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诸惠琴
[打印本页]
作者:
雁声
时间:
2009-3-3 21:38
标题:
诸惠琴
本帖最后由 雁声 于 2010-11-21 22:53 编辑
上海市嘉定县人,1938年生。她从小酷爱沪剧,积极参加农村业余演出活动;1956年被选拔进上海市人民沪剧团作随团学员。在丁是娥、石筱英、筱爱琴等师长的悉心传授下,艺事日进,先后在《星星之火》中扮演高小妹、《芦荡火种》中扮演小凌、《红色宣传员》中的李善子、《江姐》中的江姐等角色,得到广大观众首肯。她在《江姐》中演唱的“红梅赞”和在《芦荡火种》中演唱的“芦苇疗养院”,优美动听,广为传唱。
文革以后,她又在《金绣娘》中成功塑造了地下党交通员金绣娘的形象,并在《大雷雨》里饰演主角刘若兰,由此她的艺术成就达到顶峰。此外,她还在《星星之火》中扮演了杨桂英、《芦荡火种》中扮演了阿庆嫂、《离婚记》中扮演梁素珍、《雷雨》中扮演鲁妈、《昨夜情》中扮演周敏珍、《陆雅臣卖娘子》中扮演岳母等。她还在《清风歌》、《月朦胧,鸟朦胧》、《野马》、《明月照母心》等剧中担任配角。在滑稽电影《阿混新传》中客串扮演杜大男(阿混的姐姐)一角。
诸惠琴努力学习和继承前辈艺术家的演技,又根据自身条件加以丰富。她的表演自然无华,感情丰满;唱腔质朴纯真,情深意切,具有较浓郁的沪剧韵味。
她是1988年沪剧中年演员声屏大赛的“十佳”演员之一。
诸惠琴因病于1998年逝世,使广大喜爱她的观众痛惜不已。
作者:
tiansangcaihong
时间:
2009-5-30 07:41
好怀念诸惠琴前辈艺术家的演技和艺德
作者:
镀金少爷
时间:
2009-5-30 11:24
喜欢诸惠琴的演唱和表演。朴实真诚,乡土气息浓郁,【金秀娘】【大雷雨】里的人物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怀念诸惠琴老师,。我们不会忘记这些优秀沪剧演员,为沪剧事业做出的贡献。
作者:
梧桐叶落
时间:
2009-6-15 07:37
喜欢诸惠琴老师<金绣娘>中的经典唱段<饮水思源不忘本>.
作者:
玉树临风
时间:
2009-6-15 11:48
怀念诸惠琴老师的表演和唱腔。
作者:
沪咪
时间:
2009-6-19 14:46
沪剧界少了一个优秀人才, 好可惜啊。
作者:
雁声
时间:
2009-6-19 16:34
标题:
[转贴]怀念沪剧名家诸惠琴
《金绣娘》、《大雷雨》乃是沪剧经典作品,均由沪剧名家石筱英、诸惠琴、徐伯涛主演。《金绣娘》讲的是地下交通员金绣娘和当地群众舍身忘死掩护新四军,歌颂军民鱼水情的故事;《大雷雨》是一出婆婆诬陷媳妇导致媳妇儿子双双走上绝路的悲剧。这拍摄在80年代的沪剧作品是我收藏的戏曲光盘中最珍爱的两出,虽然只是在一月前才购买,但我已足足欣赏了十遍,因为我迷上了诸惠琴,她那娴熟的表演、朴素的唱腔深深吸引了我。
看着剧中40来岁的金绣娘和刘若兰,我哪知道她已是一颗逝去的沪剧明星。
当我在网络上寻找诸惠琴资料时,当我看到“1998年因患癌症去世”,我猛的一惊,她去世啦?她去世啦?一个个问题涌入我的脑海。怎么60岁就走了呢?
诸惠琴,沪剧著名演员,上海人,1938年生,自幼酷爱沪剧, 1956年被选拔进上海人民沪剧团作随团学员,在丁是娥、石筱英、筱爱琴等师长悉心传授下,艺事日进,先后在《星星之火》、《芦荡火种》、《红色宣传员》、《江姐》等剧目中扮演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受到观众好评。新时期以来,她又先后主演《金绣娘》、《逃犯》、《大雷雨》、《雷雨》等剧目,艺术上有新的突破,她的表演自然细腻,感情丰富,唱腔质朴纯真,情真意切,具有较浓的沪剧韵味。1998年因患癌症去世。
《金绣娘》是诸惠琴在文革后重返舞台的第一出戏,那“绷架边的奴隶苦难长”、“精心绣,飞针走线”等唱腔,让我痴痴的迷恋;当她为了不让“石板鸭”发现新四军割腕时的表演,让我为之哭泣。
1980年上海沪剧院二团重排了沪剧经典《大雷雨》,诸惠琴在剧中主演刘若兰一角。我最痴迷剧中“花园会”和“茫茫大地难容身”两段。沪剧“西装旗袍戏”中的“花园会”场景比比皆是,但是《大雷雨》中的花园会却堪称最沉痛、最凄凉的一场。刘若兰的表弟梁世英到马家看望新婚燕尔的表姐,他们是曾经的恋人,因为梁家嫌弃刘家家境一般没有同意这门亲事,后来刘若兰嫁给了马惠卿,梁世英受此打击而身染陈疴,他自觉这次来看望表姐就是见表姐的最后一面,两人见面无言,直到眼见天色将暗,相聚时间无几,梁才吐露心声,若兰试图安慰她,却又知道安慰又有何用,最后只有泪下千行。1988年诸惠琴与沈仁伟参加了沪剧中年演员大奖赛,以“花园会”一出比赛,二人双双获得“十佳演员”称号,也被拍摄了下来,今天再次欣赏时,两位演员都比早期的录像看起来苍老了一些,但是他们的演出依然真挚感人,演唱十分投入,动情处,泪流满面。最后一场,若兰在婆婆的诬陷之词中独自狂奔在暴雨中,唱了一大段独叹“茫茫大地难容身”婉转凄凉、如泣如诉的演唱催人泪下。这一大段的独叹,凄切动人,突出了人物性格,令人动容,给人振憾,为全剧的悲剧基调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两段百看不厌,着实为难得的经典。
《芦荡火种》,也是一出沪剧全明星经典之作,剧中卫生员一角就是由诸惠琴首演,那一曲夜夜游曲调的“芦苇疗养院,一片好风光”的唱段就出自她的口,后来被沪剧演员和戏迷广为传唱,可是有多少戏迷知道这段是出自诸惠琴之口呢?
现在她走了,她并不老,艺术上还有相当的发展空间,也许还能攀登另一个艺术高峰,甚至可以创造自己的流派,还能给喜欢她的观众献上更丰富的艺术大餐,然而她走了,病魔带走了她,她累了吗?没有,干嘛这么早的走了呢?
如果她还在世,沪剧舞台将会更璀璨;如果她还在世,她定会塑造出更动人的形象;如果她还在世,她会让更多的戏迷为之倾倒;如果她还在世,她定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接班人;如果她还在世,沪剧流派将会更加丰富多彩,然而她……。
她的音容笑貌叫我难以忘怀,她的优美唱腔让我留恋忘返,她的舞台形象使我频频想起。我不想再去寻找她晚年的资料,我不想看到她痛苦的表情,我只知道他就是金绣娘,她就是刘若兰,她就是她们的化身,她只有40来岁,她没有老去,她还在,还在……
听说好多戏迷还在学的的唱腔,好多戏迷更不知道她已离去。
她的艺术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因为我才接近她,我才接近她却已被她深深的吸引。今天,我冒然写下来这篇纪念文章,深深怀念英年早逝的沪剧名家诸惠琴。
让我称呼您一声“老师”吧!老师,我会永远怀念您,永远,永远!
2009年4月24日
原文地址:
http://aiyueqiuhaitang.blog.sohu.com/116139257.html
作者:
雁声
时间:
2009-6-19 16:35
上文作者网名:爱越秋海棠
作者:
老钟
时间:
2009-8-16 10:41
诸老师唱得很好,有特色,怀念。
作者:
lizhenmin
时间:
2010-1-14 13:15
怀念诸惠琴老师,她是从农村抽调到人民沪剧团的,丁是娥、石筱英都爱称她“阿惠”,文革前就已经入党,八十年代正式拜石筱英为师,。她自幼喜爱沪剧,从郊区踏车往市区送菜途中,常常一路踏来一路唱,文革后在上海沪剧团推出的大型剧目如《金绣娘》、《大雷雨》、《芦荡火种》、《星星之火》、《雷雨》中担任主角,还曾经在青年队为茅善玉、徐俊配戏如《野马》中的陈培新的母亲等,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编辑的第一个中年沪剧演员唱腔专辑的就是介绍诸惠琴的唱腔,她是一位深受沪剧观众喜爱的沪剧演员。她退休不久因病去世十分可惜,当时,参加追悼会的不但有沪剧界人士,还有徐俊、倪幸佳等暂离舞台的沪剧演员,滑稽界的演员,是沪剧院金书记致的悼词,他的儿子致的答谢词。
作者:
xsx1688
时间:
2010-1-14 14:43
本帖最后由 xsx1688 于 2010-1-14 14:48 编辑
诸惠琴老师不仅表演好,唱腔动听,《大雷雨》里饰演主角刘若兰,她的艺术成就达到顶峰,“忆君”叫人百听不厌;而且她为人相当和善、谦虚,我亲眼目睹曹冰梅老师演《庵堂相会》金秀英,在演出前化装,她们俩亲切交谈的场景,正是这出《庵堂相会》(曹冰梅、沈仁伟主演)我喜欢上了沪剧,那年我不到16岁,算来已有32年了,当时我记得杨妙康老师好象身体不舒服,曹冰梅老师在关心他,感觉他们在恋爱,很般配的一对,以后他们真的成了夫妻,是不是我开窍的很早啊?
我看《大雷雨》是在81或82年(记不清了)的3月8日(三八妇女节)下午,在大众剧场,是单位包场,我等到退票进去看的,是诸惠琴、徐伯涛、石筱英主演的,终生难忘,看完演出回学校拿书包,我的学校就在八仙桥龙门路附近,离大众剧场很近,那时侯我常去大众剧场(已拆除,现在的兰生影剧院那里)、延安剧场(现在的共舞台)看沪剧,《大雷雨》里有我最喜欢的诸惠琴、王珊妹、李仲英等老师……
作者:
雄鹰
时间:
2010-1-22 13:50
作者:
小精灵
时间:
2010-1-22 14:19
作者:
mjj1223
时间:
2010-1-27 13:15
诸惠琴老师应是嘉定县长征乡人,现属普陀区。深切怀念 诸惠琴老师。
作者:
祥云
时间:
2010-1-27 15:21
作者:
恬静
时间:
2010-2-4 11:19
作者:
心声
时间:
2010-2-4 12:08
作者:
绿叶
时间:
2010-2-4 13:35
作者:
无舵之舟
时间:
2010-2-4 14:33
作者:
无舵之舟
时间:
2010-2-4 14:38
作者:
冯国跃
时间:
2010-6-4 19:51
我很想念诸惠琴老师!诸老师您在哪里还好吗?!希望您能保佑沪剧!!!
作者:
秋海棠
时间:
2010-7-18 12:05
回复
7#
雁声
就是我写的啊
作者:
绿叶长青
时间:
2010-7-18 20:59
怀念诸惠琴
作者:
雁声
时间:
2010-7-19 21:34
回复
22#
秋海棠
我在7楼注明了文章的出处链接地址,在8楼注明了作者是你啊。
作者:
hhy60
时间:
2010-7-27 16:21
诸惠琴的艺术水平和诚朴低调的为人,当是沪剧界女演员的楷模,无人可及,口碑胜过"级别"!
作者:
feng-ye
时间:
2010-7-29 19:13
作者:
秋海棠
时间:
2010-9-7 15:46
我建的诸慧琴老师的百度贴吧
http://tieba.baidu.com/f?kw=%E8% ... search&ie=utf-8
作者:
隐者
时间:
2010-10-5 22:00
从小就听我阿爸说诸慧琴唱得如何如何好,反正在他心目中,诸是唱沪剧最好的女演员,甚至超越石筱英、丁是娥等老一辈的。他最喜欢听《大雷雨》了。在我看来,诸慧琴版本的《大雷雨》确实是经典之作,不但主角优秀,连配角也有石筱英这样优秀的老艺术家。以后不太可能被超越了。
诸慧琴老师的早逝对沪剧和戏迷来说是很大的损失,很令人扼腕。我这样的小字辈没机会亲眼观看诸老师的现场演出,只能看影像和听音频来怀念她了。
楼上有人说诸老师是“嘉定县长征乡人,现属普陀区”,不过我以前看过她的简介上写是上海县人。我印象里上海县已于90年代初并入闵行区了,现在莘庄春申路那里就是过去的上海县。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的。
诸老师后来居住的地方应是普陀区的石泉地区。
作者:
雀鸣轩
时间:
2010-11-14 15:21
诸惠琴进人沪时,是上海市加定县长征乡真北村人。
作者:
雀鸣轩
时间:
2010-11-14 15:30
现在就是普陀区长征镇真北村,她兄弟还住在那,普陀石泉是婚后住处。
作者:
小荷花
时间:
2010-12-1 20:20
谢谢上传!诸惠琴的唱腔我很欣赏!特别是 《大雷雨和《金绣娘》非常好听!
作者:
zyh
时间:
2011-1-4 13:50
作者:
中艺1948
时间:
2011-1-4 15:37
深切怀念您“阿惠姐”!您的艺术、为人、戏徳,令人尊敬!
作者:
蔡兄
时间:
2011-2-11 22:39
一束鲜花祭奠先人!
作者:
上官凡岑
时间:
2011-2-12 09:42
ding
作者:
frankwyj
时间:
2011-12-3 14:16
遗憾!可惜。谢谢版主上传
作者:
龚山荣
时间:
2011-12-5 16:09
怀念
作者:
567890
时间:
2012-2-10 18:57
作者:
璐璐
时间:
2012-2-10 20:12
作者:
瑞雪
时间:
2012-6-30 21:29
刘若兰、金秀娘深入人心。
作者:
阿杜
时间:
2012-7-1 07:06
深切怀念诸惠琴,她的金绣娘、刘若兰、小凌等艺术形象和唱腔将长久流传。她走得太早,遗憾哪!
作者:
婉君
时间:
2012-7-1 07:28
作者:
天意1215
时间:
2012-8-29 23:38
最喜欢《饮水思源不忘本》《忆君》《天昏昏》这三只段子
作者:
easonfeng
时间:
2012-8-30 01:28
很喜欢的一位沪剧演员。真的太可惜了,不该那么早就离开这世界。一地叹息
作者:
孙梅
时间:
2012-8-30 06:59
作者:
lee1126
时间:
2012-8-30 08:53
作者:
zyh
时间:
2012-8-30 13:50
作者:
德伟
时间:
2012-8-30 13:52
深切怀念 诸惠琴老师。
作者:
鸣鸣
时间:
2012-8-30 15:10
深切缅怀诸惠琴老师!
作者:
qhj421
时间:
2012-8-30 17:07
什么病啊?心脏病?
作者:
我名阿蔡
时间:
2012-8-30 18:45
深切怀念 诸惠琴老师。
作者:
仙人球
时间:
2012-9-14 15:19
怀念。
作者:
ffdsdwe
时间:
2012-12-16 20:19
好人啊去了太早啊
作者:
ffdsdwe
时间:
2012-12-24 19:53
永远的怀念
作者:
ffdsdwe
时间:
2012-12-24 19:54
作者:
申申
时间:
2013-1-9 01:35
作者:
13761103973
时间:
2013-1-9 20:34
作者:
jiaqiang
时间:
2013-1-28 20:59
诸惠琴老师的《大雷雨》经常听,喜欢听啊。深切怀念诸惠琴老师。
作者:
云舒丫丫
时间:
2013-3-22 10:49
看过诸惠琴老师的《大雷雨》、《金绣娘》~~
作者:
骏良
时间:
2013-3-25 14:23
诸惠琴老师出道较早,声名早在外,成就也早有,但她本人十分低调。清明节在眼前,让我们深切怀念诸惠琴老师吧!
作者:
金丝鸟321
时间:
2013-3-25 16:44
怀念诸惠琴老师!她的唱腔很好听的:象大雷雨中若兰我经常听、反复听真是百听不厌!
作者:
ffdsdwe
时间:
2013-3-25 19:15
作者:
上海沪哥
时间:
2013-3-25 22:27
作者:
上官凡岑
时间:
2013-4-30 08:54
很有特色的嗓音,朴实真切的表演。金绣娘大雷雨都是吴斌老师作曲,近日在川沙文联排练孙彩芳沪剧交响音乐会时,我又见到吴老师,对阿惠仍深深缅怀。
作者:
月影
时间:
2013-4-30 12:03
作者:
黄灵鸟
时间:
2013-8-15 10:46
作者:
石榴花
时间:
2013-8-23 08:56
作者:
ffdsdwe
时间:
2013-9-15 20:03
作者:
wesgu
时间:
2013-10-1 19:29
怀念英年早逝的沪剧名家诸惠琴
作者:
老袁
时间:
2013-10-1 19:50
作者:
gonghs
时间:
2013-10-3 18:28
可惜了!
作者:
炳伊
时间:
2013-10-3 19:56
诸惠琴老师为沪剧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大雷雨》中的表演更是深入人心,其唱段为沪剧迷广为传唱,人们永远怀念她!
作者:
思索
时间:
2013-10-8 15:22
深深的怀念!
88年声屏大赛"十佳"缺其.
作者:
叮铛铃
时间:
2013-10-20 22:17
作者:
龚山荣
时间:
2013-11-5 16:39
谢谢上传!
作者:
留玉米
时间:
2014-4-9 07:23
谢谢上传 深切怀念
作者:
13042112965
时间:
2014-7-13 11:20
看她的演出,就一个真字,全身心的投入,太累了,观众享受了,她累倒了,怀念如此敬业的演员!
作者:
zxhanmimi
时间:
2014-7-20 22:24
谢谢老师上传!
作者:
茉莉飘香
时间:
2014-7-21 09:02
谢谢老师上传!诸惠琴老师的唱腔和演技都属一流的!可惜走了太早。怀念她!
作者:
申曲迷
时间:
2014-8-19 12:04
永远怀念诸惠琴老师!她为沪剧作出贡献!
作者:
qianguoro
时间:
2015-3-2 08:22
喜欢谢谢上传
作者:
lianghuihua
时间:
2016-8-26 23:50
怀念名家诸惠琴老师!
作者:
青浦本地人
时间:
2023-6-9 15:19
怀念诸惠琴老师!经典名剧留世传!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