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我喜欢的10段赋子板 [打印本页]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09-9-22 17:05
标题: 我喜欢的10段赋子板
网友老胡发端,我是紧跟。受到启发,益发不可收拾。

赋子板是沪剧的独门利器,我曾经打过比方好比最早的饶舌歌。这也是很适合上海方言的发音特点,才滋生了这么一个板式(好像不应该说唱腔)。

跟着从时间出发分段的老和新,现在从板式上来挑选那么赋子板被我列为首位。

1,志超志超我来恭喜侬——碧落黄泉(刚刚把它作为谜底)
2,苏明读信——逃犯
3,从前有个小姑娘——鸡毛飞上天
4,具状人叶门杨氏——杨乃武与小白菜
5,女看灯
6,徐阿增出灯
7,我亲爱的孩子——年青的一代
8,我有冤啊我有仇——星星之火
9,谈判应该讲道理——史红梅
10,你不要狼披衣冠装正严——半把剪刀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09-9-22 17:22
赶紧纠正——

1,夜已深人已静——黄浦怒潮

那么,到底是把8910哪一个拿掉好呢?!
作者: 白水    时间: 2009-9-22 20:28
推荐一段赋子板:
许帼华演唱的《杨三姐告状-告状》。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09-9-22 20:47
确实是,许帼华的又一部大戏。
作者: 华雨文    时间: 2009-9-22 20:52
1.法场辩冤--《半把剪刀》(陈瑜)
2.教育虎荣--《鸡毛飞上天》(丁是娥)
3.淑英告状--《杨乃武与小白菜》(陈瑜)
4.我们姐妹一胎生--《屋檐下的白玉兰》(丁是娥)
5.馄饨赋--《陆雅臣》(小筱月珍)
6.徐阿增出灯--(沈仁伟)
7.茶叶赋--《陆雅臣》(汪秀英)
8.控诉--《星星之火》(筱爱琴)
9.谈判应该讲道理--《史红梅》(汪秀英)
10.志超读信--《碧落黄泉》(王盘声)
作者: 白水    时间: 2009-9-22 21:05
继许帼华之后平雪瑛也主演过《杨三姐告状》,很受观众欢迎的。
作者: 白水    时间: 2009-9-22 21:51
由华雯领衔主演的《红叶魂》中有一段男女对唱的【赋子板】在沪剧舞台上很少见,我是第一次看到,很吸引人的。
作者: 古龙    时间: 2009-9-22 22:23
太仓沪剧团陆英的《女看灯》,也端得厉害。
赋子板,说说也难,何况是唱。真不容易!
很喜欢听,就是舌头转不过弯来,不敢唱~~!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09-9-22 23:46
太仓沪剧团陆英的《女看灯》,也端得厉害。
赋子板,说说也难,何况是唱。真不容易!
很喜欢听,就是舌头转不过弯来,不敢唱~~!
古龙 发表于 2009-9-22 22:23

赋子板难在咬字要清楚,要会偷气。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09-9-22 23:48
继许帼华之后平雪瑛也主演过《杨三姐告状》,很受观众欢迎的。
白水 发表于 2009-9-22 21:05

平雪瑛是和徐俊配演十打谱的旦角。徐俊因此剧得红花奖。
作者: frankwyj    时间: 2009-9-23 10:10
华雨文的10段,我觉得和我同感。顶!
作者: 华雨文    时间: 2009-9-23 12:05
12# frankwyj

我们是女的,都喜欢女的比较多,哈哈。
作者: 古龙    时间: 2009-9-23 17:53
12# frankwyj

我们是女的,都喜欢女的比较多,哈哈。
华雨文 发表于 2009-9-23 12:05

我虽“老卖年糕”,但对名人名言还是记得很牢。;P
那天在座,有幸听得华小姐曾记说过一句:“我最喜欢赋子板”,今日又见华小姐发帖女口赋子板十段,如数家珍,不由敬佩。哪天听你亮一嗓子,一定为你喝彩!
作者: 剑鸣视点    时间: 2009-9-23 21:59
我喜欢的10段赋子板

(排列不分前后)

1、教育虎荣--《鸡毛飞上天》(丁是娥)
2、开祠堂--《星火燎原》(杨飞飞)
3、杨淑英告状--《杨乃武与小白菜》(石筱英)
4、志超读信--《碧落黄泉》(王盘声)
5、馄饨赋--《陆雅臣》(小筱月珍)
6、徐阿增出灯--(筱文滨)
7、女看灯--(凌爱珍)
8、控诉--《星星之火》(筱爱琴)
9、谈判应该讲道理--《史红梅》(汪秀英)
10、娘舅赋--《庵堂相会》(沈仁伟)  

       理由  不少网友都认为喜欢不需要理由,但我还是说说理由:选择每个流派创始人(或著名演员)一段流传广的赋子板。
作者: 白水    时间: 2009-9-23 23:03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09-9-23 23:08 编辑

14# 剑鸣视点


“ 我还是说说理由:选择每个流派创始人(或著名演员)一段流传广的赋子板。”
“说说理由”可以——交流体会,宣传介绍,鉴赏名段,促进提高。
作者: 上海小步    时间: 2009-9-24 01:14
本帖最后由 上海小步 于 2009-9-24 01:26 编辑
我虽“老卖年糕”,但对名人名言还是记得很牢。;P
那天在座,有幸听得华小姐曾记说过一句:“我最喜欢赋子板”,今日又见华小姐发帖女口赋子板十段,如数家珍,不由敬佩。哪天听你亮一嗓子,一定为你喝彩! ...
古龙 发表于 2009-9-23 17:53

国庆长假期间,只要华小姐有时间来莘庄,我和yiyi 准备请琴师陪华华练练唱!我们很有耳福哦~~这些唱段我很喜欢;其实专业演员平时练习唱腔时,
                         主要的也有其中几段。华华关于“十段我喜欢的赋子板”书写内容、格式很规范,欣赏!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09-9-24 01:32
14# 剑鸣视点

副总,不是我喜欢跟你抬杠。你所说的并非是理由,而是附加了一条件:就是每个候选人只限一段。
作者: 剑鸣视点    时间: 2009-9-24 01:39
14# 剑鸣视点

副总,不是我喜欢跟你抬杠。你所说的并非是理由,而是附加了一条件:就是每个候选人只限一段。
blogfeiyunpu 发表于 2009-9-24 01:32


条件不也是一种理由吗?
作者: 华雨文    时间: 2009-9-24 09:21
我虽“老卖年糕”,但对名人名言还是记得很牢。;P
那天在座,有幸听得华小姐曾记说过一句:“我最喜欢赋子板”,今日又见华小姐发帖女口赋子板十段,如数家珍,不由敬佩。哪天听你亮一嗓子,一定为你喝彩! ...
古龙 发表于 2009-9-23 17:53



那你也快点跟上来呀。
作者: 华雨文    时间: 2009-9-24 09:22
国庆长假期间,只要华小姐有时间来莘庄,我和yiyi 准备请琴师陪华华练练唱!我们很有耳福哦~~这些唱段我很喜欢;其实专业演员平时练习唱腔时,
                         主要的也有其中几段 ...
上海小步 发表于 2009-9-24 01:14


一定找时间来,哈哈,我从来没有跟琴唱过,我是自娱自乐型外加自我陶醉型。
作者: 华雨文    时间: 2009-9-24 09:25
17楼和18楼二位老师,不要抬扛啦,剑鸣只是说他喜欢的是流派创始的名段,并无不对。赵老师呢,不必较真。我说的喜欢不需要理由是对我们小朋友来说的,因为我们是单纯的,凭感觉的,直觉所驱吧。
作者: 娄江沙子    时间: 2009-9-25 21:25
唱赋子板最显功力了。歌女飘零中的赋子版、还有陈瑜的半把剪刀里的都很好的。
作者: 老钟    时间: 2009-9-27 17:23
1,女看灯(凌爱珍)
2,徐阿增出灯(沈仁伟)
3,游码头(王筱新)
4,杨淑英告状——杨乃武与小白菜(石筱英)
5,我有冤啊我有仇——星星之火(筱爱琴)
6,谈判应该讲道理——史红梅(汪秀英)
7,你不要狼披衣冠装正严——半把剪刀(陈瑜)
8,吃馄吞——陆雅臣(小筱月珍)
9,志超读信(王盘声)
10,长江滚滚向东流——朵朵红云(丁是娥)
作者: 老钟    时间: 2009-9-27 17:39
开祠堂--《星火燎原》(杨飞飞)

是的,我怎么把最喜欢的杨派忘了,那只好把第10段去了。丁老师的唱段都很好,就是从前有个小姑娘听絮了。
作者: 又见蔷薇开    时间: 2009-9-28 09:31
《女看灯》着见演员的扎实功力。前有老艺术家凌爱珍,中有向佩玲,后有王惠钧,现有青年小演员赵隽晴,不过比起前辈艺术家来,小赵的演唱还略显稚嫩,还是应该好好琢磨唱腔的节奏问题,好好学习的。以前老艺术家们创作流派段子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谱曲老师共同探讨,字斟句酌,所以演唱时给人的感觉声声入耳,回味无穷。现如今的青年演员似乎缺少了这种精神问题的探索,往往都是曲谱直接拿来照着唱就行,因此,演唱就缺乏了戏曲本身的韵味,或者说韵味略显不足。这确实也是一个令人生忧的问题。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09-9-30 05:46
条件不也是一种理由吗?
剑鸣视点 发表于 2009-9-24 01:39


不一样的。

理由是选择我喜欢的十段,为啥选这不选那;

条件是限制,不管你喜欢擅长赋子板的某人有不止一段的好喜欢,你附设先决条件只能选一不能选二。这就不是选择喜欢的理由或者有没有理由的问题。

情况完全变调了。

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

比如你问你孩子,喜欢听那些流行歌曲。你孩子一口气说了五首周杰伦三首刘德华两首小猪。你没问她为什么有啥理由来喜欢这十首,而是规定每一位她喜欢的歌手只能选一首,这样她如果只喜欢这三个歌星的话,就只能凑到三首而绝不是十首。

看出来了吗,这就是理由(从因果关系来讲是原由)和条件的区别。至于,你再要分辨出详细的定义区别可以去查找辞海。我就不剪贴了。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09-9-30 05:50
《女看灯》着见演员的扎实功力。前有老艺术家凌爱珍,中有向佩玲,后有王惠钧,现有青年小演员赵隽晴,不过比起前辈艺术家来,小赵的演唱还略显稚嫩,还是应该好好琢磨唱腔的节奏问题,好好学习的。以前老艺术家们创 ...
又见蔷薇开 发表于 2009-9-28 09:31

说得很对啊。

小赵努力程度还不够,要真正做到声情并茂。小赵长得漂亮但台风还差些。

话说回来,我是非常非常喜欢她老师的演出的。如果她文革后也活跃于舞台那也将是第一块牌子。

回想一下,当年那嗓子那演技那台风,看得我在台下心旷神怡——她真是把父母的优点都集中到了一起。
作者: 申沪老人    时间: 2009-9-30 19:21
要说《赋子板》我们沪剧还有一段很长的赋子板:〈游码头〉有好几位老演员都唱过,例如王筱新、筱文滨等。
作者: 白水    时间: 2009-10-5 23:31
沪剧赋子板《辕门赋》,近二十多年中,我只在《抢亲奇缘》中听到王盘声老师唱过……,真担心失传!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09-10-6 00:24
哪一位来罗列一下老戏中的赋子板唱段名称,先谢。
作者: 瑜音绕梁    时间: 2009-10-6 21:19
本帖最后由 瑜音绕梁 于 2009-10-6 21:22 编辑

你再不用狼披衣冠装尊严——《半把剪刀》陈瑜
作者: 申江    时间: 2009-10-9 11:09
"开祠堂"--<星火燎原>和"我本出生漁家女"--<夺印>,
这是杨飞飞六十年代唱的两段赋子板,实在赞!非常之精彩!我老欢喜的。
作者: 月上寒    时间: 2009-10-9 14:54
欣赏陈瑜滴赋子板噢~!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09-10-9 21:14
看来陈瑜那盒盒带上印刷有误。

那上面写的是装正严,当时我就纳闷。

楼上写的装尊严,这就对啦。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09-10-9 21:15
想起来了,夺印里的那段----

我本出身渔家女,
从小早死亲父亲------
作者: 平凡    时间: 2009-10-17 12:21
赋子板还有状元与乞丐一段,是陈舒萍唱的也很好听
作者: 567890    时间: 2012-3-4 12:54

作者: ABCDFG    时间: 2012-3-4 14:07

作者: roses    时间: 2012-3-4 14:45
本帖最后由 roses 于 2012-3-4 18:50 编辑

我喜欢的10段赋子板
1、游码头(王筱新)
2、徐阿增出灯--(筱文滨)
3、女看灯--(凌爱珍)
4、谈判应该讲道理--《史红梅》(汪秀英)
5、馄饨赋--《陆雅臣》(小筱月珍)
6、辕门赋《抢亲奇缘》(王盘声)
7、控诉--《星星之火》(筱爱琴)
8、杨淑英告状--《杨乃武与小白菜》(石筱英)
9、开祠堂--《星火燎原》(杨飞飞)
10、教育虎荣--《鸡毛飞上天》(丁是娥)

作者: 镀金少爷    时间: 2012-4-15 14:27
1游码头】王筱新
2徐阿增出灯】筱文滨
3谈判】汪秀英
4女看灯】凌爱珍
5辕门赋】王盘声
6开祠堂】杨飞飞
7杨淑英告状】石筱英
8教育虎荣】丁是娥
9馄饨赋】小筱月珍
10控诉】筱爱琴
作者: 又见蔷薇开    时间: 2012-4-15 16:23
老的经典赋子板唱段,如《碧落黄泉——志超读信》、《鸡毛飞上天——教育虎荣》、《女看灯》、《徐阿增出灯》(沈仁伟)、《史红梅——谈判应该讲道理》、《馄饨赋》、《杨乃武与小白菜——杨淑英告状》、《星星之火——我有冤我有仇》等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很吃功力的。特别香这些老艺术家们致敬。后来的有陈瑜的《半把剪刀——法场辨冤》、莉莉老师的《雾中人——是她们用生命掩护了我》、《风雨同龄人——你我他都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人间热土——人间热土更温馨》、《宋庆龄在上海——我对上海这片土地眷恋深》、吕贤丽老师《好人一生平安》里的最后一场赋子板、华雯老师的《红叶魂——耳边长鸣警钟声》、刘银发老师的《东方女性——大卫读信》、孙徐春的《逃犯——苏明读信》、沈惠中老师的《带血的花——读信》王珊妹老师的《零号首长》里最后一场赋子板、陈甦萍的《母亲的情怀——母亲责任大于天》等,几位老师唱来都各有千秋,有都很有艺术功底,表现了复杂的人物情感,用赋子板的形式加以描述,由快到慢,一气呵成,也是戏迷朋友们非常欣赏的。很多唱段戏迷间还经常相互交流,一直在学习。总之一句话,赋子板是沪剧艺术中的“瑰宝”,应该好好发扬,非常喜欢的!!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4-15 21:54
谢谢跟帖补充,写出大家喜欢的这个板腔唱段。

对我承诺约稿拟写很有帮助。
作者: 芦芦    时间: 2012-4-24 14:30
1.法场辩冤--《半把剪刀》(陈瑜)
2.双手扶起孩子们--《明月照母心》(陈瑜)
3.教育虎荣--《鸡毛飞上天》(丁是娥)
4.淑英告状--《杨乃武与小白菜》(石筱英)
5.我们姐妹一胎生--《屋檐下的白玉兰》(丁是娥)
6.控诉--《星星之火》(筱爱琴)
7.女看灯(王惠钧)
8.娘舅赋--《庵堂相会》(沈仁伟)  
9.志超读信--《碧落黄泉》(王盘声)
10.开祠堂--《星火燎原》(杨飞飞)

作者: 华雨文    时间: 2012-4-24 17:36
回复 芦芦 的帖子

你喜欢的,80%和我一样的嘛。
作者: 芦芦    时间: 2012-4-25 01:08
华雨文 发表于 2012-4-24 17:36
回复 芦芦 的帖子

你喜欢的,80%和我一样的嘛。


作者: 小苏州    时间: 2012-7-10 12:41
       唱赋子板最难的是在快节奏的基础上音调高、小腔多。故而,从难的角度上讲,我选:袁滨忠的《红色娘子军——启发琼花》、《年轻一代——读遗书》、孙徐春的《逃犯——苏明读信》、陈瑜的《半把剪刀——法场辩冤》、华雯的《红叶魂——耳边长鸣警钟声》等唱段。我说了,仅从难唱的角度上而已。如从其他方面上说:如韵味醇厚的有《娘舅赋》、《大出灯》、《教育虎荣》、《女看灯》(凌爱珍)等;从糯的方面上说有《志超读信》、《杨淑英告状》、《谈判》等。一己之见,且沪剧功底浅薄,只为抛砖引玉矣。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