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美哉,“文化上海云”! [打印本页]
作者: huangjianhua 时间: 2016-3-30 15:20
标题: 美哉,“文化上海云”!
本帖最后由 剑鸣视点 于 2016-4-1 19:39 编辑
本周一《人民日报》第9版刊登了报道《上海市民文化节推出文化公共云》,读后令人振奋。赶紧回家打开电脑上“文化上海云”官网,内容果真比前一时期大大地丰富了。全市780多家市级、区县、街道乡镇三级的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服务中心,从3月26日起正式通过互联网整合在一起。今后沪剧迷要了解演出活动地址电话等信息,再也不要辛苦戴老师劳心劳力地去奔走、去抄录、去发“信息一览”帖啦!
事实上,虽然我们早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上海市政府也早就制定了“文化上海”的大目标,不少文化场馆都免费发放各种文化信息资料,但长期以来就因为缺少一个“联”字,现实不如人意!例如你想看沪剧,信息怎么获得呢?年轻一点的当然可以上网,网上也确实能搜到“上海市社区文化设施平台”、“东方宣教”等内容,但内容有的还停留在几年前,有的是供各文化服务中心用的;要想了解近期的、特定场馆的演出详情,对不起,往往没有。年纪大一点的,多数靠口口相传。我除了听戏迷爷叔、戏迷阿姨的热心推介以外,还比较留心报纸上、文化中心门口的海报。眼看心记,一定要记得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到时候要是错过了,就太遗憾了。淮海街道文化中心办公室的老师很好,有时去看戏,她会把上面发下来的《季度活动全表》赠送一本给我们。有时估摸着某月可能会有感兴趣的演出,我就打电话去咨询,或者干脆在月末月初乘车过去抄一下演出一览表。可是那么多地方,你能打听得过来吗?有时,事后才听到戏迷们绘声绘色地介绍某场演出有多么精彩,也只好过过耳瘾了。2014年有一天,三林文化中心大门上有一则浦东彩芳沪剧团将在哪儿演出的信息,看后牢记在心。没过几天,在别处看到说改地方了。到那天过去一看,人影全无,看门师傅也说不知改到哪里了。后来偶然听说东明文化中心三楼剧场8月1日将有彩芳沪剧团的演出,到那里才知道其实就是原定的那场演出。那天的折子戏,非常精彩,可惜场内观众不满三分之一。我就想,不管是哪个文化中心主管的,你原来在哪里通知的,改了时间和地方,为什么不在原先通知的地方再更新一下、或者用走字屏再公布一下呢?凡此种种,其实就是信息不通造成的烦恼。
再往深里想,文化的传播,和文化的受众,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两个侧面。没有广大的受众,文化能传播好吗?拿我看到的演员来说,都是非常敬业的,不管观众多与少,都很投入、都很认真。有一次文化中心演杂技、综艺,观众只有十来个,演员照样使出浑身解数。但是观众太少,能有很好的互动吗?文化中心不重视“广而告之”,最多就是月度一览表上写一句“资源配送”,有时根本就不写。如果那时有“云”,想看者就会从四方赶来!这里想借用网易的一句宣传口号:网络,“网聚人的力量”!
近日读报读到一句话,叫做“活着的历史是文化,逝去的文化是历史。”如果想看戏的人都要靠口口相传来了解信息,如果文化的传播长期无法伴随着一个庞大的文化受众群体,总有一天,我们的许多文化遗产恐怕是要进历史陈列馆了(至少也会变成少数人的自娱自乐吧)。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上海云”的正式上线,是全体上海市民的福音。云蒸霞蔚,才是一片灿烂的天空!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6-3-30 17:10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6-3-31 13:36 编辑
打开电脑网页或者手机APP,上海各个区县最近一周的公共文化活动便图文并茂地呈现在公众面前,想要免费观看沪剧专场演出,或是参加爵士乐鉴赏,只要点击预订就可以申请,而更多的亲子阅读、电影观赏等活动无需预订就可以参加。
首页--文化云 http://www.wenhuayun.cn/frontIndex/index.do
(, 下载次数: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