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请大家关心青年团经济分配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喜欢    时间: 2013-2-26 13:49
标题: 请大家关心青年团经济分配问题
青年团成立一年多了,每次演出费领导都不公布每人每月的详细情况,一笔糊涂帐,每月发一千几百元的工资都没有详细的工资单。误餐费不发现金,而是要等到一年左右发蛋糕券,是不是算欺负小朋友呢?还是个别领导不负责呢?这样下去会使小朋友对沪剧失望的。还有每个月的收入加起来二千左右,长期这样下去,小朋友将来怎么成家立业。希望有认识领导的网友帮他们反映反映。以便能改变青年团的现状。
作者: lee1126    时间: 2013-2-26 14:55

作者: xiangsheng1947    时间: 2013-2-26 16:11

作者: 邵国鑫    时间: 2013-2-26 16:38
关于青年团演员工资问题我们外人不能多说什么,我感到还是要呼吁多演出,多演工资必定高。
作者: 剑鸣视点    时间: 2013-2-26 18:33
各个剧团的演员收入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基本工资都不会很高,如果基本工资很高只会养成吃大锅饭的习惯,所以,剧团应当建立有效的奖勤罚懒机制,通过“奖励”机制来提高青年演员的收入。当然,如果剧团没有一种激励机制,努力的人仍然只有低收入,那么,这就有问题了。
作者: 13761103973    时间: 2013-2-26 20:47
哈哈
作者: feng-ye    时间: 2013-2-26 22:05
一个月二千元的收入怎能维持生机呀!只好问爸妈要啊!
作者: easonfeng    时间: 2013-2-26 23:04
剑鸣视点 发表于 2013-2-26 18:33
各个剧团的演员收入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基本工资都不会很高,如果基本工资很高只会养成吃大锅饭的习惯,所 ...

1000多块,何来“不会太高”的概念。低到上海最低标准了吧。看着光鲜的背后,透着太多无奈。
现在多劳又有几多得?!那些机会少的,暂时不受重视的又该何去何从?!
作者: 仙人球    时间: 2013-2-26 23:49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3-2-27 00:17
明显看出站长和副总的口气是不同的。赶紧声明这并非挑拨离间而是事实反映。

站长设置高亮是为了引起重视,而副总是希望息事宁人。

我个人觉得至少说明里面有猫腻---比如误餐券问题。

不管是谁都不是外人——因为上海沪剧院是官方团体还是传习所---专门传习沪剧,那就和专业网站无不牵连,提出疑问正是为了关心小朋友健康成长。

否则问题成堆了得不到解决,还敢设想院长所说的下一轮再招生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作者: 永世爱华    时间: 2013-2-27 09:11

作者: 剑鸣视点    时间: 2013-2-27 10:30
本帖最后由 剑鸣视点 于 2013-2-27 10:37 编辑
blogfeiyunpu 发表于 2013-2-27 00:17
明显看出站长和副总的口气是不同的。赶紧声明这并非挑拨离间而是事实反映。

站长设置高亮是为了引起重视, ...


不必强调“并非挑拨离间”,强调了反而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

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你认为“明显看出站长和副总的口气是不同的”,并且得出“站长设置高亮是为了引起重视,而副总是希望息事宁人”的结论。设置高亮是为了引起重视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认为我发表的看法是“希望息事宁人”就明显误读了我的意思。

我的观点很明确,要通过“奖励”机制来提高青年演员的收入。并且认为“如果剧团没有一种激励机制,努力的人仍然只有低收入,那么,这就有问题了。”可见我的意思并非为了“息事宁人”,而是希望建立有效的机制来解决青年演员的收入问题。

其实,基本工资低的单位很多。以新闻单位为例,在外人看来记者的收入一定不低,其实在不少新闻单位新人的基本工资很低(几乎就是略高于最低工资线而已)。通常报社是通过激励机制,用完成任务奖励的方式提高记者的收入,所以,记者只有完成报社规定的任务,才能得到基本工资以外的稿费、编辑费等奖励,正是这样的机制,大部分的青年记者,还是乐意的。

所以,我认为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是解决青年演员收入的根本办法。

作者: 喜欢    时间: 2013-2-27 20:03
小朋友每月工资单上的钱一千四百多元,演出费每场三十到八十左右,因沪剧不景气,每月小朋友演出场次在五六场左右,有时演出的地方不提供盒饭,这点演出费就要自己买盒饭吃了。就这每月这点演出费,个别领导在放的时侯还是一笔糊涂帐,每个小朋友的帐目都没明细帐。分多分少小朋友都不敢问。凭什么误餐费不发现金而要发蛋糕券,是不是为了拿回扣。凭什么要半年或一年发一次。统计误餐费发蛋糕券的时候又是一笔糊涂帐,因此剑明的想法是好,但事实不会按剑明想向发展的。沪剧院到底是怎么想的,是想毁了小朋友对沪剧的热爱吗?
作者: 申申    时间: 2013-2-27 20:49
呵呵 堂堂沪剧院如此管理的吗?这么小的事情都是糊涂帐,大的方面,大的事情,沪剧的发展方向,,,,等等,能拿得出主意吗?
作者: 婉君    时间: 2013-2-27 20:57

作者: 剑鸣视点    时间: 2013-2-27 22:08
喜欢 发表于 2013-2-27 20:03
小朋友每月工资单上的钱一千四百多元,演出费每场三十到八十左右,因沪剧不景气,每月小朋友演出场次在五六 ...

这样的收入在上海生活确实是捉襟见肘,有机会会向沪剧院领导反映,希望能够引起院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切实让青年演员们的收入能够有所提高,可以让他们安心从事沪剧艺术。
作者: 娄江沙子    时间: 2013-2-27 22:22
但愿这种状况能及早改变,为沪剧,为上海形象,也为这群孩子们!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3-2-27 22:41
回复 剑鸣视点 的帖子

我想我不用直接回答---借用一下:

1000多块,何来“不会太高”的概念。低到上海最低标准了吧。看着光鲜的背后,透着太多无奈。
现在多劳又有几多得?!那些机会少的,暂时不受重视的又该何去何从?!


以上小冯原贴。


马先生采用了原文中奖励体制专门拎出来发表正面意见,当然可以。

恐怕这也确实是反映了道不同的深刻含义。

为什么不讨论一下同样地位的其他剧团其他青年演员或者讨论一下年末发放蛋糕券替代误餐费的做法。

这好比我们看到一个骨瘦如柴的路边人,有的会觉得他蛮可怜的需要呼吁关心有的会觉得他不需要减肥多幸福啊。

尽管比喻总是翘角的。相信大家会理解我的意思。

无论如何,副总是进步了不少---不再一味地删贴尤其是删除我的帖子。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3-2-27 22:50
我再转贴一个非沪剧网网友的说法——这位朋友不想来此地只好摘录一些。

第一梯队的小生中小金是本乡本土本地人,家里怎么说还有房子,如果结婚房子还不愁。其他两位中如果说木头今后挂头牌那么今后能够到外面捞外快,但是现在已经不是87级的市面了。

可怜了家里条件不好的那些小朋友了——(我来加一句:上次看到赵海东的家心里觉得很辛酸。)

现在的小姑娘要求来得个高,一张文凭,两门外语,三房两厅,四季名牌,五官端正。六亲不认,八面玲珑,我的小区的几位姑娘我想把青年团部分小青年介绍给她们,一听唱沪剧的一口回绝。

最担心的是波波,机会不算多,人机灵务实,的确不错。波波小我一轮,已经到了结婚的年纪,在上海结婚就算有房也得是最少20万。小金今后结婚50万逃不掉,本地人吃三顿。一般最少三顿60围席。一围酒席加上那个烟酒就是4000块这些就是8万,这还是烟酒一般不上红中华,菜式没有澳龙的海鲜,不在酒店办,而是在农村的一条龙里头办。结婚首饰就算没有钻石的也要2万快,结婚那天的婚车就算有人帮忙不用一部车5000到6000那么扎花车就要1000院,什么给女方买衣服最少2万,加上糖什么的8到九千这就是13万,装修就算老房子也要10万,指的私房。现在已然23万用完了,蜜月旅行去马代那就是3万,现在26万没了,女方家要陪车加上那个上海车牌就是20万,现在46万,加上那个家具什么的就不得了了,也许老师回说女方会买电器什么的,对没错那也得是南方给的彩礼过才会给的多的,如果今后小金按照上述标准结婚,估计到他结婚时就算80万还打不到
作者: easonfeng    时间: 2013-2-27 23:59
blogfeiyunpu 发表于 2013-2-27 22:50
我再转贴一个非沪剧网网友的说法——这位朋友不想来此地只好摘录一些。

第一梯队的小生中小金是本乡本土本 ...

好吧。我知道我该严肃,但是看到有人在帮他们算这个帐,我笑了。呵呵
作者: cbl625    时间: 2013-2-28 09:27
回复 邵国鑫 的帖子

说得有理!
作者: 娄江沙子    时间: 2013-2-28 21:58
都是在隔靴搔痒!
作者: 上官凡岑    时间: 2013-4-11 22:01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