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随便问问:长宁沪剧团建团几周年?是60年吗? [打印本页]

作者: 叶子    时间: 2009-9-28 18:31
标题: 随便问问:长宁沪剧团建团几周年?是60年吗?
03年出版过一本书:《悠悠沪剧情—长宁沪剧团的历史发展》,曲传久著,陆敬文编辑,书中明确写着:“1979年10月,上级正式批准长宁沪剧团成立......”,79年—09年,30年,怎么变成了60年?
    如果把前身努力沪剧团也算进去,那么,根据书中所述:“1949年9月1日,挂牌组建上海市努力沪剧团.....”,“1971年,区调查组宣布向阳沪剧团(原努力沪剧团)全部解散...人员到长宁区财贸系统当营业员”,   49年—71年,共22年, 其中71年—79年为空白。
    我就在想,这建团60年从何而来? 或许会有人说我咬文嚼字,但我总认为有点牵强附会。
作者: 君子动口    时间: 2009-9-28 19:05
本帖最后由 君子动口 于 2009-9-28 19:07 编辑

叶子网友的质疑并非吹毛求疵,而是有道理的。现在,很多“历史”都是采用“为我所用”的手法,显然不是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做法。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09-9-28 20:21
03年出版过一本书:《悠悠沪剧情—长宁沪剧团的历史发展》,曲传久著,陆敬文编辑,书中明确写着:“1979年10月,上级正式批准长宁沪剧团成立......”,79年—09年,30年,怎么变成了60年?
    如果把前身努力沪剧 ...
叶子 发表于 2009-9-28 18:31


你这个绝不是咬文嚼字。

如果长宁当时建团时继续努力,那就是六十周年。中间空白可以不管,好比植物人或者失踪后再现。

上海的上海大学和东华大学都是这样算的。解放前的老校友也照样认账。

但是,长宁是长宁。努力是努力,不是一回事。不能因为同属长宁区的一个沪剧团就算是倩女回魂。

这也是我主张勤艺复活的一个道理。
作者: mars    时间: 2009-9-28 21:00
那宝山沪剧团也是一样的道理,他们是以勤艺沪剧团开始算起的。
作者: 滩簧    时间: 2009-9-28 21:50
长宁沪剧团是在努力沪剧团的基础上恢复成立的,应该算是努力的延续和发展。
作者: chen9001    时间: 2009-9-29 10:17
同意2、3楼的意见,不能这样算“统帐”的。

当时“宝山”沪剧团“60岁”时,就已经有人提出类似的疑问了。
作者: 晓明    时间: 2009-9-29 11:48
大有“起起蓬头哗哗大”的味道。呵呵!
作者: 叶子    时间: 2009-9-29 23:01
71年~79年,彻底解散不复存在,咪咪去吃官司了,琴琴珍珍们都去当营业员了,连“名存实亡”都谈不上。
八年离乱,整整八年哪,就这么四舍五入给轻轻的忽略不计了,算来算去也算不出有60年。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09-9-30 05:37
8# 叶子


八年离乱,好一个八年离乱!

正好是顾月珍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 申灏    时间: 2009-9-30 07:52
本帖最后由 申灏 于 2009-9-30 08:04 编辑
71年~79年,彻底解散不复存在,咪咪去吃官司了,琴琴珍珍们都去当营业员了,连“名存实亡”都谈不上。
八年离乱,整整八年哪,就这么四舍五入给轻轻的忽略不计了,算来算去也算不出有60年。 ...
叶子 发表于 2009-9-29 23:01

真实的历史常常会被遗忘。
作者: 英哥    时间: 2009-9-30 17:31
叶子老师言之有理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09-9-30 21:44
上次跟贴忘了说一点。

如果要确认六十年合情合理,唯一的做法就是在庆祝六十年之前或者最迟当天宣布长宁沪剧团改回努力沪剧团正名。

宝山沪剧团同理。

好比上海沪剧院的年头只能从上海人民沪剧团建团算起不能从上艺算起一样。
作者: c105030    时间: 2010-6-6 07:54
<<悠悠沪剧情—长宁沪剧团的历史发展>>这本书,不知现在能买到吗?请赐教!
作者: 叶子    时间: 2010-6-6 19:11
这本书是03年出版的,总共印了3000册,曲传久著,其实我对这本书是有不同看法的,作者带有很大的倾向性,我说出来,可能又会有人不高兴了,举个例:陈甦萍如今已是著名演员了,这当然不能否定,但是任何一位演员都有一个成长过程,陈在进团时也是从配角起步,可是这书作者在编团史时却把79年演的《秋海棠》把陈列为主演,谁都知道,秋海棠的主角是秋海棠与罗湘漪,陈演的梅宝只是主要配角而已,作者这么写,既不尊重历史也不尊重老演员,写书不实事求是,尽力拔高不可取。
作者: 滩簧    时间: 2010-6-6 21:11
叶子老师,梅宝应该是主角的,后半场戏主要是写父女俩。
作者: 叶子    时间: 2010-6-6 21:25
本帖最后由 叶子 于 2010-6-6 21:26 编辑

即便把梅宝列为主角,也不该把罗湘漪的扮演者排除在“主演”而外啊。
作者: 滩簧    时间: 2010-6-6 22:32
这句话是对的。呵呵
作者: 沪生    时间: 2010-6-7 08:11
回复 3# blogfeiyunpu


    这个问题提得好.30和60不是主要的,我觉得有好大喜功之嫌.冒顾月珍老师之功之疑.对沪剧事业极为不利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