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读骏良老师的--- “袁” 腔绕梁-再忆袁滨忠
[打印本页]
作者:
辛勤耕耘
时间:
2012-12-27 09:58
标题:
读骏良老师的--- “袁” 腔绕梁-再忆袁滨忠
12月28日是袁滨忠先生逝世45周年,为了缅怀这位大师,我又重读了骏良老师的这篇文章,对袁滨忠的艺术有了更多的了解。袁滨忠的唱腔独树一帜,曾经风靡上海滩,可惜英年早逝,是沪剧界的一大损失。我非常欣赏袁滨忠,也是他的忠实戏迷。沪剧历史上, 袁滨忠是个优秀表演艺术家。他的一生短暂而灿烂。由于十年动乱的悲剧, 他过早离世, 但却给沪剧舞台,留下了一份十分珍贵的艺术遗产。他创造的沪剧袁派艺术, 至今魅力不减, 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苗家儿女》、《红灯记》等优秀剧目至今盛演不衰。 记得在他逝世38周年举行的演唱会盛况更让人感动。逸夫舞台门前连续三天车水马龙, 人们惊叹, 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到戏曲演出如此火爆的场面了。 骏良老师为了发扬传承袁派艺术,他遍访老艺人,出入图书馆,付出了大量的艰苦劳动,收集了很多袁滨忠的唱段,曲谱,文字图片资料,较全面的记录了袁滨忠的艺术人生,我私下跟骏良老师聊过,希望他能把这些材料整理成册,出版一本全面介绍袁滨忠的书,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袁滨忠,了解袁派艺术,这是我和广大沪剧爱好者所期望的,同时也感谢骏良老师为沪剧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更希望能经常看到骏良老师的文章, 让我们了解沪剧更多的趣闻轶事,感悟其中的真知灼见。
作者:
双王今易木
时间:
2012-12-27 13:35
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期待骏良老师的大作早日问世
作者:
龚山荣
时间:
2012-12-27 14:30
同感!
谢谢报道!
作者:
lujunwen
时间:
2012-12-27 14:57
作者:
sjy88888
时间:
2012-12-27 20:38
同感!最遗憾的是唱做俱佳的袁滨忠没有留下任何录象。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12-27 22:10
当年上海电视台有不少转播视频。记得比如千万不要忘记,年青的一代,印象中桃李颂也有。
不过,我没记得在当时电视里看过爱华的红灯记,三代人是在新光看的彩排,后来艺华的红灯记也是在新光。
作者:
weiminshi
时间:
2012-12-28 10:45
今日是袁滨忠先生四十五周年忌日。让袁迷及爱好沪剧的人们以此作为纪念和缅怀他吧。献上鲜花
作者:
仙人球
时间:
2012-12-28 11:41
作者:
芸倩
时间:
2012-12-28 16:47
作者:
乙九丸
时间:
2012-12-28 16:54
骏良先生几十年来,凭着他对沪剧事业执着与痴爱的精神,为整理与保存沪剧名家袁滨忠宝贵资料与唱段,遍查沪剧资料,走访沪剧名家,回忆名段名曲,哼唱名段记谱,呕心沥血,功不可没,为国家保护与传承优秀剧目遗产作出了巨大贡献。期待骏良先生--- “袁” 腔绕梁------再忆袁滨忠的著作早日问世。在此,向骏良先生致敬。
作者:
骏良
时间:
2013-3-29 15:42
感谢“辛勤耕耘”先生和各位网友对我的鼓励。看来我要再写袁滨忠的专著有一定的难度,除非另用体裁(如舞台剧本、电视剧本、电影文学剧本等)。我的一孔之见,目前写袁滨忠的文章,比我更深度的我没看到过。为了使“袁派”唱腔永远流传,在长宁沪剧团陆敬文老师的支持下,我在整理原爱华沪剧团凌爱珍、袁滨忠、韩玉敏“三巨头”的唱腔曲谱:1、把现在有录音的、好多人记录的谱子,有错、漏的,根据录音重新订正;2、把文革以前电台播过,但已经失传的部分唱段由我回忆后,哼唱出来,请陆老师谱了曲,请韩老师等爱华人听过、校正过。现初见成效。我准备结成集子,予以公开,让它们广为流传。现在我又在找“同盟军”,一样做了,想再增加些段子。尽快与大家见面。
作者:
骏良
时间:
2013-3-29 15:59
补充一下:在文革中,上海电视台与东方红(原爱华)沪剧团商量过,准备摄录沪剧《红灯记》全本演出的实况。看了剧团提供的一份演员表,由“革命造反派”演主角,凌爱诊、袁滨忠、韩玉敏一个也不见。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希望安排原来的演出人员,但与剧团几经商量不通,只得放弃录播。“革命造反派”造的孽,你说可惜不可惜!
作者:
quyanglaozhang
时间:
2013-3-29 17:26
作者:
婉君
时间:
2013-3-30 20:26
作者:
tsh328
时间:
2013-4-2 22:53
作者:
沪剧粉丝
时间:
2013-4-3 08:43
作者:
叮铛铃
时间:
2013-6-19 09:20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