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哪些著名演员能称得上沪剧表演艺术家? [打印本页]

作者: mjf    时间: 2009-9-17 20:54
标题: 哪些著名演员能称得上沪剧表演艺术家?
哪些著名演员能称得上沪剧表演艺术家?拿健在的来说,王盘声、杨飞飞当然是,韩玉敏算得上吗?茅善玉称得上吗?有什么标准?外面的报道有点众说不一。
作者: 叶子    时间: 2009-9-17 22:33
如今只有稍微有了点知名度,就阿狗阿猫统统被冠以“表演艺术家”,这种所谓的“艺术家”还有多少含金量?还值铜钿吗?
  现在就是演员评级拆穿了讲也无非在博弈名利,有了名,利也接踵而来了 ,其真正的含金量有多少,水分又有多少,演员、观众、剧院头头心里都有一杆秤,自己有数。
  诸惠琴、许帼华、沈惠中都只是二级演员而已,而现在朱俭已跃居一级,难道这个胖子的艺术成就已经超越了诸惠琴许帼华沈惠中了吗?我就不买这个帐。
作者: 与世无争    时间: 2009-9-17 23:13
完全同意叶子老师的观点。象沈仁伟退休时好像也是二级演员。象马莉莉,不少场合称她为著名沪剧演员,我看还是妥当的。有的场合称茅善玉,孙徐春为沪剧表演艺术家,我就觉得不习惯。
作者: 剑鸣视点    时间: 2009-9-17 23:54
我个人认为能够配得上“沪剧表演艺术家”称号的至少应该是流派的创始人,所以,对创造了流派艺术的可以称之为“沪剧表演艺术家”,其他演员还是称“著名沪剧演员”或者“沪剧演员”比较妥当。我个人在从事沪剧报道时也一直是遵循这样的“口径”。

我非常赞同“叶子”网友所说,“稍微有了点知名度,就阿狗阿猫统统被冠以‘表演艺术家’,这种所谓的‘艺术家’还有多少含金量?还值铜钿吗?”
作者: 娄江沙子    时间: 2009-9-18 07:19
我个人认为能够配得上“沪剧表演艺术家”称号的至少应该是流派的创始人,所以,对创造了流派艺术的可以称之为“沪剧表演艺术家”,其他演员还是称“著名沪剧演员”或者“沪剧演员”比较妥当。我个人在从事沪剧报道时 ...
剑鸣视点 发表于 2009-9-17 23:54

非常赞成
作者: 石库门    时间: 2009-9-18 08:36
我个人认为能够配得上“沪剧表演艺术家”称号的至少应该是流派的创始人,所以,对创造了流派艺术的可以称之为“沪剧表演艺术家”,其他演员还是称“著名沪剧演员”或者“沪剧演员”比较妥当。我个人在从事沪剧报道时 ...
剑鸣视点 发表于 2009-9-17 23:54


非常赞成剑鸣老师的意见!
作者: 华雨文    时间: 2009-9-18 09:20
这个问题吧,就是人人心里一杆称,其实不是自封的,不是考级的,而是多年的努力,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发现我们国家的一级多半是挑在政治艺术上的贡献,而不是真正在艺术领域里的水平高低的。所以本来就不要去在乎。
关于艺术家,我想人们心中个个明镜似的。
作者: 古龙    时间: 2009-9-18 09:30
流派创始人是艺术家,传人有几个?现在有没有新的流派?最多是模仿得象不象的区别。
有流不成派,有派未成流的,也算艺术家?!天地之间有杆秤,那杆秤就是百姓戏迷!
作者: 老胡    时间: 2009-9-18 11:13
我听过茅善玉的一些唱段,没有一段是有传统沪剧韵味的。

我离开上海很久了,最近才上这一网站和找些视频和音频来听,实在孤陋寡闻。

能否介绍她的唱段中有那些比较有传统沪剧韵味的。她贵为上海沪剧院院长,应该有些像样的东西吧?!
作者: 晓明    时间: 2009-9-18 11:49
我个人认为能够配得上“沪剧表演艺术家”称号的至少应该是流派的创始人,所以,对创造了流派艺术的可以称之为“沪剧表演艺术家”,其他演员还是称“著名沪剧演员”或者“沪剧演员”比较妥当。我个人在从事沪剧报道时 ...
剑鸣视点 发表于 2009-9-17 23:54

我认为剑鸣先生分析的很到位,能冠以沪剧表演艺术家的至少是流派艺术的创始人而且其创造的流派正在被发扬光大。绝对不能张三李四都来沾点边的。要不然岂不泛滥成灾了。这是一个高尚的荣誉,和目前的职称没有关系,和权势更无瓜葛。表演艺术家是人民的艺术家,他(她)永远在人民的心里。对于谁是谁不是这个问题,我想在我们各自的心里应该是泾渭分明的。
作者: 潇洒    时间: 2009-9-18 12:10
这个问题吧,就是人人心里一杆称,其实不是自封的,不是考级的,而是多年的努力,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发现我们国家的一级多半是挑在政治艺术上的贡献,而不是真正在艺术领域里的水平高低的。所以 ...
华雨文 发表于 2009-9-18 09:20

华君所言极是,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政治要求,也许过几年又是一种标准,不必太在意。
作者: 潇洒    时间: 2009-9-18 12:18
艺术家
  指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娴熟的创造技巧并从事艺术创作劳动而有一定成就的艺术工作者;既包括在艺术领域里以艺术创作作为自己专门职业的人,也包括在自己职业之外从事艺术创作的人。
    艺术家应该是具有较高思想修养和良好艺术修养的人。传大的艺术家同时也是思想家。艺术家的思想在艺术作品中是通过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这就比抽象的理论更富有生动性。艺术家对社会实践具有极大的反作用力。这种反作用力主要是通过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品来实现的。它既可能给人以心灵的安慰,也可能给人以精神的鼓舞;既可能给人以虚静恬淡,也可能给人以骚动不安;既可能使一个民族的精神稳固和加强,也可能使它解体和涣散;既可能提高一个时代的趣味,也可能败坏一个时代的趣味;既可能对一定的社会起“润滑”作用,也可能对一定的社会起“摩擦”作用。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参加艺术活动的人也将越来越多。为了适应社会不同层次、不同阶级的艺术审美需要,于是便有了所谓严肃的艺术家类型和通俗(流行)的艺术家类型之分。这种现象广泛地见之于各个艺术领域。此外,还存在着一支人数众多的艺术家类型,即民间艺术家。这一类型艺术家的存在,与民族传统、民族审美心理和趣味、民间工艺、风俗等密切相关,同是艺术家队伍中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因此,在进行美学或艺术学研究时,无论对哪种类型的艺术家都不应该忽略。
   【艺术家所要具备的条件】
  作为一个艺术家,所要具备的条件有:发达的审美感受能力、创造性的想象、丰富的情感、娴熟的艺术表现技巧和空间想象能力。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也算是一种比较正统的说法吧。
作者: 相伴申晟    时间: 2009-9-18 13:50
说的好!:handshake
作者: mjf    时间: 2009-9-18 17:40
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我是受益不浅。还是那句话:老百姓心中一杆秤啊!
作者: 叶子    时间: 2009-9-18 18:47
还有搞笑的一次,电视台某主持人竟称王明道为“著名丑角表演艺术家”,称“艺术家”嫌不够,还要加上“著名”两字,是在捣浆糊呢还是在触霉头,是不是还要到青浦福寿园去为其树一尊铜像?
作者: 雁声    时间: 2009-9-18 21:46
主持越剧大观园的吴越老师在一张星戏会的戏单上,有这样一段俏皮话:“泰斗只需长寿,流派自封自立;评奖先搞平衡,何必当真论戏;艺术家开花遍地,老剧目零落成泥....”基本概括了戏曲界的现状。
作者: 上海小弟    时间: 2009-9-19 01:16
真正的艺术家应是德艺双馨的一代宗师!是人民喜爱的,圈内圈外公认的,艺术上炉火纯青之人!!!经得起岁月检验而能长久流传不息!!!决不是靠行政包装,媒体吹捧之人。
作者: 老钟    时间: 2009-9-19 08:10
电视台某主持人竟称王明道为“著名丑角表演艺术家,不算大错。矛善玉的演唱水平是一流的,嗓音也是一级的。诸惠琴沈仁伟张杏生徐伯涛马莉莉都是一级演员的水平。韩玉敏青年时的唱腔很有特色,粉丝也很多,但后来没有巩固和发展;如袁滨忠没被迫害死,能成就韩玉敏的流派。
作者: 老钟    时间: 2009-9-19 08:14
茅善玉,不是矛善玉,她是金嗓子。
作者: zxcvbnm    时间: 2009-9-19 23:15
我认为称得上艺术家的,应该一是创流派的,二是得高望重的。关于其他的动不动被称为“艺术家”的,我还是想说,水平、造诣怎样?自有公认。
作者: 小月    时间: 2009-9-20 08:50
老艺术家 应该是有流派的 是石筱英 小筱月珍 汪秀英 施春轩 王雅琴  杨美梅 丁是娥等等的老艺术家
作者: mmf429    时间: 2009-9-20 19:23
哈哈
作者: 无锡-老李    时间: 2009-9-20 20:23
赞同楼主的说法,感谢潇洒的介绍,更拥护剑鸣老师的观奌.
作者: frankwyj    时间: 2009-9-21 10:08
4#10#11#三位老师分析得很透彻,顶!这才是人民心目中的艺术家。
作者: 老钟    时间: 2009-9-21 15:54
丁是娥 王盘声 杨飞飞 石筱英 邵滨孙 解洪元 筱爱琴 袁滨忠 赵春芳 为沪剧流派表演艺术家。
作者: 剑鸣视点    时间: 2009-9-21 16:16
丁是娥 王盘声 杨飞飞 石筱英 邵滨孙 解洪元 筱爱琴 袁滨忠 赵春芳 为沪剧流派表演艺术家。
老钟 发表于 2009-9-21 15:54


筱文滨也是“文派”创始人。
作者: 古龙    时间: 2009-9-21 16:45
17# 上海小弟
上海小弟所言极是,我们还是一起来听听邵滨孙老师生前的一段讲话吧,可能对我们有所启迪——
http://www.chinahuju.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cxM3w4ZDliYzNmMmI0NGY3YTQwYzY0ZDNiNWIyMGQzYjRiMXwxNzQ3NDM3NDYx&request=yes&_f=.mp3
作者: uuabc    时间: 2009-9-21 17:16
我听过茅善玉的一些唱段,没有一段是有传统沪剧韵味的。

我离开上海很久了,最近才上这一网站和找些视频和音频来听,实在孤陋寡闻。

能否介绍她的唱段中有那些比较有传统沪剧韵味的。她贵为上海沪剧院院长,应该有 ...
老胡 发表于 2009-9-18 11:13


对茅善玉能否称为“家”有不同的看法好像可以探讨,但“茅善玉的一些唱段,没有一段是有传统沪剧韵味的”的评价实在是有失公允,让人怀疑你到底是怎样去把握“传统沪剧”的。
作者: 剑鸣视点    时间: 2009-9-21 18:24
听了邵滨孙老师生前的一段讲话,感觉到邵滨孙老师的谦虚精神更值得钦佩。
作者: yrjyrj    时间: 2009-9-21 18:42
非常同意一些人的观点,表演艺术家不能太随意称呼。出道时间不长,唱和表演缺乏特色的是没有资格称为艺术家的。
作者: 映春成林    时间: 2009-9-22 20:58
我同意与世无争的看法.支持你
作者: 申灏    时间: 2009-9-23 18:20
最坏事体的还是那些传媒,随意拔高,乱抬轿子。我倒是对过去电台里称筱文滨为沪剧老艺人感到比较实在!
作者: 随便什么    时间: 2009-9-24 18:25
9楼老胡说的好
作者: 映春成林    时间: 2009-10-1 20:04
完全同意叶子老师的观点。象沈仁伟退休时好像也是二级演员。象马莉莉,不少场合称她为著名沪剧演员,
我看还是妥当的。有的场合称茅善玉,孙徐春为沪剧表演艺术家,我就觉得不习惯
同意这样的看法
作者: 小珠珠    时间: 2010-6-16 14:59
应该是先做好一个合格的演员再是表演人员,再是艺术家,不是年龄长一些,入行时间长一些就叫表演艺术家。
作者: feng-ye    时间: 2010-6-16 15:33
我个人认为能够配得上“沪剧表演艺术家”称号的至少应该是流派的创始人,所以,对创造了流派艺术的可以称之 ...
剑鸣视点 发表于 2009-9-17 23:54



    非常中肯。
作者: 映春成林    时间: 2010-6-16 17:10
卑人水平低微.没有发言的资本.至于好坏当然肚里明白.能者为师呀.都是我的老师.
作者: 滩簧西乡调    时间: 2010-6-16 17:24
完全同意叶子老师的观点。象沈仁伟退休时好像也是二级演员。象马莉莉,不少场合称她为著名沪剧演员,
我看 ...
映春成林 发表于 2009-10-1 20:04

其实弄个“沪剧名家”已够好的了。
关键是被称的人自己要勇于坚决抵制。
作者: 勤天    时间: 2010-6-16 17:54
回复 4# 剑鸣视点


    完全同意
作者: 勤天    时间: 2010-6-16 17:55
作为一个艺术家,所要具备的条件有:发达的审美感受能力、创造性的想象、丰富的情感、娴熟的艺术表现技巧和空间想象能力。
作者: 沈伟    时间: 2010-6-16 19:59
大家都知道这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当了将军不为士兵办实事的那算什么?我们演员的职称只是一个头衔而已,现在一级演员满天飞,难道都是真才实学吗?我认为演员是为大众服务的,你的称谓广大的戏迷朋友心知肚明,醒醒吧。
作者: 65156457    时间: 2010-6-17 18:09
恐怕茅院长为了留下一些年轻人,也不放弃名额一举两得。茅院长有头脑。
作者: 奥涤圣    时间: 2010-6-17 19: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奥涤圣    时间: 2010-6-17 19: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滩簧西乡调    时间: 2010-6-21 11:09
(转)鲜花掌声包围戏剧新人 名家担心捧杀青年演员

  文艺会堂迎春团拜会上,京剧名家关栋天聊起了一则他近日看到的广告。广告着力介绍了一个由本市京、昆、沪、越、淮、评弹、上海说唱等多个剧种青年演员参加的展演活动。他表示,广告上显示的民族戏剧后继有人的局面令人欣喜;唯一遗憾的是广告里对初出茅庐的青年演员捧得太高,将他们一概封之为“青年艺术家”,一封就是16位。
    关栋天感慨道:“加大对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为青年艺术人才搭建各种锻炼与展示的平台,是一件大好事,但切莫因此而捧杀了青年演员!”
  新人专场成秀场
  著名越剧演员赵志刚指出,近年来,上海越剧界不遗余力扶植新人,先后举办了“小蝶杯”上海越剧新人首演剧目评选演出,“越女争锋”全国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等。从去年9月至今年6月,越剧院还挑选了10位优秀青年演员,为他们举办跨年度的“越苑青春风”个人专场,每人2场总共20场演出,迄今演出业已过半。但专场也暴露出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如有的专场成了秀场,不但剧场门口摆满了祝贺花篮,剧场里还有不少戏迷挥舞荧光棒,举起灯牌,拉着“×××的骄傲”和“家乡戏迷支持你”等横幅,一些流行歌手演唱会上常见的“风景”都被搬到了扶持新人的演出现场。
  戒除虚荣是正道
  上海戏剧学院一位教授拿出了一张报纸。报载:“×日晚,逸夫舞台座无虚席,连走道上的加座也坐满了观众,‘越苑青春风’推出的×××专场气氛十分火爆,一些热心的戏迷甚至特意乘飞机来上海观看演出。但少数戏迷在最后一个折子戏演到一半时就随意走动、旁若无人地大声呼朋唤友,准备去后台献花,全然不顾自己的行为影响了别的观众,未免令人有些遗憾。”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还举例批评,有一位挺有才气的青年演员,在自己的个人专场发挥出色,但对别人的专场敷衍了事,不但多处脱板、吃螺丝,还老是忘词看字幕。这位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越剧新人要发扬戏曲的“一棵菜精神”,不能务虚名、图虚荣,更不要把精力浪费在组织所谓的“拉拉队”和“别苗头”上。
  且慢称“家”真爱护
  淮剧名家何双林对节目主持人在串联稿中的溢美之辞和过头评价特别反感。一位刚学了一点基本身段与动作的青年越剧演员就被评价为“能文能武、文武兼备,极具舞台驾驭力与感染力”;一位青年沪剧演员刚塑造了几个角色就被称赞“个性鲜明,情态各异,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一位下社区演出的青年评弹演员甚至还被介绍成“著名表演艺术家”……何双林希望社会各界和观众朋友真诚爱护青年演员,对他(她)们且慢称“家”。他指出,如今被骂杀的少,被捧杀的却多。他批评有些所谓评论家,不讲批评的标准和原则,一味吹捧;有些演出商只关心市场票房,一味商业化炒作,而这种不负责任的炒作传递给青年演员的是错误的信息,还有一些所谓的“排名榜”,实质上是“分裂榜”、“捧杀榜”。
作者: 沪灵灵    时间: 2010-6-23 21:59
叶子先生的评论,真的大快人心出了口恶气,现在的沪剧像什么沪剧,听了都反胃,让他们去自封艺术家吧,这个茅院长再做下去,沪剧也到寿终正寝的时候了.
作者: 沪灵灵    时间: 2010-6-23 22:09
说陈苏萍的唱腔已经自为一派谓陈派,真的是胡说八道,流派是这么好派的吗?
作者: 剑鸣视点    时间: 2010-6-24 00:07
(转)鲜花掌声包围戏剧新人 名家担心捧杀青年演员

  文艺会堂迎春团拜会上,京剧名家关栋天聊起了一则 ...
滩簧西乡调 发表于 2010-6-21 11:09


“如今被骂杀的少,被捧杀的却多” “新星”改为“新人”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啊!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0-6-24 06:02
我个人认为能够配得上“沪剧表演艺术家”称号的至少应该是流派的创始人,所以,对创造了流派艺术的可以称之 ...
剑鸣视点 发表于 2009-9-17 23:54



    这个标准是反映了广大观众心愿的----大家心里有杆秤。

不过现在上越已经推出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五朵梅花了,同样引起越迷一阵惊呼。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0-6-24 06:08
本帖最后由 blogfeiyunpu 于 2010-6-24 06:12 编辑
如今只有稍微有了点知名度,就阿狗阿猫统统被冠以“表演艺术家”,这种所谓的“艺术家”还有多少含金量?还 ...
叶子 发表于 2009-9-17 22:33



    叶子不用动肝火。

时代不同了,各人命运也不一样。

比如,以前的杀关管对象如果逃到台湾改革开放后回来投资那就是座上客而非阶下囚了。

此一时彼一时。要比只能在同时代人里面比。

就高校来讲,也是一样。以前评职称多难,现在博导遍地开花。

如果你来美国看看就知道美国的博士有多少水平。

或许这还扯远了,那末请来看最新我转贴两篇红楼文字-----那是硕士论文哦。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0-6-24 06:10
本帖最后由 blogfeiyunpu 于 2010-6-24 06:12 编辑
华君所言极是,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政治要求,也许过几年又是一种标准,不必太在意。 ...
潇洒 发表于 2009-9-18 12:10



    和潇洒再商榷一下。对评职称的个人来讲还是必须在意的----牵涉到各方面的得益,比如工资就是等级区分。
作者: 观光团    时间: 2010-6-25 18:45
本帖最后由 chen9001 于 2010-6-26 11:45 编辑

回复 2# 叶子


    说得好,顶了。现在的问题是:1媒体瞎搞,2艺术领域的职称评定是上面给名额的所以职称根本代表不了其艺术水平。您所举之例就是很好的佐证
作者: feng-ye    时间: 2010-6-25 19:42
回复 19# 老钟


    说茅院长是金嗓子,哪能及得着马莉莉老师呢!
作者: 叶子    时间: 2010-6-26 12:58
本帖最后由 叶子 于 2010-6-26 13:01 编辑
回复  叶子


    说得好,顶了。现在的问题是:1媒体瞎搞,2艺术领域的职称评定是上面给名额的所以职称根 ...
观光团 发表于 2010-6-25 18:45

职称评定有名额,让人联想到当年毛先生领导的反右斗争时也有上面下达的名额指标,只要领导看中了谁,就送他一顶右派帽子戴戴。
与演员评级所不同的是,一个把人打入地狱,一个把人捧上了天,其核心其本质是相同的,即长官意志也。沪剧新流派陈派不也是政府册封的吗?如果茅院长们喜欢高兴,报批政府,说不定沪剧院不久也会冒出个“朱派”来,大家准备好祝贺吧。
作者: 沪剧新迷    时间: 2010-12-3 16:55
同意叶子观奌
作者: 映春成林    时间: 2010-12-3 17:11
茅善玉,能算表现艺术家吗?他的唱腔也自成一派了呀.我看他老师不如她也.
作者: ffdsdwe    时间: 2012-12-27 19:09
讲的好啊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