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打印本页]
作者:
王盘声
时间:
2010-8-18 11:18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提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很不平凡,确实是沪剧历史上一件盛大喜事。
当时,发起组织这次演出的人是现在上海沪剧院(原上海沪剧团)的前身——上海市人民沪剧团陈荣兰团长,她原在部队文工团《白毛女》剧组第一个白毛女的扮演者。后来她接受党的分配,担任沪剧团团长工作。在她的领导下,沪剧事业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我们虽然不在一个剧团工作,情况不一定太了解。但是从接触当中,感觉她为人热情善良,热爱工作。在她的身教言教之下,把一个旧社会戏班艺人的一种闲散风气,改变树立了新的风气。全体工作人员讲团结讲友爱。
为了要做好工作,必须熟悉业务。她下决心学唱沪剧,刻苦钻研业务,并加以实践。在一些创新剧目中参加了演出。
为了沪剧事业的继承发展,她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不让传统遗产失传,组织老艺人去四郊演出,积累和记录了不少传统剧目;挑选得力人才支助郊县及外省沪剧团工作……。
五场演出剧场效果很好。因为,这些演员都是每个沪剧团的当家小生、花旦,平时开会时常碰头,舞台上碰头机会不多,观众有点新鲜感。后台气氛也相当热烈,每个演员在演出时思想高度集中,一点都不敢放松,带有一种竞争性。
通过这次活动,我联想到:文艺界出戏出人,竞争是个很好的途径。现在正规的剧团寥寥无几,无竞争对象。在舞台上演出的部分人员惟我独尊,盲目乐观,老子天下第一,不知天高地厚,阻碍了剧种的提高发展。的确是一件令人担心的事!
作者:
另类
时间:
2010-8-18 13:59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王老先生坦言和总结,令人鼓舞,可是今非昔比。
作者:
观众朋友
时间:
2010-8-18 14:11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从沪剧现状看来,像这样规模的"沪剧大会串",似乎再也搞不起来了,这的确是令人极为担心的事.
作者:
zhangyg
时间:
2010-8-18 14:53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陈荣兰曾在战士在故乡中扮演过角色。不易呀。
作者:
lizhenmin
时间:
2010-8-18 15:00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1959年沪剧大会串演出《雷雨》,串联了上海六大沪剧团,很不平凡,确实是沪剧历史上一件盛大喜事。到如今,大会串的《雷雨》还是可以说是公认的,空前绝后的沪剧经典。非常怀念陈荣兰团长,一位党的好干部,为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繁荣鞠躬尽瘁的好领导!
感谢王盘声老师,对1959年沪剧大会串真诚的体会,以及对当今沪剧的现实的重要意义的阐述,让我们一起感受!也感叹如今的沪剧怎么办?
作者:
zxhanmimi
时间:
2010-8-18 16:58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想当初,1959年的沪剧大会串何其繁荣;看今朝,正规的剧团寥寥无几,无竞争对象,是多么冷清!真的是可悲可哀啊!象5楼楼主一样,只能发声感叹:如今的沪剧怎么办?
作者:
沪剧新迷
时间:
2010-8-18 18:59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老前辈,一针见血,道破目前沪剧上的毛病,<惟我独尊,肓目乐覌,老子天下第一,不知天高地厚,阻止了剧种的提高发展>还是尊听前輩教导,謙虚使人会更上一层,
作者:
zmh1945
时间:
2010-8-18 19:55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希望“振兴沪剧,再铸辉煌”不要成为一句空话,否则结果只能得到“一声叹息”!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0-8-19 06:39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0-8-19 07:20 编辑
学习王老的《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我的第一感受是——
文坛巴老说真话,沪苑王老讲实话。
衷心祝福王老健康长寿!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0-8-19 06:55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0-8-19 06:58 编辑
1959年7月27日至31日,沪剧界大会串-《雷雨》演出于人民大舞台。
采用宗华改编本,导演蓝流,作曲姚牧,舞美设计魏征、姜云峰。由丁是娥(“人沪”)饰繁满,解洪元(“人沪”)饰周朴园,王盘声(“艺华”)饰周萍,袁滨忠(“爱华”)饰周冲,石筏英(“人沪”)、小筷月珍(“努力”)分饰鲁妈,赵云鸣(“长江”)饰鲁贵,杨飞飞(“勤艺”)饰四凤,邵滨孙(“人沪”)饰鲁大海。
此次演出,阵容强大,流派争艳,合作和谐,“
很不平凡,确实是沪剧历史上一件盛大喜事
”。
作者:
沪剧粉丝
时间:
2010-8-19 09:52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王老说得太好了。
作者:
xiangsheng1947
时间:
2010-8-19 15:25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本帖最后由 xiangsheng1947 于 2010-8-19 15:28 编辑
衷心祝愿王老健康长寿!
为王老先生为沪剧说真话说实话而鼓掌!
作者:
钱玮
时间:
2010-8-19 22:58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用现在一句时髦话,那时才叫团队精神。作为大会串发起人陈荣兰团长,确实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好事,一直期待上海沪剧院茅善玉院长在庆祝她五十岁生日(年龄不小了,筹备两年)之际,再把雷雨各种流派优秀传人组织起来,再搞一次雷雨大会串。这一次大会串建议把流派的一代传人、二代传人分别举办。如解派的一代传人汪华忠老师老师、丁派的第一代传人马莉莉老师、杨派的第一代传人赵慧芳老师等组合,以此类推。中老年版、明星版和青春版各个版本,给沪剧添加活力,也为茅院长个人风采再加上浓浓而且值得喝彩的一笔!企盼……
作者:
qinhh
时间:
2010-8-20 06:47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五九年的大会串距今已半个世纪却仍为人们津津乐道,主要原因是流派纷呈,聚集了整个沪剧界的大师,才铸成了沪剧的里程碑。
有许多沪剧爱好者希望再排雷雨,愿望是好的,充其量不过是一场模仿秀,过去也上演过多个版本的雷雨,但效果好的不多,更不要说超越前辈了,因此我个人觉得再排雷雨意义不大,还不如集中精力排一、两个新戏,再创沪剧的辉煌。
作者:
郑经祥
时间:
2010-8-20 10:33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本帖最后由 郑经祥 于 2010-8-20 10:41 编辑
回复
10#
白水
白老师:有一问题想与您商榷,小筱月珍好像是“艺华沪剧团”的,(“四凤”另一扮演者是“人沪”的筱爱琴)。不知我说得对不对?请指教!
应该是五个剧团。
作者:
lizhenmin
时间:
2010-8-20 12:03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回复
15#
郑经祥
郑老师,小筱月珍老师当时正好借调于努力沪剧团,所以她代表的沪剧院团是努力沪剧团,还是六大沪剧团的大会串!
作者:
lizhenmin
时间:
2010-8-20 12:08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回复
15#
郑经祥
郑老师,筱爱琴老师在“人沪”版《雷雨》中扮演四凤,六大沪剧团大会串时,筱爱琴老师显示出她崇高的艺德,主动让角色给杨飞飞老师,还帮助杨老师排戏!因此,对筱爱琴老师本人来说是错过了这次大会串的机会。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0-8-20 14:10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回复
15#
郑经祥
郑老师:感谢您的指正——“四凤”另一扮演者是“人沪”的筱爱琴。
陸敬文老师在他编著的《沪剧演唱艺术浅说》中记载了小筱月珍老师1951年入艺华沪剧团,任副团长。1957年被借调到努力沪剧团任副团长。1962年重回艺华沪剧团。“文革”后,积极参与重建新艺华,继任副团长。
10#的部分文字在“复制”——“粘贴”中发生“错码”,如石筱英、小筱月珍的“筱”字,未能及时更正,谨此致歉!
作者:
相伴申晟
时间:
2010-8-20 16:41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衷心祝福王老健康长寿!
作者:
lizhenmin
时间:
2010-8-20 21:32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回复
18#
白水
白水老师,筱爱琴没有参加1959年六大沪剧团大会串版本《雷雨》,她是在大会串之前,在“人沪”版的《雷雨》中扮演四凤。
作者:
郑经祥
时间:
2010-8-21 07:19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本帖最后由 郑经祥 于 2010-8-21 08:01 编辑
回复
16#
lizhenmin
谢谢李老师的指教!
作者:
郑经祥
时间:
2010-8-21 09:12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本帖最后由 郑经祥 于 2010-8-21 09:19 编辑
回复
17#
lizhenmin
李老师与您商榷:据我过去保存的一份说明书里,我看到沪剧大会串《雷雨》,“四凤”分别由杨飞飞(A角),筱爱琴(B角)扮演,而且还刊登着演员照片。不知对不对?
作者:
郑经祥
时间:
2010-8-21 09:20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回复
18#
白水
谢谢白老师指教!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0-8-21 09:54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回复
23#
郑经祥
在和谐的氛围中,互相学习,互补短缺真好!这次交流让我学到了许多。愿能常有这样的讨论,共同进步。
作者:
华雨文
时间:
2010-8-21 09:58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再创辉煌何其容易呀。现在是得过且过,没有创新,或者是少有创新吧。
作者:
贝贝
时间:
2010-8-21 10:46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永远怀念上海市人民沪剧团陈荣兰团长。可是他的意外逝世家属提出作为工偒,也不同意,可见极左流毒多深。
作者:
申灏
时间:
2010-8-21 12:48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上海沪剧志》P29是这样记载的:
(1959年)7月27日至31日,由人民沪剧团发起,各兄弟沪剧团支持,联合在人民大舞台演出了宗华改编的《雷雨》。演员阵容:丁是娥(繁漪)、解洪元(周朴园)、王盘声(周萍)、袁滨忠(周冲)、石筱英和小筱月珍(鲁妈)、赵云鸣(鲁贵)、杨飞飞和筱爱琴(四凤)、邵滨孙(鲁大海)。导演蓝流。
作者:
qinhh
时间:
2010-8-21 15:02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回复
26#
贝贝
往事不堪回首,对逝者的功绩我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作者:
秋海棠
时间:
2010-8-21 15:44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现在剧团少了,汇演也就难了
不禁幻想起当年的锡剧大汇演,真是名家荟萃啊:(
作者:
勤天
时间:
2010-8-22 11:53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永远怀念上海市人民沪剧团陈荣兰团长.我记忆中,陈团长在[鸡毛飞上天]中也演过角色。
作者:
又见蔷薇开
时间:
2010-8-23 08:46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雷雨》是沪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之作,望沪剧新秀能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作者:
上海小弟
时间:
2010-8-23 18:51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请教各位老戏骨,62年在美琪大戏院演过(雷雨)是大会串吗??
作者:
申星
时间:
2010-8-23 21:04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回复
5#
lizhenmin
感谢王盘声老师的珍贵回忆,我有幸在59年到美琪大戏院观看了这场盛演,够我回忆一辈子。
作者:
frankwyj
时间:
2010-8-27 15:04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永远的“雷雨”,
永远的“沪剧精品”,
永远的回忆。
作者:
张舜年
时间:
2010-11-28 15:10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今非昔比,何时才能重铸辉煌!
作者:
小荷花
时间:
2010-11-30 23:16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回复
王盘声
的帖子
学唱沪剧,刻苦钻研业务,并加以实践!
作者:
鼎成CHOW
时间:
2010-12-8 10:48
标题:
想起1959年沪剧大会串的演出
语重心长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1-10-25 09:24
四凤有第二组演员虽然有文字记载,但是没有实际参与现场演出。
因此人沪五大台柱,唯有一人向隅。
作者:
仙人球
时间:
2013-7-18 10:14
作者:
gjw955
时间:
2013-8-16 14:02
当前的沪剧不景气,王老师,杨老师等老艺术家也有一定责任,没严格教好带好下一代,而茅茅这一代从兴旺带到如今的地步,该挨板子,但沪剧界每个人都有责任,想想5、60年代,那时候的演员多么敬业,多么不易,向他们学习吧
作者:
浦东原住民
时间:
2013-8-20 23:07
王老的担心,意味深长。一个世纪老人的期盼,那些“舞台上的个别人”是否汗颜?!
作者:
吴军
时间:
2013-8-21 01:55
作者:
申申
时间:
2013-8-21 02:52
呵呵 会演是要化精力组织的,现在有几个人有这种当年的精神,呵呵问一问当时他们老一辈艺术家的出场费,会让现在的所谓名牌,头牌汗颜。
作者:
龚山荣
时间:
2013-11-14 09:43
祝王老师身体健康!
作者:
gjw955
时间:
2014-7-18 14:53
怎么王老师连个梅花奖都不是啊?
作者:
gjw955
时间:
2014-7-18 15:00
王派和解派哪个名气更大?
作者:
申曲迷
时间:
2014-8-7 11:37
祝福王老健康长寿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