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风雨同龄人》花园会 学唱者 冯国跃 张翠芳 [打印本页]

作者: 冯国跃    时间: 2010-3-18 18:27
标题: 《风雨同龄人》花园会 学唱者 冯国跃 张翠芳
http://www.tudou.com/v/4jcKsTetyxM
作者: 华雨文    时间: 2010-3-18 19:21
顶一个。洋山芋还在核查,一会就能播放了。
作者: 上海小步    时间: 2010-3-18 19:37
顶一个。洋山芋还在核查,一会就能播放了。
华雨文 发表于 2010-3-18 19:21



        抢坐沙发,等着呢!非常喜欢《风雨同龄人》这一出戏。四十多年前我曾经是知识青年,有同感、能体会一个女人应该有的爱。观看这一出戏的戏票,是电话对话得到的·····
作者: 冯国跃    时间: 2010-3-18 19:48
可不要期望太高哦,一是我们演唱的水平问题,二是录音时输出功率稍强了点,故有点不太清晰。抱歉!第一次上传自己的学唱段子,还望大家多多指出批评!我们将诚恳的接受!!!
作者: lizhenmin    时间: 2010-3-18 22:56
非常好听!支持冯国跃与张翠芳!《悲凉世界》后的又一次成功合作,颇有点专业演员的演唱水准。而且,冯国跃老师还将该段唱的唱词上传至《沪剧唱词》。
作者: 申音    时间: 2010-3-19 10:34
好听!顶
作者: 惠卿    时间: 2010-3-19 20:09
冯老师您和张老师俩人唱得太捧啦。
作者: 沪剧赛峰    时间: 2010-3-22 06:23
棒,顶一个!
作者: 凌云    时间: 2010-3-22 10:23
冯,张两位老师的演唱真是珠联璧合太优美了欣赏
作者: 迎寒风    时间: 2010-3-25 22:44

作者: 四季相思    时间: 2010-4-2 21:09
两位老师的演唱真是韵味实足,欣赏了。
作者: karen    时间: 2010-4-7 08:32
象马莉莉吗?有点哦,念白和唱腔上,有点象哦。大气,端庄。
我也好想唱。
作者: 元元    时间: 2010-4-23 20:42
两位老师唱得好听
作者: yuanquan    时间: 2010-5-9 00:08
冯国耀老师:听了这一段唱,就像(悲凉的世界)一样,句句到位,功底扎实。为业余的沪剧票友提供了楷模型榜样,我们喜欢沪剧的老年朋友有了努力的方向,不但要唱好的同时,表演上也得下一点苦功夫。
听了这一段,对喜欢张杏声老师的唱腔的我,真的有一点欣喜若狂,我一直在找张杏声老师的电视连续剧的唱段的伴奏。不知这一段有没有伴奏,是沪剧沙龙演奏的,还是啥?
作者: 冯国跃    时间: 2010-5-14 11:56
冯国耀老师:听了这一段唱,就像(悲凉的世界)一样,句句到位,功底扎实。为业余的沪剧票友提供了楷模型榜 ...
yuanquan 发表于 2010-5-9 00:08

不好意思因身体原因好长时间没有看了,刚发现您的跟贴。这段唱没有伴奏,也不是沙龙,是沪剧院乐队合张金才为我录音时伴奏的,乐队演奏的很精彩,而且是同步录音,一遍就过。希望以后多多交流。。。。。谢谢您!!!
作者: yuanquan    时间: 2010-5-24 00:00
冯国耀老师:你好!
如果要做这一段高质量的录音伴奏,不知有啥好的办法,沪剧能ok的唱段实在太少了。
作者: 冯国跃    时间: 2010-5-28 20:26
冯国耀老师:你好!
如果要做这一段高质量的录音伴奏,不知有啥好的办法,沪剧能ok的唱段实在太少了。 ...
yuanquan 发表于 2010-5-24 00:00

您的这个问题我真的很无奈,我当时录音时唱和伴奏是合并录音的,所以我也无法把它分开,说心里话我现在也非常需要这段伴奏乐,再次抱歉!
作者: lujunwen    时间: 2010-9-6 14:11
冯老师与张老师真是一对黄金搭档!祝贺!祝贺!
作者: 佳文先生    时间: 2010-9-7 20:21
由业余作者徐开林编剧,汝金山作曲的沪剧《风雨同龄人》于1993年3月在上海共舞台首演获得了成功,1994年去香港演出也获得很好反响。1995年还被上海电视台拍摄成“沪剧电视连续剧”,播出后得到了广泛关注,获得了“爱国主义戏曲电视剧展播活动一等奖”。“花园会”、“母女相认”、“切莫抛弃沦落天涯的同龄人”是《风雨同龄人》中的几个重要唱段。
    冯国跃老师在这段“花园会”里饰欧阳杰,准确把握住了人物的心理情绪,演唱韵味浓郁。张翠芳老师饰钟佩文,感情表达自然细腻,演唱委婉秀丽。“欧阳他话中有因提往事,分明是耿耿于怀到如今”;“佩文她疑云难释露窘境,分明是被我言中藏隐情”;他们刚开头的各人第一句唱,就都能紧紧抓住听众的心。尤其是“你口口声声忘不了,却为何突然离开深山沟,我踏遍荒山无处寻,但只见茅屋寂寂烛泪流”冯国跃老师更是唱得情真意切,令人动容。张翠芳老师的无伴奏清板“他不知我俩曾有爱情果,女儿已出生在深山沟,他更不知我们母女失散已十几年,此番我定要寻回女儿了却相思愁”尤其唱得感情真挚,韵味纯正。两位老师的对唱,很好听,充分体现出了你们很深的演唱功力。为你们喝彩!为你们鼓掌!
作者: chen9001    时间: 2010-10-3 11:39
徐开林,我80年代中期参加上海市职工"曲艺之花"比赛期间认识他时,就已经是沪西工人文化宫的群文干部了.后来,他调到了黄浦区文化馆.2008年的样子,我参加虹口区文化艺术馆主办的"德律风杯小品小戏比赛"的作品研讨会,他还应邀来上过"怎样编小品"的专题课.从这一点来说,徐开林不能算是"业余作者"哦.
作者: 沪剧新迷    时间: 2010-12-1 18:02

作者: 念杨    时间: 2011-1-6 16:20
冯老师您和张老师俩人唱得太捧啦。
作者: zxhanmimi    时间: 2011-3-2 09:24
冯老师与张老师唱的“风雨同龄人”这个段子非常好听!两位老师真是配合得珠联璧合、天衣无缝!专业!有水平!谢谢冯老师的上传!
作者: 娄江沙子    时间: 2011-6-13 22:02
冯老师您和张老师俩人唱得太捧啦。
作者: 戏迷人生    时间: 2012-3-19 19:29

作者: lee1126    时间: 2012-8-26 16:52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