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张翠芳、张舜年 - 借黄糠:放水墩
[打印本页]
作者:
2yd
时间:
2013-4-7 17:58
标题:
张翠芳、张舜年 - 借黄糠:放水墩
本帖最后由 2yd 于 2013-4-8 05:49 编辑
http://player.56.com/v_OTAwODU3NzM.swf
http://player.56.com/v_OTAwODU3NzM.swf
本视频为联星沪剧沙龙作品,受委托上传三段折子戏,希望大家喜欢。联星沪剧沙龙是企业家王仕良、莫建英夫妇创办的,王仕良年轻时段虽创业繁忙,但迷恋沪剧王派的他仍与王盘生有友情来往,去年王始祖也亲自去联星沪剧沙龙探视。王太莫建英女士是名家沈惠中的投门弟子,唱腔中沈味浓郁,过几天抽空上传段莫氏沈派唱段让大家品味欣赏。
作者:
淼淼
时间:
2013-4-7 18:51
二位张老师的演和唱、在业余界堪称一流!据老师的学生称二位老师的人品上佳!祝贺他(她)俩在联星沪剧沙龙专场演出圆满成功!
作者:
lee1126
时间:
2013-4-7 19:39
作者:
13761103973
时间:
2013-4-7 19:43
作者:
小荷花
时间:
2013-4-7 19:46
作者:
芸倩
时间:
2013-4-8 09:00
作者:
仙人球
时间:
2013-4-8 09:15
作者:
海儿
时间:
2013-4-8 09:45
作者:
qingyongqing
时间:
2013-4-8 10:33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3-4-8 10:56
回复
2yd
的帖子
[attach]43956[/attach]
感谢浦东大哥攝影
作者:
龚山荣
时间:
2013-4-8 11:38
祝联星沪剧沙龙越办越火红!
作者:
娄江沙子
时间:
2013-4-8 12:15
作者:
薄薄
时间:
2013-4-8 15:21
作者:
frankwyj
时间:
2013-4-8 17:48
高人品!高艺术
作者:
上海沪哥
时间:
2013-4-8 17:54
作者:
dingding
时间:
2013-4-8 18:13
赞!
作者:
文派传人
时间:
2013-4-8 20:22
作者:
约定人
时间:
2013-4-8 21:27
作者:
zmh1945
时间:
2013-4-8 22:15
作者:
求学
时间:
2013-4-9 10:07
作者:
lujunwen
时间:
2013-4-9 10:56
作者:
zxhanmimi
时间:
2013-4-9 13:35
作者:
chen9001
时间:
2013-4-9 15:35
找点不足:"镇浪向买好香和烛",虽是基本调起腔,但"烛"是入声字,不能拖长.
即使要拖,也应该"断一断"以后再拖.
唱腔进行过程中,伴奏各乐器的音量要"手下留情".音量有强弱变化,速度能徐疾有致.听起来就更有味道,一样轻重太死板.
女口"量宽宏"的"宽"咬字不准,现在读成了"看".是否受了某名家的影响?
男口"借拨我"的"借"是尖音,现在唱成"佳"了.
这一场戏,唱做并重,很"吃"功夫.
到后来,两人嗓子均显疲态,可以理解.
若请汪华中现在再唱<放水墩>,也会如此.上次听<董小宛>"金殿赞美",到2/3以后也力不从心了.
咳,年纪勿饶人啊!
作者:
hj02502
时间:
2013-4-9 16:06
作者:
沪剧狂人
时间:
2013-4-9 20:12
23楼这位老师绝对是老法师。
作者:
mmm老顽童
时间:
2013-4-9 20:32
作者:
xuwkk
时间:
2013-4-9 21:40
作者:
镀金少爷
时间:
2013-4-10 18:39
作者:
张舜年
时间:
2013-4-14 09:18
回复
chen9001
的帖子
与23号楼主这位没有谋面老师商榷,抱着艺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的姿态。
一:考证了解洪元,筱爱琴放水墩的版本,“镇浪厢买好香和烛”这个烛字不但不断,而且连续拖得很长。有必要的话我把这段录音传上来。
二:放水墩的高拔子唱,乐队采用了我反对的F调,比原调提高了1度多,当时王宝华老师都很吃惊,致使我出现了破音。
三:少奶奶的扇子采用了“陆敬业与马莉莉的磁带”记谱方式进行演唱,并非是李建华,马莉莉的谱子。
作者:
chen9001
时间:
2013-4-15 13:39
呵,谢谢你的说明.
最后一段,比较适合你嗓子的定调是D调,不换琴的话,要用"食指定位法"(把C调的2-6当作1-5,就是D调了)
bE也行,对申胡琴师而言,照京剧"西皮"操琴即可.
作者:
xuwkk
时间:
2013-4-15 15:46
作者:
张舜年
时间:
2013-4-15 19:40
回复
chen9001
的帖子
本人曾经学过琴,懂得有7种操琴的指法,你讲的道理是对的,谢啦!
作者:
chen9001
时间:
2013-4-16 10:57
张舜年 发表于 2013-4-15 19:40
回复 chen9001 的帖子
本人曾经学过琴,懂得有7种操琴的指法,你讲的道理是对的,谢啦! ...
哦,原来还是同道中人.
幸会!
作者:
chen9001
时间:
2013-4-16 11:18
本帖最后由 chen9001 于 2013-4-16 11:21 编辑
昨天我专门听了茅\孙版的<借黄糠>-放水礅(出道不久,录音磁带).唱词也重新整理过,那李俊明出场第一句就是"长过门":我李俊明......,把"镇浪向.....,."等句删了(我觉得有道理,那"香和烛"等在后面戏中派勿着啥用场,完全可以不必交代).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