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沪剧名段徐阿增出灯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百灵    时间: 2009-3-26 07:55
标题: 沪剧名段徐阿增出灯
http://vhead.blog.sina.com.cn/player/outer_player.swf?auto=0&vid=2261142&uid=1278725312
作者: 小百灵    时间: 2009-3-26 08:00
84年演出视频,好不容易收集到的
作者: 剑鸣视点    时间: 2009-3-26 08:45
84年演出视频,好不容易收集到的
小百灵 发表于 2009-3-26 08:00


:handshake
作者: chen9001    时间: 2009-3-26 09:43
听了这一段,想起了自己在2005年初曾经写过的一篇谈沪剧"赋子板"的帖子,话题也是从看了沈仁伟先生的"徐阿增出灯"以后引发的,现复制于后:

       漫谈沪剧“赋子板”

    中午看戏剧频道重播“都是祝枝山惹的祸”最后一集,本想调剂身心,却不料看出了“外快戏”:其中竟有沈仁伟载歌载舞表演的“文派”代表作“徐阿增出灯”。除了将前边几句“基本调”改唱了“阳血”以外,后面的大段原汁原味“赋子板”听得我不禁击节称赞、拍手叫绝!
    沈已退休,但仍宝刀不老、功力非凡。只见他神定气闲,脸不红、心不慌,一点没有“极吼吼”的样子,字字清晰、丝毫不乱。能将“赋子板”唱到如此境界,可以说已经是登峰造极了!
    “赋子板”,属于沪剧“第一基本调”范畴,它句子特多,层层递进,越唱越快,故有“三催头”之谓。沪剧界唱“赋子板”的高手甚多,代表性的曲目不少,容在下挂一漏万、排名不分先后地略举数例。
    男腔中,除了这一曲外,还有文派的“庵堂相会”-“盘夫”一折里的“娘舅赋”,原唱如何,没福消受。我所听到的亦是由沈仁伟演唱的;王盘声的“碧落黄泉”-“志超读信”一时风靡沪上,家喻户晓;以后又派生出孙徐春的“昨夜情”-“苏明读信”;张杏声的“樱花”-“秦涛读信”;还有刘银发、徐俊等人各式各样的“××读信”。邵滨荪在“星星之火”-“怒斥工贼”里的最后一段,篇幅不长,恐怕就无法称为赋子板了。袁滨忠在“年青的一代”里也读过一封戏中林育生父母的“遗信”,是否使用了赋子板,我虽在“新光”看过此戏,但已无印象;解洪元、赵春芳、丁国斌等有否精彩的赋子板留存于世,烦请行家与老戏迷们补充。
    女腔中,顶有名的当属石筱英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杨淑英告状”、丁是娥的“鸡毛飞上天”-“教育虎荣”;传统戏中则首推“女看灯”,据说凌爱珍擅长此戏,可惜我才六十出头“年纪忒轻”,无缘聆听。五十年代我欣赏的是向佩玲的版本,文革后培养出了一个王惠钧,她的毕业公演剧目就是“女看灯”,还参加青年演员演唱比赛并获了奖,她就是向佩玲老师教出来的。小筱月珍在八十年代著名老艺术家大会串“陆雅臣卖娘子”里的“馄饨赋”也是赋子板。
    现代剧中,有筱爱琴的“星星之火”-“控诉”;杨飞飞的“星火燎原”-“开祠堂”、“夺印”-“讲身世”;汪秀英的“史红梅”-“谈判”。马莉莉的“雾中人”、陈瑜的“半把剪刀”等戏中也都有大段赋子板。至于王雅琴、顾月珍、韩玉敏等我就说不上了,仍求助于资深老戏迷和诸行家。
    那么多精彩绝伦的赋子板唱段,是老一辈传下来的宝贵财富。中青年演员都要象沈仁伟老师那样,高标准、严要求,苦练基本功,唱好赋子板;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让更多的赋子板和其它优美动听的唱腔在沪剧的发源地广泛流行起来,开创出一个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作者: 小百灵    时间: 2009-3-26 10:42
听了这一段,想起了自己在2005年初曾经写过的一篇谈沪剧"赋子板"的帖子,话题也是从看了沈仁伟先生的"徐阿增出灯"以后引发的,现复制于后:

       漫谈沪剧“赋子板”

    中午看戏剧频道重播“都是祝枝山惹的祸”最 ...
chen9001 发表于 2009-3-26 09:43


支持陈老师!
作者: 雁声    时间: 2009-3-26 15:28
这版录像似乎已出版了
作者: 雁声    时间: 2009-3-26 19:03
小筱月珍的赋子板还有一段《风流英豪》里的“蔡母责子”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09-3-28 08:34
本帖最后由 blogfeiyunpu 于 2009-3-28 08:36 编辑

1,林育生读遗书,肯定赋子板,当然袁滨忠作了变化这有点儿像黄浦怒潮写遗书最后再是赋子板 ——那也是袁派代表作之一;

2,凌爱珍在沪剧流派演唱会上旦角第二位出场,唱的就是女看灯。按照年龄段,应该电台里放过。

3,小筱的赋子板应该还有冰娘惨史。

4,邵滨孙和石筱英韩玉敏都分别合作过看龙船。

5, 华雯的罪女泪。

6,刘银发的东方女性。

7,杨飞飞妓女泪中求亲家。
作者: 雁声    时间: 2009-3-28 10:30
看龙舟和冰娘惨史的飞尸告状,我认为从整体看不能算赋子板。
还有许帼华的《杨三姐告状》,王盘声在《抢亲奇缘》里有一段“辕门赋”
作者: 雁声    时间: 2009-3-28 10:30
凌爱珍的女看灯是有录音传世的
作者: 老钟    时间: 2009-7-1 11:38
沈仁伟这段唱是沪剧界最高水平了。
作者: 沪剧新迷    时间: 2010-11-29 15:03

作者: 小荷花    时间: 2010-12-1 19:42
回复 小百灵 的帖子

谢谢上传沪剧名段徐阿增出灯,沈老师唱的很好,真好听!
作者: 留玉米    时间: 2014-3-10 14:53
谢谢上传
作者: lee1126    时间: 2014-3-10 16:41
看你的沪剧好开心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