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曲不离口,琴不离手是玩转沪剧的诀窍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番三 时间: 2010-5-7 08:58
标题: 曲不离口,琴不离手是玩转沪剧的诀窍
要唱好拉好沪剧恐怕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一的就是勤学苦练,做到曲不离口,琴不离手,除了听带子,看谱子外,重要的是一遍一遍的唱,一遍一遍的拉,要唱准唱象,拉对拉准,直到唱好,拉得象样,恐怕没有几十扁的练习是不行的。
事实也是这样,我熟识几个唱得较好的唱口和拉得较好的主胡都曾是这样练的一遍又一遍地唱和拉,只有这样才能唱出韵味,拉得出采,冯大琴一个段子起码唱上四五十遍.张金财之所以拉不少唱段不用看谱,并且拉得这么好,与他勤学苦练是分不开的。
我相信笨鸟先飞,刻苦勤练,虚心请教,坚持不懈一定能玩转沪剧。
作者: uuabc 时间: 2010-5-7 11:20
除了楼主所说的,我认为有高手指点的话,可以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作者: 老番三 时间: 2010-5-7 12:39
不管有没有高手指导,还是专业老师辅导,不管你是天资聪颖,还是先天条件优越,最后还是靠自己的不断实践去实现的,天才加勤奋永远真理。
作者: 文化站 时间: 2010-5-7 13:23
说得很有道理,我这几天就在猛拉沪剧,自娱自乐。。。。。。
作者: 而古月 时间: 2010-5-7 13:33
楼主言之有理,如果自身的勤奋再上加专家的指点那不是两全其美了吗。
作者: xiangsheng1947 时间: 2010-5-7 14:04
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业精于勤”,“天才来自勤奋”都是讲的一个道理,勤学苦练是唯一成才之道。学唱沪剧也是如此。名家唱出名段,成名成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都经历了许多磨难和甜酸苦辣。当然,各人有各人的天赋,各人有各人的悟性,单凭自己的天赋,不勤奋是成不了才的。名家传授指点固然重要,可以少走弯路,还是要靠勤学苦练。
作者: frankwyj 时间: 2010-5-7 14:42
进学莫如谦,立事莫如豫(有准备),持己莫若恒,大用莫若蓄。
只有刻苦勤练,才能熟能生巧。真如楼主老番三先生所说只有这样才会悟出味道,玩转沪剧。
顶!
作者: 上海小步 时间: 2010-5-7 15:00
楼上几位老师说的都对、说得都很客气;老师的技艺都是很好的、在我结识的朋友中,口碑都极好的;看着老师这些谦逊的留言,心里更敬佩和赏识!十几年来,在我唱段、唱腔的练习过程中,一直重视乐器的伴奏、尊重乐队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觉是非常愉快的学习,所以就会有进步。
作者: zxhanmimi 时间: 2010-5-7 17:10
楼上的老师们,一致共识“拉好琴和唱好戏”的基本手段是“天才加勤奋”,借用数学证明条件描绘,这应该是“充分必要条件”。在唱戏学习过程中,我也深深体会到:要较好地唱好一个段子,必须反复听反复唱。应该说:——不化大功夫是决然不能成功的。支持楼上的各位老师们!
作者: 小荷花 时间: 2010-5-7 17:36
你说的好!聪明在与勤奋!他们俩都是业余歌手,但是他们的演唱水平都是非常专业。
作者: 华雨文 时间: 2010-5-7 19:07
曲不离口乃是至理名言,我在学习的过程也反复证明了这一点,只要一段时间不练就会明显的有退步,这不光在沪剧唱腔中,也在生活中反复应证。
作者: 老番三 时间: 2010-5-7 19:36
回复4#文化站
你猛拉琴是好事,建议你最好跟着碟片或音带拉,这样可以在音准,速度节奏,味道,熟练等方面得到锻练,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跟练,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作者: kakaka 时间: 2010-5-8 08:14
天才出于勤奋,是前提,有专家指点可少走许多弯路,自己有切身体会,企盼高手指点!
作者: 芸倩 时间: 2010-5-9 19:22
(, 下载次数: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