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如何消除对学唱所谓“晦气”唱段的顾忌 [打印本页]

作者: uuabc    时间: 2010-6-22 11:19
标题: 如何消除对学唱所谓“晦气”唱段的顾忌
传统沪剧曲目中悲情戏居多,其中不乏经典唱段。但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碰到因忌讳“晦气”而不愿学唱的朋友,譬如《悲凉世界》男的不太肯学,《别梅》则女的不大肯学。最近白水老师热情赐谱《叛逆的女性——花园会》,我男口差不多学会了,就是因为里面有“妮子死忒”的“晦气”话而没人肯学女口,我说了很多道理(朋友间又绝对不能批评)至今没有效果。在此请教各位,我该用什么方法、说什么话才能消除我周围戏迷朋友对学唱所谓“晦气”唱段的顾忌。见笑了。
作者: 古龙    时间: 2010-6-22 11:46
楼主的顾虑是多余的哦!
作者: Yao1102    时间: 2010-6-22 12:05
这些顾虑完全没必要。要不在剧情里要死的角色可没人肯演。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0-6-22 12:40
回复 1# uuabc

曾记当年小时候,是“亱已深,人已静……”让我迷上了沪剧,《三封信》学到现在早已年过花甲滿头白发;老师教我第一折片断是《大雷雨——悲凉世界》,在沪剧大世界享受着健康和快乐;为排练《杨乃武与小白菜——探监写状》,特地备了罪衣刑鞋、手铐脚镣,到艺海自由自在的学游泳;几年前参加市宫沪剧班学习,就是冲着《叛逆的女性——花园会》、《家——别梅》去向老师求教,受益匪浅;去年10月的一次作业,还特意选了《黄浦怒潮-三封信》、《大雷雨——悲凉世界》、《杨乃武与小白菜——探监写状》这三段。不用忌讳,百无禁忌啊!
作者: 而古月    时间: 2010-6-22 12:52
回复 1# uuabc

有这等事?我第一次听见.......
作者: 水乡    时间: 2010-6-22 14:22
回复 1# uuabc

如果真的喜欢,就不用有这样的顾虑的,因为这毕竟是在“演戏”啊。
我学着演戏的第一个角色就是《星星之火》里“苦命的小珍子”,第二个角色就是《杨乃武小白菜》中“红颜薄命的小白菜”。
一个专业的演员,一生艺涯中不知要塑演多少不同的角色,在台词、唱段中带有所谓:“晦气”的,包括剧情、角色需要的服装、道具,也是带着所谓的“晦气”的,怎么办呢?
我记得当时在排练“隔墙对唱”,小珍子出场时,被皮鞭抽打后扔在地上....后又是跪在地上......;
在排练“密室相会”中,葛毕氏自觉对不起杨二少爷,猛得跪倒在地......,同学们都在旁边呼喊:“为艺术献身吧!”;在服装、道具上是枷锁、囚服,然后在台上演出时观众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这就是对一个戏迷最好的鼓励啊!
作者: uuabc    时间: 2010-6-22 14:44
谢谢各位的指点。我的苦恼在于我没有顾忌而没有水平说服朋友消除顾忌。
作者: 冯国跃    时间: 2010-6-22 17:20
这种情况好像没有碰到过也没有听说过,戏是戏,生活是生活,完全是毫不相干的两码事,请楼主不必在意。。。
作者: 沪剧新迷    时间: 2010-6-22 19:28
这件事真有奌怪,如果戏中所说的"晦气"台詞能降临到演員身上那就怪了,这大约还是迷伩,在起风浪,就说咱前辈楊飞飞老师演了一輩子苦戏,悲戏,現在楊老师生活幸福,子孙滿堂,现楊老师近九十高齡,演戏和生活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不必为戏中"晦气"台词烦恼
作者: zxhanmimi    时间: 2010-6-22 20:29
做戏做戏,“做”是人为的制作;“戏”则可理解成是假的虚拟场景。做戏投入有人会以“假戏真
做”赞美之,这个“假”字即是对问题实质的说明。在我的周围,好象顾忌唱“晦气戏”的人并不多,因为这毕竟是做戏啊!况且这种唱段往往很好听呢!杨飞飞老师和王盘声老师一生中唱了许多“晦气戏”,但他们不是福气都很好吗!故楼主朋友,要说服您的那几个不愿唱"晦气戏"的朋友,您可以用杨、王二位老师的情况举证。试一试吧!
作者: 过客    时间: 2010-6-22 23:48
哈哈哈,第一次听到。这么迷信还唱什么戏。为了一句所谓“不吉利”台词竟然不愿唱一个经典段子,笑死人啊!戏曲剧目多的是悲剧,还有“鬼戏”呢,而且都是非常好听的经典作品,如:《钟馗嫁妹》、《阳告》等等,那些表演艺术家难道就不演出了。楼主难道你只认识这个女演员,你非她搭档不演吗?要是这样你也只能不演戏了,也许只是一个最好的办法。:dizzy:
作者: 小楼往事    时间: 2010-6-23 10:12
回复 1# uuabc

     我相信楼主说的,因为“鸟大了,什么林子都会有的”。
   其实,回答他们、引导他们也不难,对于有这种思想的所谓的学唱者大可不必伤透脑筋的,你就和他们说,“晦气、晦气”就是要多唱唱,才能把“晦气”唱出去的。要年年月月日日地唱,唱特依!你不唱不唱,说不定,你的“晦气”会越积越重呢呵呵。
    我就搞不懂,按照这些学生的思路,他(她)天天唱“办喜事”难道家里就真的会天天喜事满堂吗?滑稽可笑。
    我们这里有一个老板,自己开有一家厂子,但酷爱沪剧,而且经常上台彩唱《深秋泪痕》里的儿子钟明(穿着病号衣、坐在轮椅上),剧情需要他唱到最后总是要“脖子一歪,绝气”的,在我的记忆中,我感觉他的脖子差不多已经“歪”了六十多遍了,“气”也绝过六十多次了。据我观察,他的厂子生意却是越来越好了嘛!
作者: 万声    时间: 2010-6-25 08:11
哈哈,唱越剧去,喜庆的多。沪剧是以悲剧为主的、以悲剧结束:D。即使前面是:人盼成双.....后面还是:家破人亡啊。
作者: 沪剧粉丝    时间: 2010-6-25 09:41
楼上各位说得很对,开始我也对我认为有些晦气词语的戏不愿意学唱,后来发现这些唱段都很经典,而且源远流长,久唱不衰,便打消了所有顾虑,只要自己喜欢,其它都无所谓,沪剧本来就是悲剧多,向前辈杨飞飞老师他《她》们学习,不会错的。
作者: 华雨文    时间: 2010-6-25 11:04
这事我听到过的,有的人不喜欢唱,有的地方不准唱,或是哭出乌拉的不吉利。其实戏是戏,人生是人生,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作者: 叶子    时间: 2010-6-26 14:12
要大力倡导和弘扬精神文明,如今是什么时代了?这些人的思想素质怎么没有一点提高的?什么晦气不晦气的,作茧自缚,真是可悲可怜,一句话回答他,庸人常自扰!
作者: 云妹妹    时间: 2010-6-26 16:08
要大力倡导和弘扬精神文明,如今是什么时代了?这些人的思想素质怎么没有一点提高的?什么晦气不晦气的,作 ...
叶子 发表于 2010-6-26 14:12

    其实很清楚,这样的唱段经典呀,“没有金刚钻  不揽瓷器活”,总得有个台阶给自己下下嘛!
作者: shym0318    时间: 2010-6-26 18:27
我也听说过,在我身边就有,我就对他们不屑一顾。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这种人有心理问题。
作者: 小楼往事    时间: 2010-6-26 18:37
本帖最后由 小楼往事 于 2010-6-26 18:43 编辑
我也听说过,在我身边就有,我就对他们不屑一顾。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这种人有心理问题。 ...
shym0318 发表于 2010-6-26 18:27


是呃,是哦。这种人出来玩的目的性太强,素质问题,不予理之,最凶!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0-6-26 18:59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0-6-26 19:08 编辑

回复 1# uuabc

有些朋友的顾忌或许有其特殊的情况和原因。有一位经啇的朋友不肯演《借黄糠》中拿讨饭棒的李俊民,另一位曾有曲折经历、后来平反的朋友不愿演《探监写状》中带枷锁的杨乃武,但他们都痴迷沪剧,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热情支持着群众业余沪剧活动。看起来对顾忌有时候还得作点具体分析呢。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