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小剧团让他们有了用武地
[打印本页]
作者:
晓明
时间:
2013-1-17 09:09
标题:
小剧团让他们有了用武地
此次扮演小白菜的A,B组演员都来自沪剧院。她们都是朱俭的同学,科班出身。在沪剧院时,张燕雯以演老旦为主,同班的花旦演员有好几位,轮不轮到演主角答案显而易见。而魏敏菲在《方桥情缘》等少数几部戏中演了有名有姓的角色以外,基本是在跑龙套。论唱功,她俩都应该不错。但无奈粥少僧多。年复一年的在消耗着她们的青春。来到了长宁,她们才有了展示自己的空间。成了陈团和吴副团的接班人。很遗憾的是和饰演杨乃武的黄爱忠一样,虽然还被冠以新秀啊青年演员的称呼。其实他们都已经到了40前后的不惑之年了。好在小剧团给了他们大舞台,同样很光彩!
作者:
剑鸣视点
时间:
2013-1-17 09:53
本帖最后由 剑鸣视点 于 2013-1-17 09:55 编辑
没有小剧团,只有小演员。
作者:
龚山荣
时间:
2013-1-17 10:09
祝贺演出成功!
作者:
lujunwen
时间:
2013-1-17 10:31
作者:
lee1126
时间:
2013-1-17 11:39
作者:
香山雅仕
时间:
2013-1-17 11:50
宁在小剧团做鸡头,不要在大剧团当凤尾。
作者:
王乐乐
时间:
2013-1-17 11:55
祝贺!祝贺!
作者:
jinli2046
时间:
2013-1-17 12:16
作者:
双王今易木
时间:
2013-1-17 12:56
迟开的花更艳!
谢谢报道!
作者:
文化站
时间:
2013-1-17 16:23
人挪活,树挪死。
作者:
鸣鸣
时间:
2013-1-17 16:59
没有小角色,只有好演员!
作者:
13761103973
时间:
2013-1-17 18:00
作者:
芸倩
时间:
2013-1-17 18:56
作者:
上海小步
时间:
2013-1-17 20:12
我们看了首场演出,非常好,有可看性。仔细听了饰演小白菜A的张燕雯唱腔另有一功哦!
作者:
又见蔷薇开
时间:
2013-1-17 20:23
祝贺她们
作者:
仙人球
时间:
2013-1-17 20:27
支持楼主。所以说,不是沪剧后继无人,而是体制问题。再看看被耽误的一代沪剧青年演员的遭遇,那个家长愿意送孩子去学戏呀。
作者:
淼淼
时间:
2013-1-17 21:00
这个现象确实存在!楼主说得有道理!
作者:
仙人球
时间:
2013-1-18 10:33
回复
仙人球
的帖子
“ 一个明星的遭遇——难道不是吗?”言之有理,在沪剧界不知有多少年轻有为的人才被耽误了?对这些年轻人说一句真心话:徐俊是你们学习的榜样。如果说昔日的茅善玉能与徐俊平起平坐,那现在的徐俊,茅善玉能与之比吗?
作者:
邵国鑫
时间:
2013-1-20 11:56
有同感,沪剧院人材济济窝在一起,僧多粥少轮不上。很多演员一辈子演不了几个角色而区级剧团就不同了,机会也多。从陈苏萍,华雯来看要比茅善玉创造的角色要多!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3-1-21 22:44
本帖最后由 blogfeiyunpu 于 2013-1-21 22:50 编辑
对楼上的意见再扩展一下。
1,院里人才济济,不错,但是撇开刚成立不久的青年演出团,其余的人马本来可以组团——人不在多能演就行---单看人家一个工作室才几个人民营团体才几个人,没有经常性的组班底演出,这才造成僧多粥少现象。
一个院部原本三个团,那时候一团二团三团多热闹。后来有一次询问,记得回答是一个团(那时候小朋友还没毕业),再有茅善玉工作室云云。其实,现在708090专场不是很好地表示了即使把90不计算在内,70连上80也是完全撑得起一台戏无论折子无论大戏---有很多例子。只是财政资源不会均分,也没有让他们自找演出机遇比如直到很后来才有的太仓宁波等地演出。去四乡八镇更是少见多怪---看看人家上越危机感都跑到浙江小镇上去了。
2,创造脚色不但要从数量看,而要从这些脚色本身的站立起来的程度---姑且说挺立度,也就是人物内在外在质量上衡量。
从杜鹃之后,院长很难说有光辉夺目的舞台人物——不是指这个人物漂亮不漂亮正面不正面,而是这个人物站起来了没有---挺立程度如何。瑞珏准备申报梅花被刷下来选取了雷雨就是明证。
而瑞珏改编的着眼点,说明了选取题材的眼光。黄梅戏沪剧两位院长对名著脚色的颠倒结果理判高下。说到底是文化底蕴问题,还有是否听得进不同意见的问题。
归根结底,观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3,长宁的让台,也跟上沪青年团的组立跟精彩有关。青春逼人,让台是必要的。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历史进程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希望不但是上沪长宁宝山,沪剧界青年人多出一些新戏新脚色。真正属于自己的首场首演。
杨乃武不是,小白菜也不是,当然,程佛儿等敦煌雕塑也很难算是。
甚至于徐标新的状元打更新拜月记从我观点来看也不是,要像李旭丹的丁香齐春雷的画皮中一身两任的新脚色才是。
当然,陈莳托赵志刚的福,从轻舞飞扬开始全新的脚色那么多,实在叫人羡慕。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