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观摩《新东苑十周年庆—经典沪剧折子戏专场》后感
[打印本页]
作者:
浦东大哥
时间:
2025-10-25 19:39
标题:
观摩《新东苑十周年庆—经典沪剧折子戏专场》后感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昨天(10月24日)晚上,我有幸在保利上海城市剧院观摩了由新东苑沪剧团演出的一场【薪火相传•沪韵永续】经典沪剧折子戏专场。该专场是为庆祝新东苑沪剧团成立十周年而举办的。当帷幕徐徐拉开,舞台上展现一场场有艺术水准,精彩纷呈的沪剧经典折子戏,全新舞美形式带给观众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满台繁花,沪音绕梁,观众席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此时此刻,使我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新东苑沪剧团的前身是“七一艺社”。当时发起人沈慧琴团长将以前一同唱沪剧的老同事聚拢,并聚集了一批热爱沪剧的爱好者,举办了沪剧沙龙,他们通过定期的演出和交流活动,推广和传承沪剧艺术。曾记得在2010年,我第一次在七宝文化活动中心观看了该沙龙演出红色折子戏《芦荡火种》、《江姐》等经典选段的时候,才认识了沈慧琴团长,她对人热情和蔼,毫无搭架子,经过多次接近交往,知道了她师从沪剧名家诸惠琴,做人很低调。“穷则思变”。“七一艺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白手起家之路,沈团敢于自我挑战,敢于追求梦想,最终在2014年,她才从“七一艺社”团队逐渐发展为如今的新东苑沪剧团,聘请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陈瑜担任艺术指导;吸引了一级演员钱思剑、李建华、吕贤丽、吴梅影以及顾恺等一批优秀青年演员、一级演奏员曹惠明加盟助兴,蓬勃发展,日益壮大,如同植物般茁壮成长,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是新东苑沪剧团十年来巨大变化的证实。沈团她本人念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不忘恩师诸惠琴对她的教诲,无论做人、办企业、搞艺术,都以感恩心做人,责任心做事。对于她钟爱和追求的沪剧艺术,不但获评一级演员,而且在场场大戏中总是担任领衔主演。这是一桩挺不容易的事业,是非常了不起呀!新东苑沪剧团自2015年成立以来,至今已有十个年头了。十年辛苦不寻常。十年来,新东苑沪剧团连续创演了《梦中家园》、《心有泪千行》、《河水清清》、《啊,母亲!》、《玉兰花开》、《飞越七号桥》等原创沪剧作品,除此之外,还上演了《大雷雨》、《芦荡火种》和《金绣娘》传统剧目和经典沪剧折子戏,已经成为了上海最有影响的民营沪剧团,并已连续三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民营院团。新东苑沪剧团在扎根基层和传承经典过程中,走过十年的风风雨雨,经历过十年的坎坷不平。十余载风华正盛,不仅仅见证着日新月异的新东苑,更是体现出新东苑的奋斗和结晶!“十年磨砺绽芳华,今朝砥砺再前行”。祝贺新东苑沪剧团十周年庆典!更祝福新东苑沪剧团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作者:
浦东大哥
时间:
2025-10-25 20:01
本帖最后由 浦东大哥 于 2025-10-25 20:06 编辑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上海新东苑沪剧团当家人沈慧琴
(上传《新东苑十周年庆—经典沪剧折子戏专场》部分演出剧照)——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大雷雨》——人盼成双月盼圆 沈慧琴、钱思剑
——怎能够再把旧情记心里 沈慧琴、吕贤丽
——一往情深 沈慧琴、李建华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啊!母亲》——天上的星星是妈妈的眼睛 吴梅影、顾恺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芦荡火种》——军民鱼水情 钱思剑、杨金花
——芦苇疗养院 陈新华、黄影
——一场风潮 吴梅影
——开方 吴梅影、李建华、杨金花、金益章、沈丫丫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飞越七号桥》——母子献图 沈慧琴、顾恺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金绣娘》——热腾腾的鸡蛋 钱思剑
——饮水思源不忘本 沈慧琴
——绣用风光无限好 沈慧琴、吴梅影、毛韵秋、陈新华、沈丫丫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谢幕合影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