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三八节感怀 [打印本页]

作者: 古龙    时间: 2010-3-7 00:19
标题: 三八节感怀
本帖最后由 华雨文 于 2010-3-7 10:33 编辑

明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借此一角,衷心祝福沪剧网的所有女同胞们节日快乐!
    年年三八,明又三八。三八节总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令广大妇女乐淘淘,也使无数男子尽折腰,为内当家的自觉自愿掏腰包,哈哈!礼物不在多少,表表心意就好。我从心里感谢网络世界,送个礼品给自己的老婆,心意一到,用的是虚拟钞票,虽然很幽默,也很平淡,但是不乏真情,因为有句话说:平平淡淡才是真。
    今天,在敲打以上文字的时候,我情不自禁,油然想起了一个平平淡淡的但是很使人难忘的名字:上海小步。
    记得刚刚走进沪剧网站的时候,“初识”上海小步,是因了网上一句“口头禅”一样流传的话“要曲谱,找小步”而引起的。于是,初来乍到的我,便好奇地一脚踏进了上海小步的空间。
    说来也巧,适逢他在日志里发表了“两难事,皆好事”的帖子,看了之后,不知道是被她那为“战友情”和“同学情”的“两情难舍”左右为难而感动,还是出于好意提醒,我不知深浅冒昧地作了回复。后来知道,事情最终是“两全其美”的,不由我从心里为她感到高兴,第一直觉是,他(她)是位一个很重感情的人。(看头像,和许多人一样,起先也以为是个男同胞,哈哈)
    此后的日子里,通过几个“回合”,才渐渐的熟悉与了解了上海小步。
    我们之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西郊宾馆门口,同去的还有华雨文小姐和浦东大哥。
    在陈瑜演唱会以后,我在网上发了一张题为《漫步雨中)的照片,她竟然喜欢得不得了哦!哈哈,象个童心未泯的孩子一样,直到现在我还能感觉到她的那份喜悦。
    逐渐的、慢慢的,在几次接触以后,我深为她平淡朴实、不为名利和顾全大局的人品所感动,有几次我们去闵行看演出,由于车辆拥堵、路线不熟常常迟到,她站在剧场门口的风口里一等就是好长时间,非但毫无怨言,而且相当亲切、非常热情;她对贝贝的老师照顾和对华雨文的宠爱之情,也更是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始终难以忘怀。
    我曾经收到过上海小步通过华雨文邮寄过来的沪剧谱子,说什么也分文不收,还倒贴快递费!
    这使我记起一件事来。在一次在闵行看了老施他们举办的演唱会以后,我在回家的公交车上遇到了一位素不相识的朋友,几句寒暄后,才知道他就是刚刚演唱会上乐队的洋琴老师,当他无意中听我说起上海小步时,和我的谈吐时的语速突然显得轻快与振奋,并很快也与我十分亲热起来,还赞不绝口地说,和小步老师他很早就认识了,并告诉我说,小步曾经送给他许多沪剧曲谱,帮了那么多忙,从不计较得失,最后分手时还加重语气对我说,她是个大好人哦!
    上个星期一,我们在上海小步的一个沙龙里,又看到了她忙忙碌碌的身影:为演唱的戏迷朋友找好曲谱、一一翻好页,一式几份。不厌其烦地分送到乐队老师手里,工作一丝不苟,手脚有条不紊,时而参与演唱,时而辅导华雨文。活动结束时,打电话让爱人开车送乐队师傅回家,还执意送我们到车站再赶回去。
    直到现在,回想上海小步的一切忙忙碌碌、四处奔波所作的平平常常的事,只是默默无闻的付出,没有一点需要回报,看似平平淡淡、普普通通,却正是体现了一个平凡的人对沪剧事业钟爱之心的“始终不渝”,而这四个字,我以为是对上海小步最贴切的解读,因为除去这个原因,我找不出其它任何理由!
    我也注意到,在我的《莲灯四周年庆典纪实》发完以后,在给我的回复中,上海小步的留言是:“于细微处识人品,于细微处见精神”,真是感同者,身受也!
    振兴沪剧,需要戏迷、需要专家,需要有人呐喊,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倘若我们每个沪剧爱好者都踏实我们自己的每一个步伐,那么,我们的沪剧事业定能迈出坚实的一大步!
    时间不早了,我也不想用过多的溢美之词来赞扬上海小步了,愿我的只字片语,在三八节到来的前夜,化作一束芬芳的康乃馨,送给上海小步:祝你健康快乐,愿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 华雨文    时间: 2010-3-7 09:41
看来是看到我写的有感而发嘛,没想到男士心底也有这样细腻的感情,看了您的文章又使我回想起了许多许多,这次不能怪我婕“手”先登了吧。
作者: 上海小步    时间: 2010-3-7 09:54
本帖最后由 上海小步 于 2010-3-7 09:58 编辑

       谢谢古龙! 钟情沪剧、乐此不疲!!               
                                         只要关注沪剧文化发展,这些事情谁都会做,一点难度都没有呀!            
作者: 申灏    时间: 2010-3-7 10:03
“ 振兴沪剧,需要戏迷、需要专家,需要有人呐喊,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倘若我们每个沪剧爱好者都踏实我们自己的每一个步伐,那么,我们的沪剧事业定能迈出坚实的一大步!”

古龙写得好极了!

每人一小步,沪剧事业定能前进一大步!
作者: byhdmm    时间: 2010-3-7 10:45
古龙兄写的非常实在,太好了。现实中的小步真是这样的人。
作者: 君君    时间: 2010-3-7 10:50
我也有许多感触,如果没有沪剧网没有莲灯沪剧聊天室,或许今天的我对沪剧的执着没有那么的强烈。借此贴住网站的女性朋友们节日快乐!!!!
作者: 浦东大哥    时间: 2010-3-7 16:54
本帖最后由 浦东大哥 于 2010-3-7 16:59 编辑

阅罢古龙执笔《三八节感怀》,心潮澎湃。我与上海小步认识时间不长,但她的人品,她的个性,给予我的印象较深。我记得,第一次在莘庄地铁站和她接见聚会,因素不见面,当我从地铁出口处出来,在一片人流滚滚来寻找她时,忽然听到在前面传来亲热的声音:“浦东大哥,浦东大哥.......”,我抬头一看,哈哈,上海小步第一就认出我了,她笑容满面,和蔼可亲,还客气地对我说:“你辛苦了!”从此,我和她在网上联系也随着多了,觉得她是一个确实是平淡朴实,相当亲切、非常热情的人,正如古龙所说:她对贝贝的老师照顾和对华雨文的宠爱之情,也更是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始终难以忘怀。
申灏说得好:每人一小步,沪剧事业定能前进一大步!同样,搞好《中国沪剧网》,必须象上海小步一样,要坚定不移地走好每一个步子,才能使《中国沪剧网》网站扎扎实实地走向朝气蓬勃,灿烂光辉的路程!最后借这一个宝地,祝愿上海小步,也祝愿沪剧网所有女同胞们“三八”妇女节快乐!
作者: 布布    时间: 2010-3-7 20:50
三八节喽,跟着妇联的脚步,跟着咱陈主席的脚步!!

8过,介个节日俺还没资格过,哈哈哈哈哈哈,还要等几年!
作者: 上海小步    时间: 2010-3-8 09:02
阅罢古龙执笔《三八节感怀》,心潮澎湃。我与上海小步认识时间不长,但她的人品,她的个性,给予我的印象较 ...
浦东大哥 发表于 2010-3-7 16:54


                   《中国沪剧网》是我们的快乐家园! 贝贝老师是我尊敬的长者,原先居住是属一个居委会,2003年我们办“沪剧大家唱”时,徐春妈妈每次都来唱唱戏(越剧唱得很好的),贝贝老师常常帮忙“敲扬琴”,相处很好。如今,贝贝老师认真把“收藏版块”做得极其好,让挚爱沪剧的朋友们分享他的宝贵资源;贝贝老师的“要曲谱  找小步”使我和你们成了好朋友,真的特别感谢、特别高兴!   也是贝贝老师,让我有机会参加去年陆敬文老师新书的发布会,“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结识了聪明智慧的文文、文笔多彩的古龙、憨厚朴实的浦东大哥······谢谢你们,让“上海小步”倍感温馨、快乐、真实的生活,我知足!
作者: 古龙    时间: 2010-3-8 11:19
本帖最后由 古龙 于 2010-3-8 11:20 编辑
古龙兄写的非常实在,太好了。现实中的小步真是这样的人。
byhdmm 发表于 2010-3-7 10:45

龙柏一别数载,音讯两茫茫,不到闵行去,还不知道你家现在住在什么地方呢~!
为此,也要感谢上海小步,提供了沪剧演唱会的戏票,在闵行相伴申晟网友的个人演唱会上,使我们老邻居又一次在网上网下重逢,这也是沪剧情缘使我们走到了一起的哦。
值此三八此妇女节,顺祝节日快乐~~!
作者: 上海小步    时间: 2010-3-9 07:50
龙柏一别数载,音讯两茫茫,不到闵行去,还不知道你家现在住在什么地方呢~!
为此,也要感谢上海小步,提 ...
古龙 发表于 2010-3-8 11:19


                    谢谢古龙、谢谢浦东大哥!我很一般,有缘沪剧我们认识;“乐此不疲”是我们有着共同语言。许多年来业余的沪剧活动,使我走向社会,锻炼了自己、结识了许多执著、热心沪剧的好朋友,学会了沟通、学会和人打交道。我深知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之处,我会努力的。
作者: 苍穹下    时间: 2010-3-10 23:30
龙柏一别数载,音讯两茫茫,不到闵行去,还不知道你家现在住在什么地方呢~!
为此,也要感谢上海小步,提 ...
古龙 发表于 2010-3-8 11:19


这段有点伤感,‘两茫茫’一词,让我想到了苏轼的《江城子》,你们是欢喜相逢,用这词可以斟酌一下。

但是我要恭喜你在网络的平台之上找到了老邻居。
作者: 苍穹下    时间: 2010-3-10 23:31
谢谢古龙、谢谢浦东大哥!我很一般,有缘沪剧我们认识;“乐此不 ...
上海小步 发表于 2010-3-9 07:50



    小步老师很谦虚,常常会留意您的网页,感觉为人谦和,很高兴在网上结识了您。
作者: 丝弦    时间: 2010-3-11 11:47
本帖最后由 丝弦 于 2010-3-11 11:48 编辑

刚看到,古秀才,好“兄弟”,写的好哦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