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松江:新浜“雷粉”追捧“草根”明星 [打印本页]

作者: 滩簧西乡调    时间: 2013-2-18 10:14
标题: 松江:新浜“雷粉”追捧“草根”明星
本帖最后由 滩簧西乡调 于 2013-2-18 10:16 编辑

                                          松江:新浜“雷粉”追捧“草根”明星      
               ——新欣文艺宣传队春节排演《大雷雨》记趣

       剧场内300个位子被早早“抢坐”一空,晚来的只能在台阶上坐着。看到精彩处,台下讨论声、喝彩声不断……这番火爆的场景,不是专业的沪剧演出专场,而是新浜镇的“草根”沪剧明星们为村民送上的沪剧大戏《大雷雨》现场。大年初一下午的这份“文化贺礼”成为整个春节新浜居民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演员全是年逾半百农民
       新欣文艺宣传队是一支活跃在新浜农村最基层的文艺团队。去年11月,文艺宣传队成立了《大雷雨》剧组,计划春节期间为热爱沪剧的浦南农民送上大戏。在这个剧组,演员们的平均年龄逾50岁,所有成员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没有扎实的表演功底,大家只能靠苦练提高技能,没有钱请专业的导演,大伙就轮流做导演,从眼神到唱腔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纠正。
     剧组每两天就要碰一次头,反复巩固演技,空闲时间,就各自对着碟片样本反复模仿。剧组成员张阿姨和钱阿姨退休后与子女同住城区,为了确保排练正常进行,她们每隔一天就要从松江搭车到村里彩排,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大年初一的上午,大伙儿一个不落地早早来到演出剧场走台,一遍又一遍,直至满意为止。

道具“东拼西凑”省开支
       没有充裕的演出经费,为了节省开支,剧组成员只能千方百计从道具上省下钱来。戏里用的旧式镜台是剧组成员老钱捐出来的,旧式的圆桌是村党总支书记从家里搬来的……演员们说:“除了必须买的服装等,其余道具基本都是东拼西凑而来的,如果实在大伙家里没有的,74岁的老钱还会自己动手做几个,瞧,那个道具树、道具楼梯、道具花都是老钱做的。”

精益求精反复“磨”演技
        对剧组成员来说,记台词、做布景的压力大,挑剔的新浜老少戏迷所带来的压力更大。以前,只要演得不到位,常有戏迷到后台直接与演员“呛声”提意见。《大雷雨》剧本妇孺皆知,对剧组来说是更严峻的考验,如何才能让那些火眼金睛的“雷粉”颔首认可呢?大家决定先“试水探路”,她们将全剧分为4场,先集中精力按高要求、高标准排练了第一场,并在社区庆元旦联欢会上进行演出,果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有了这次成功的“试水”,剧组成员们的决心更大了,大家继续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排练了接下来3个选场。这才有了大年初一精彩的一幕。“直到演出落幕,现场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才暗暗松了一口气。”以前遇到过被戏迷“挑刺”的剧组演员宋阿姨告诉记者,演出一结束,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听老戏迷的反响,得到大家的肯定后,她才把心放下。
       (2013-02-18松江报  通讯员 黄齐芳 记者 孙皓)
作者: 仙人球    时间: 2013-2-18 10:41

之所以沪剧现在还在老百姓心中,正是因为有了广大“草根”明星活跃在社区,活跃在老百姓中间,以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苦苦的支撑着沪剧。
作者: 剑鸣视点    时间: 2013-2-18 11:28
松江是沪剧的发源地,在沪剧的传承、普及方面一直卓有成效。可喜可贺!
作者: 双王今易木    时间: 2013-2-18 17:10
新欣文艺宣传队赞!
作者: 阿杜    时间: 2013-2-18 17:40

作者: 13761103973    时间: 2013-2-18 17:42

作者: 文化站    时间: 2013-2-18 19:41
“草根”演沪剧大戏,不简单。
作者: 贝贝    时间: 2013-2-19 09:53
扎根扎根于民,深受欢迎,想当年老一辈艺术家很多出于草根。
作者: 滩簧西乡调    时间: 2013-2-19 11:35
回复 贝贝 的帖子

感谢贝贝老师等的肯定与鼓励!
作者: 英施1949    时间: 2013-2-19 13:45

作者: 叮铛铃    时间: 2013-3-4 10:26
值得大力宣传和学习!
作者: tfy1958    时间: 2013-4-14 13:50

作者: xuwkk    时间: 2013-4-18 12:31

作者: 沪剧新迷    时间: 2013-4-23 19:18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