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从沪剧的念白和唱词谈一些看法
[打印本页]
作者:
童年春宝
时间:
2010-7-16 21:06
标题:
从沪剧的念白和唱词谈一些看法
与时俱进沪剧这朵海派艺术之花经过一代叉一代的沪剧人的奉献.拼搏从一个田头山歌变革成现在大众认可的剧种,走过了漫长的历程确实化费了不少心血,我是一个沪剧迷,我始终认为唱沪剧不菅念白还是唱词,都必须用纯正的上海活来表示,近年来沪剧舞台上演员念白和唱词都是用了普通式的上海话,使我们听了感到十分别扭,说勿像话勿像,有些念白唱词又不是没有上海话来表示的,非要用详泾浜的普通上海话来讲和唱,例你到什么地方去一句话明明沪语讲起来又通俗又有亲切感,既然你是沪剧不菅从在上海应推广沪语这个角度还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讲应该讲都是有现实意义,到那时若干年后你听上去的沪剧不要讲伊用什么的调和腔只不过是用普通话式的上海话演出的沪歌罢了以上是本人一些看法供网友参考,很久辰光未上网多多指教
作者:
feng-ye
时间:
2010-7-16 22:24
要讲沪剧一定要用纯正的上海闲话,现在辰光已经很难了!
作者:
文化站
时间:
2010-7-17 09:49
现在有许多字为了声音效果的需要,有时都用普通话的读音,最常见的如花、水、人等。这方面有什么讲究没有?譬如说,什么情况下用普通话读音,什么情况下用上海话读音。希望能赐教。
作者:
又见蔷薇开
时间:
2010-7-17 15:01
“上海闲话”亟待传承!
作者:
映春成林
时间:
2010-7-18 17:35
现在沪剧某些地方改得有些过份了.再下去白功要讲普通话了.有些地方明明能讲上海话.他却来一句洋劲浜.弄得梨不像梨.桃不像桃.有失沪剧风味.希望沪剧界导演们能在排戏中关心这一点.为什么要希望导演们着重关心呢?因为业余界都在向你们学.所以也算是从头抓起吧.哈哈.得罪了.
作者:
映春成林
时间:
2010-7-18 17:36
现在沪剧某些地方改得有些过份了.再下去白功要讲普通话了.有些地方明明能讲上海话.他却来一句洋劲浜.弄得梨不像梨.桃不像桃.有失沪剧风味.希望沪剧界导演们能在排戏中关心这一点.为什么要希望导演们着重关心呢?因为业余界都在向你们学.所以也算是从头抓起吧.哈哈.得罪了.
作者:
沪剧新迷
时间:
2013-5-25 13:49
作者:
gonghs
时间:
2013-6-11 17:32
回复
童年春宝
的帖子
沪剧是上海地方戏,语言应有地方特色。《罗汉钱》是大戏,唱词、说白是地道的上海话,味道很浓,其它方言和普通话都不可代替。现在的沪剧语言为了追求文采,用词看上去华美,但很拗口,演员为归韵,只好用普通话发音。如果《罗汉钱》是农村戏,那么《雷雨》呢?当年丁、王、杨、解、邵、石、袁的唱词、说白也很有沪语特色,好唱,好听又好懂。而今四凤唱:“情投意合结良俦”,“撇我独自尝离愁”。周萍唱:“望你多原侑”,“影形不离度春秋”。这是大少爷和丫头的对话?目前的沪剧唱腔、唱词、说白都太“现代化”,离传统太远。传统要继承,也要发展,但不要丢弃几代人积累下来的精华。 ghs-bj 2013.6.11
作者:
叮铛铃
时间:
2013-6-27 12:17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