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再谈《敦煌女儿》,再谈剧本的重要!
[打印本页]
作者:
gonghs
时间:
2014-3-9 10:28
标题:
再谈《敦煌女儿》,再谈剧本的重要!
三八妇女节,正好有三部妇女题材的沪剧大戏上演:《挑山·女人》、《小巷总理》和《敦煌女儿》。戏里的一号主角是当今沪剧界最有名气的三位女演员:按戏的程序分别是华雯、陈甦萍和茅善玉。《挑山女人》和《小巷总理》非常成功,我已评论过了。由沪剧院推出、茅院长亲自主演的《敦煌女儿》实力最强,效果却不及其它两部戏。平心而论,沪剧院为了此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几次修改剧本,聘请著名导演、舞美服装师,实地拜访樊院长,考察敦煌体验生活。做过几次试演,我都看了。昨天,我看了电视播放的,不知是否最新版的。我仍认为感染力不够。
题材不能说不好。敦煌研究是重要的。但对普通大众来说,不大了解,不大熟悉。他们不明白几代人为什么愿为石窟中的画和塑像,抛弃好的物质生活,到艰苦的荒漠来奉献毕生;为什么要守护而不准开发;为什么不许让旅游者来参观---等等等等。就是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也不太明白。我看戏的时候总不能和剧中人共鸣,感动不起来。剧中带有佛理的场面和唱词比较难懂。精彩的唱腔也不多。主要是观众如不被打动,戏怎能成功?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剧本抓不住观众,任凭你再使劲也不行。剧本一定要接地气,要为大家所关心的,熟悉的才好。沪剧的优势是现代戏,现代戏也要精选适当的题材才是。
作者:
沪剧吧老迷
时间:
2014-3-9 16:36
非常赞同老师您的评论和观点!
作者:
留玉米
时间:
2014-3-9 17:42
看了一遍
作者:
娄江沙子
时间:
2014-3-9 19:41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作者:
龚山荣
时间:
2014-3-10 09:00
谢谢上传!
作者:
517838318@qq.co
时间:
2014-3-10 10:17
看茅院已经拼命在演了,看的人也觉得吃力来!剧本没东西,而是让演员去“演”戏,这是一个根基的问题!不能引起共鸣是自然的。沪剧院是龙头老大,茅院在挑选剧本上得慎之又慎!
作者:
黄英绮
时间:
2014-3-10 10:53
龚老师言之有理!此问题应该引起沪剧院领导和编创人员的深思与高度重视,莫让剧本创作的软肋影响到沪剧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与感染力,影响到沪剧改革的前进步伐!
作者:
山清水秀366
时间:
2014-3-12 19:55
龚老师对此三出戏的评论表示赞同,剧本造人,而非人造剧本!
作者:
仙人球
时间:
2014-3-13 08:53
就沪剧而言,这部戏的剧本肯定是不成功的。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