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参加第564期“黄永生大家唱”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huangjianhua 时间: 2013-12-5 19:25
标题: 参加第564期“黄永生大家唱”有感
12月2日是上海说唱表演艺术家黄永生的八十诞辰。黄老师生前最后一次登台表演,是在第547期“黄永生大家唱”压轴演唱了《金陵塔》和 《新上海一日游》两个段子。如今“大家唱”仍在继续,12月1日的第564期就是纪念这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的专场。
龚伯康、连彬尧等众多弟子一一登台,向老师像深深鞠躬之后,演唱了《金陵塔》、《热心人》、《唱水》等老师的名段。方艳华、刘福生等同行也赶过来,亮嗓演唱了《几段滑稽曲调》、《热心人》等段子。“娘舅”李九松也表达了对同是属狗的老友的怀念和对观众的牵挂之情。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观众济济一堂,喝彩声不断。黄老师的儿子则代表家属向大家表示了诚挚的感谢。(以下附上一些图片和音频)
看到这一切,感慨良多。记得九十年代初,自己曾用新购的录音机录下过《八鸡宴》、《高价姑娘》等段子反复欣赏,欲罢不能。几年前,有幸两次在虹口区某街道的迎春联谊会上近距离聆听过老先生的演唱,他都身穿红色西装,七十多岁的人,口齿“霎霎清”,中气十足,将99座“山”从头唱到尾,再快速地从尾倒唱到头。他的上海说唱,针砭时事,贴近生活,风趣幽默,急徐有致,一气呵成,善用方言,揉入戏曲,技巧可谓炉火纯青,可以说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百听不厌,老少咸宜。甚至连观众当场出题时,都能现编现唱,而且妙趣横生(《临床检查记》)。这就是黄老师的艺术魅力!
中国曲艺南北两大体系,至今在某些方面仍有着观点上的分歧。然而对于黄老师,却是众口一词,没有人不由衷地敬佩。这里除了他的艺术魅力之外,还缘于他极其鲜明的人格魅力。8月8日追悼会那天,气温高达40度,汗水边揩边冒,人们仍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要送他最后一程。我看到他老人家静静地躺在鲜花丛中,面容饱满,宛若酣睡。是啊,他太疲劳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做过两次搭桥手术,在盛夏酷暑之中一会儿赶到南翔参加“大家唱”,一会儿又赶到徐家汇参加“大家唱”;创立上海说唱几十年下来了,还在潜心研究表演,不断推出新段子;为了克服记忆力的日渐衰退,每天都要把经典段子反反复复地练;为了不使说唱事业后继乏人,开办艺校、带教弟子,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联想到前段时间由黄士英老师的学生们发起的悼念恩师系列活动(包括组织专场演出、写文章、编唱词等),反响强烈,两位黄老师在演戏与做人方面有着太多太多的相似之处。我在想,如果他们离开舞台之后,东挂一个名,西挂一个职,也完全可以优哉游哉、无需如此辛苦,收入也定然不少。但是他们心里装得满满的,永远是自己钟爱的事业、是视为衣食父母的观众、是对艺术的不断追求,唯独没有他们自己。这是何等高尚的一种精神境界!在日渐浮躁的当今社会里,又显得何等的可贵!
这样的人,我想应该用臧克家的两句诗来描述他们——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 下载次数: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