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编点新戏演演
[打印本页]
作者:
gonghs
时间:
2013-10-2 10:01
标题:
编点新戏演演
节日期间沪剧演出蛮闹猛,剧目偏少。看,那位网友晒出的沪剧戏单节目多么丰富!及时结合社会新闻热点编戏,是过去沪剧的特色。近年来少了。当然,最近《红叶魂》、《挑山女人》还是大受欢迎的。
当下影视界冲斥着所谓青春励志剧,靓男俊女,一方是富二代,财大气粗;另一方长得漂亮,有志向,欲攀附,善心计。结果,珠玉联姻,事业、爱情双赢。剧中香车豪宅、服饰场景,极尽奢华,超过西方。目前市场竞争剧烈,就业生存不易,这样的戏误导青年去做白日梦,影响不好。
如今富二代、官二代的品德是大众关注的热点。不久前宣判演艺圈子弟犯罪的新闻提出了严肃的问题:社会和父母怎样教育下一代,他们自己怎样端正品行,不靠老,不炫富,不堕落。
过去,这种题材会很快改编成戏,既卖座又有教育意义。不知沪剧编剧有没有动过这根经!
作者:
叮铛铃
时间:
2013-10-2 10:04
作者:
lee1126
时间:
2013-10-2 11:08
作者:
龚山荣
时间:
2013-10-2 16:43
作者:
gonghs
时间:
2013-10-2 18:30
从学习传统戏的目的出发,沪剧院青年团学《大雷雨》、《阿必大》、《啼笑因缘》无可厚非。因年轻,对旧时代了解不容易,就是演童阿男、林媛媛也较难入戏。如能排演当今教育富二代的新戏,他们演年轻人必然发挥优势,卖相好,把握人物准,戏好看,还能吸引年轻观众。沪剧院团的编剧和领导,不妨动动这根筋,排点接现实生活地气的时代新戏,充分发挥青年演员的长处,对演员、对剧团、对沪剧都有好处。
作者:
13761103973
时间:
2013-10-2 20:54
作者:
淼淼
时间:
2013-10-2 21:48
楼主分析得有道理!顶了!
作者:
娄江沙子
时间:
2013-10-2 23:20
作者:
仙人球
时间:
2013-10-3 08:10
回复
gonghs
的帖子
老师分析的透彻。一代年轻演员的成长,学习继承沪剧传统戏是相当必要的,但更重要的要让他们融入社会,走进时代。创作更多更好的现代沪剧剧目,那是势在必行。一可以让我们的年轻演员茁壮成长,二可以吸引年轻的观众走进剧场,有利于沪剧的发展。
作者:
仙人球
时间:
2013-10-3 08:11
顶。
作者:
朱妙其
时间:
2013-10-3 11:24
本帖最后由 朱妙其 于 2013-10-3 11:25 编辑
楼主的感想非常好.
现代戏沪剧写年轻人旳,野马,姐妺俩,逃犯...不算少了.怎么写演才是主要的.
作者:
芸倩
时间:
2013-10-3 11:24
作者:
超人
时间:
2013-10-8 21:11
赞!赞!赞!
作者:
黄英绮
时间:
2013-10-11 14:32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