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王盘声给自己艺术定位
[打印本页]
作者:
贝贝
时间:
2010-5-29 15:07
标题:
王盘声给自己艺术定位
王盘声老师在一次谈话中,给自己沪剧唱腔艺术作了定位。请看这篇报导。
(, 下载次数: 7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0-5-29 15:25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0-5-29 15:27 编辑
沪剧艺术家王盘声谈“王派”唱腔的形成
“王派”唱腔——启蒙受的是筱文滨先生“文派”的影响,学戏受的是“文派”的熏陶,一直就以“文派”唱腔“字正腔圆、韵味浓厚、温文儒雅”为楷模,打下了扎实的唱腔基础。
“王派”唱腔——吸收了“解(洪元)派”唱腔的旋律多变、高低起伏幅度大的特点;
吸收了“卲(滨孙)派”的根据角色情绪需要变换节奏的打破传统规律的创作方法。
“王派”唱腔——结合自身音色甜美、音质醇厚、音域宽广等条件,大胆革新、创造,终于走出了自己的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摘编自 王盘声 黄士英 编著 《王盘声沪剧唱腔艺术》 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
贝贝
时间:
2010-5-29 16:18
谢谢白水老师详述
(, 下载次数: 7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作者:
zxhanmimi
时间:
2010-5-30 09:25
王盘声老师说得多好:“要突破老师、老传统才有出息!”这说明艺术的成功取决于自身的不断努力——要学习继承前辈的各种流派唱腔,并于此基础上不断摸索推敲,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形成自己演唱的独特风格。孙徐春遵循师言,在艺术途径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出色地做到了这点。于此时此刻看到贝贝老师上传的“王盘声给自己艺术定位”之帖,真是感触颇深。是啊,事物的进步在于突破......不管是谁,要有所成功,就必须不断努力,不断有所突破!谢谢贝贝老师的上传!
(, 下载次数: 6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作者:
沪剧吧老迷
时间:
2010-5-30 11:08
“拿来”别人的好东西要化成自己的家当。
精辟!否则仅仅是某派的学唱者,不可能自成一派!
作者:
朱妙奇
时间:
2010-5-30 15:04
学习.继承.发展,是形成流派的必由之路,婕径更是没有的
作者:
frankwyj
时间:
2010-6-3 10:38
王老师说得太好了,古人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只有奋勤勤之劳才会获得丰盛的硕果。
作者:
镀金少爷
时间:
2010-7-13 05:43
好好学习,该学的是这些,而不是模仿外表,王老师值得尊敬,是永远的楷模。
作者:
沪剧新迷
时间:
2010-11-27 08:39
作者:
lee1126
时间:
2012-8-7 13:17
作者:
留玉米
时间:
2014-5-27 12:37
谢谢老师上传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