楼层
      杨老师是一位有着五十多年二胡演奏经验的老沪剧爱好者,是我们的前辈。这次在乐队交流活动中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积累了多年的演奏经验毫无保留的都传给了大家,充分说明了杨老师的为人,真是热情,好客,谦虚,平易近人。在这次活动中也确实让我学到了不少平时不在意的东西;如:主胡的演奏也要象演员一样注意情感的应用,甚至可以与演员比谁演奏(唱)得美。还有就是乐队切入问题,也是一个收获,切入不可突然,要自然,悄悄地进入。
      杨老师是我们乐队交流板块中不可多得的一个人才!值得向他学习!
xiangsheng1947 2011-10-22 19:57:23 显示全部楼层
向乐队老师学习并致以崇高的敬礼!
这个年龄真好,没有辜负阳光,没有辜负父母,没给孩子添累,活出自己的骄傲!
zxhanmimi 2011-10-22 21:41:38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谈的虽是专业经验,但浅显易懂。谢谢您写出了这篇精辟文章!
朋友们好!祝你健康快乐
沪梦缘 2011-10-24 07:00:25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杨老师的上传报道,杨老师语句朴实,情感真实,热情接待,按排周全使我们每一位参加者的人都有同感,借这机会再次感谢杨老师的热情接待!
今天是父亲节愿天下的父亲永远健康幸福、吉祥快乐!
chen9001 2011-10-24 12:11:33 显示全部楼层
"甩腔的切入点;这非常重要。千万不能生硬地挤进去,要顺着演员的腔悄悄的进去,尽量要做得天衣无缝。"楼主说得好!

沪剧的唱与伴,都强调一个"糯"字.
不仅是基本调甩腔,要"亚亚叫"进去,"轻悠悠"收住,起腔也是如此,不能"硬梆梆开头,极吼吼刹车",所有乐器\整支乐队都是同样的要求,迪能才有味道.就象乘飞机,上天和落地时都要讲究"小角度",追求"软着陆",这样乘客很适意,在大家不知不觉之间完成了起降.
这个要求,说说容易做做难.乐队各乐手平时要多配合,达成默契,久而久之,往往一个眼神或一个细微的手势,便能做到彼此"心灵感应".到这时,伴奏与演唱就不再是简单的"完成任务",而是变成陶醉其中的享受了!
参与人数 1 威望 +5 收起 理由
老番三 + 5 顶!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而古月

39
粉丝数
31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