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沈惠中
[打印本页]
作者:
叶子
时间:
2009-9-27 18:20
标题:
沈惠中
本帖最后由 chen9001 于 2010-2-1 11:19 编辑
沈惠中,上海松江县人,1941年生,从小热爱沪剧,由于在农村业余演出中表演出色,58年被选进人民沪剧团,受到丁是娥筱爱琴悉心指导。她身材适中,扮相秀丽,嗓音甜美,唱腔别具风格。演过江姐、小白菜、罗汉钱、雷雨、嫁妆鞋、奥赛罗等许多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带血的花》中“我那最亲爱的爸爸”与《母子岭》中“手拿一朵红玫瑰”成为经典唱段,被戏迷广泛流传(当然,还不应忘记作曲的辛勤劳动)。
如果不是万恶的文革耽误了青春,我想沈惠中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流派。
但是,沈惠中又只是个二级演员而已。
钮秋珍是其最佳传人。
作者:
yuanbigui
时间:
2009-9-27 19:55
“ 如果不是万恶的文革耽误了青春,我想沈惠中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流派。
但是,沈惠中又只是个二级演员而已。”
由此想到沪剧的现状,惟有感慨而已!
作者:
古龙
时间:
2009-9-27 22:11
沈惠中是个用心唱戏、充满激情的演员。我赞同楼上的观点。
作者:
华雨文
时间:
2009-9-28 09:30
叶子的文字一直给我一种“客观”、“公正”的感觉,尽管有时是犀利的,但是,仍然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
喜欢看你的评论和描述。
作者:
方晟
时间:
2009-9-28 12:11
3#
古龙
我很同意古龙的观点。
作者:
秀外慧中
时间:
2009-12-30 10:55
顶下,支持沪剧名家
作者:
灏天
时间:
2009-12-31 23:29
本帖最后由 灏天 于 2009-12-31 23:31 编辑
我是“沈迷”,非常喜欢沈惠中的唱腔和表演,她在继承丁派的基础上,独树一帜,非常有特点,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沪剧院同马莉莉、陈瑜、茅善玉齐名的沪剧院四大支柱。记得那时沪剧院重要演出,几乎就是他们四个人为主的。可惜年龄问题,没能有机会更好的发展,和同样有着“金嗓子”、“沪剧味最浓”之称的王珊妹一样,过早的离开了沪剧舞台,实在可惜!
作者:
maylingsoong
时间:
2010-1-4 15:22
如果这个帖子是演员介绍的话,那么以下的这段话不应该放在一楼,而是应应该在评论中;
“ 如果不是万恶的文革耽误了青春,我想沈惠中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流派。
但是,沈惠中又只是个二级演员而已。
钮秋珍是其最佳传人。”
介绍是客观的,而带有个人情绪的评论应该 在回复中。
个人拙见,不到之处请海涵。
作者:
祥云
时间:
2010-1-27 15:39
作者:
lizhenmin
时间:
2010-1-29 09:23
沈惠中是丁是娥老师的嫡传,是从上海郊区农村招收进上海人民沪剧团,文革前曾和筱爱琴、诸惠琴饰演江姐ABC角。文革后丁是娥复出后第一部大戏《谁是被唾弃的人》中她演丁是娥扮演的林育华的前半部分。至今,对丁派的传承和发展的第一人就是沈惠中。
作者:
chen9001
时间:
2010-2-1 11:30
沈惠中老师最近收了几位学生。可喜可贺!
这是天平文化中心的干部告诉我的,电台的主持人肖亚等出席了仪式(沈是徐汇区天平街道的居民)。
作者:
上官凡岑
时间:
2011-10-24 19:24
作者:
龚山荣
时间:
2011-12-5 16:23
作者:
susanna
时间:
2013-1-15 10:59
回复
龚山荣
的帖子
我也很喜一直听他的《带血的花》,太美了!
作者:
云舒丫丫
时间:
2013-3-22 10:47
沈慧中演的《江姐》、《母子岭》印象最深~~
作者:
上官凡岑
时间:
2013-4-30 09:21
作者:
思索
时间:
2013-7-13 15:54
作者:
黄灵鸟
时间:
2013-8-15 10:27
作者:
石榴花
时间:
2013-8-23 09:01
作者:
仙人球
时间:
2013-8-23 09:36
作者:
gonghs
时间:
2013-10-3 19:00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