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提供大型沪剧剧本《不准结婚的人》
[打印本页]
作者:
岛夫
时间:
2012-9-6 16:19
标题:
提供大型沪剧剧本《不准结婚的人》
本人历经5年精心创作的大型八场沪剧《不准结婚的人》(又名《双秋恨》)最近杀青,它以离奇曲折、回肠荡气的情节展现了文革中上海知青(剧中人)苦难史实以及两代人的恩怨情仇,可提供专业和业余沪剧院团或沙龙演出。因为上海知青两代人就有百万之多,各家各人都有一部不堪回首的“血泪史”,但具体形象反映这方面的舞台作品至今鲜见,所以一旦演出必然引起极大共鸣,演出市场前景必定很好。
联系:13918285241
作者:
娄江沙子
时间:
2012-9-6 19:55
作者:
朱妙其
时间:
2012-9-11 11:52
这类戏,情节一定生动.困难在于搬上舞台有难度.
作者:
仙人球
时间:
2012-9-11 17:44
作者:
岛夫
时间:
2012-11-18 20:38
歌功颂德戏没有市场,这是市民戏,群众爱看,希望得到有识之士青睐。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11-19 07:40
刚看了现场的岁月甘泉。
当然,绝对正面,没有丝毫负面信息。海内外巡回演出大受欢迎。
比如其中一个曲子我们回来了!讲的是返城知青多少年之后高高兴兴地重返第二故乡,而不是表现吵着闹着回城在江西路贴出知识青年在望乡一类标语。
知青这类题材在小说影视早就多多益善,戏曲舞台主要的问题在于苦难史实是否为有关领导批准。
这也是我经常提及的文化部戏曲这一块比广电局的管辖尺度紧得多,大家说是不是。
作者:
朱妙其
时间:
2012-11-19 10:32
甘泉两字,就很讨巧.
电影中一节才一两分钟,甚至不到,分镜头还可跳动,技术处理手段很多.戏曲一场戏就要十几分钟,甚至更长.难度大多了.
祝贺岛夫先生的大作!
作者:
朱妙其
时间:
2013-3-5 19:49
本帖最后由 朱妙其 于 2013-3-5 22:06 编辑
文学创作最忌听不得不同意见,且是善意的.
祝贺岛夫先生的大作.
作者:
叮铛铃
时间:
2013-11-27 11:01
赞一个!
作者:
岛夫
时间:
2014-3-16 22:28
现在演戏总要求所谓主旋律、正能量——一味的歌功颂德,大多政府买单,其实没有生命力的。
作者:
黄成林
时间:
2014-5-10 19:55
谢谢上传!
作者:
岛夫
时间:
2019-5-3 16:58
本帖最后由 岛夫 于 2019-5-3 17:01 编辑
有人叫我修改为所谓的正能量作品,体现歌颂(罪恶的文革产物)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把历尽十年苦难的千万知青千方百计回城改为开开心心荣归。我不能违背起码的良心,一口拒绝了,宁愿剧本深藏也不愿违背历史、危害社会、伤心知青!
作者:
岛夫
时间:
2019-5-3 17:02
有人叫我修改为所谓的正能量作品,体现歌颂(罪恶的文革产物)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把历尽十年苦难的千万知青千方百计回城改为开开心心荣归。我不能违背起码的良心,一口拒绝了,宁愿剧本深藏也不愿违背历史、危害社会、伤心知青!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