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714春风夏雨润新苗演出 [打印本页]

作者: 豆芽    时间: 2009-7-15 01:27
标题: 714春风夏雨润新苗演出
看完演出,难掩心中激动之情
特上图
首次尝试拍摄
见谅
http://www.56.com/deux_88611627.swf
作者: 范学莘    时间: 2009-7-15 10:35
我也看了昨天演出,应该说,我这是第二次正式看演出,很是欣慰,比4月份的演出更上一层楼,洪豆豆,比上次在戏校唱的更好。整段唱不下10次掌声,这是王栅妹老师的学生,来自外省市的。今明两天还要演出。希望我们的戏迷,票友多多捧场,还有一位学生叫金世杰,这孩子我个人很是看好他,虽然在(探监写状)唱腔的开腔上有点稚嫩,但后面的(裂券)相当好。还有一位来自安徽的葛聪聪,相当老练,成熟,唱腔上无懈可击,只是可能还未发育,变声,所以只能唱反调(女腔)。对他,本人有些担心,现在个头太小,不知以后怎样,如果个头上不能突破,今后和沈仁伟,舒悦的命运一样。舞台就是这样无情。
作者: 华雨文    时间: 2009-7-15 13:23
看来我们昨天应该拉个横幅,原来我们网去的人很多,我昨天就在说应该有很多人去了。
洪豆豆的唱的不错的,王姗妹老师在台下很认真的看。葛聪聪的解派联唱也很好,特别对于安徽人来说这是很不容易的。范学莘的担心也正是我们昨天在台下和徐伯涛老师一起聊的时候提到的,这小家伙还得过小梅花奖,在后台练的也很认真,但是这群孩子之间有时还用国语交流,不全用上海话,真是作孽呀。要我投票就是洪豆豆和葛聪聪,另外就是钱莹和朱麟飞,她们俩也不错的,总的感觉这届又是阴盛阳衰了。
作者: 君君    时间: 2009-7-15 14:41
本帖最后由 君君 于 2009-7-15 15:18 编辑

昨天的演出既有传统保留剧目《庵堂相会》也有西装旗袍《啼笑因缘》戏,更有现代戏《红灯记》和《罗汉钱》指教的祝根宝老师说这是第一次让这些小学员正式演出,排了三台折子戏。
小鬼葛聪聪昨天一口气八段解派唱段的连唱唱的确实很好,只是无奈的小蜜蜂一直和他开玩笑,一会有声音,一会没声音,最后他自己在换唱段的时候把话筒放直这才好了,唱完后观众掌声不断,主持人方菲还说了句大家请安静一下。
其实我觉得昨天上场的女生都还不错,包括在“探监写状”里演杨淑英的杨旸我觉得也很不错。
在《啼笑因缘》中演樊家树的金世杰昨天的唱确实不怎么样很一般,和他配戏演沈凤喜女孩子王祎雯明显唱的好多了。徐伯涛老师还在旁边说金世杰的唱还是需要努力。
《罗汉钱》则由洪豆豆和赵海亮表演了两个经典段子“回忆”和“夫妻相商”,洪豆豆的丁派在王珊妹老是的指导下已经初见韵味了,表演也不错。
演《庵堂相会》的钱莹是个南通姑娘,对于她来说这样的成绩真的不容易,在和祝根宝老师聊天的过程种得知,小姑娘不容易非常刻苦,还说她刚来学习的时候几乎连上海话都听不懂还闹过笑话。
《红灯记》则由丁叶波、朱麟飞和钱莹出演刑场一折,几年前朱麟飞和丁叶波在邵滨荪老师从艺70周年演唱会上演过《江姐》的片段。那时候都还很稚嫩,现在再看她们的演出长进尤为明显,虽然丁叶波的唱腔还不是很成熟但是能看到他的成长。朱麟飞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唱腔和表演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有了很大进步。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继续努力,希望你们能把沪剧事业继承下来。
作者: 滩簧    时间: 2009-7-15 16:11
看到小朋友的演出,真有许多感慨,不容易啊!
作者: 爱沪剧    时间: 2009-7-15 21:50
真是沪剧叫外地人唱?!
作孽!作孽!
作者: 老钟    时间: 2009-8-18 08:04
上海户口太难进,外地小孩学唱沪剧,将来只要能进上海沪剧院,也就有了上海户口。
作者: 沪剧新迷    时间: 2013-6-19 13:53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