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茅茅大摆收徒宴,大行拜师礼,你如何看待? [打印本页]

作者: 又见蔷薇开    时间: 2012-9-2 09:52
标题: 茅茅大摆收徒宴,大行拜师礼,你如何看待?
    上周六七彩戏剧频道的《戏剧大舞台》栏目播出了“茅善玉与她的弟子们”的专辑,节目中播出了很多当时茅茅收黄晓丽、赵隽晴、吉燕萍等学生的一系列视频,视频中那天宾客云集,很多熟悉的面孔都出现在了镜头中。大家热闹非凡,兴趣高涨,也似乎都有点酒酣耳热的样子。后来又切换到一个视频,在某处茅茅和先生端坐在两旁,黄晓丽等三位弟子意义磕头行拜,收了拜师帖,互相送了小礼物,相拥在一起,似乎非常幸福的样子。看到这里,我难免唏嘘不已。茅茅如此兴师动众,以这样隆重的方式收徒,大摆筵席,总觉得有点太过了。诚然,现如今的戏曲界有一股“拜师风”悄然形成,如越剧方亚芬收了江浙一带的几个小学徒,王汝刚收了舒悦等三位早已小有名气的青年演员等等,依我个人之见,拜师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关键还是要看演员自己努力的结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后的默默付出与艰辛努力才是一个演员成功的保障。戏曲历来都是讲究传承与创新的,而不是刻意地模仿与机械地唱做,而是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创新与实践相结合,在坚实的功底基础上进一步传承发展。而我们的沪剧流派纷呈,但毕竟不像京昆、越剧那样有一整套完整的流派继承模式,我们演员是要融会贯通汲取各个流派的精华之处,展现个性的风采。像07年沪剧院集体拜师那一次,照马莉莉老师的意思是完全没有这个必要的。演员的一言一行完全在演出实践中不断地磨砺中才见锋芒。那些已故的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也并非各个都有拜师的愿望,像汪华忠、刘银发等,也没有正式拜在名师膝下,不过他们的艺术功力却深入人心,同样博得了戏迷观众的厚爱。
    而茅茅这次大摆筵席,大行拜师礼,是不是有一种鹤立鸡群,独树一帜的感觉呢?你是沪剧院的一院之长,趁着权利的把握,就让那么多的青年演员都拜在了自己的麾下,甚至在节目聊天的过程中隐约透露出想要另立新流派(茅派)的想法。还说自己因为没能拜在丁是娥门下而感到遗憾,说自己也学着丁老师的样子现如今都积极投入到参与编演、参与谱曲的行列中。我一边看,一边在暗自好笑,茅茅似乎有点在说大话了,以前很多次演出,你连最起码的唱词都背不出,都要拿着一张小纸片看,嗓子也会经常出问题,论演技与艺德似乎差得很远了。再来说茅茅想创立流派的问题,你的茅派有群众基础伐?你自己的艺术生涯中有什么足够的资格可以这样做?你究竟为沪剧做过多少实质性的好事?恐怕茅茅是想学人家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茅茅(茅威涛)了,可人家就是有资格呀,当年的那出新编越剧《孔乙己》,可谓是越剧茅茅的大胆拓新之路,为了艺术,把一头乌黑秀丽的长发剪下了,剃了个光头,请问茅茅有这种为牺牲艺术的胆魄吗?茅威涛四处学习,专攻导演、编剧、谱曲,可谓样样在行,虽然老公是位名导演,可她没有依靠丈夫多少光彩,自己撑起了越剧改革的大旗。她的尹派也确实与众不同,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鲜明的艺术特色,这个新流派自然是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因为人家确实有这个资格。
    学好戏,更要先学会做人。
    并且现在沪剧院最年轻的小字辈,一批九零后的小演员也有意无意中都在学茅茅的唱段,这似乎是有点太霸道了吧?网上也经常会看到讨论茅茅的这类问题,而且似乎问题还非常不小,不知道茅茅本人看了有什么想法呢?希望茅茅能从大局考虑,不要总是已自己为标杆,真心诚意地当好沪剧院的当家人,多多培养新人,多多扶植他们,多多帮助他们,重振沪剧的辉煌!

作者: 寒香    时间: 2012-9-2 10:16
分析有道理,一针见血!
作者: 日月    时间: 2012-9-2 11:05
回复 又见蔷薇开 的帖子

言之有理,特支持你的观点,茅要想成为一派有点太狂了,事实证明茅的唱腔有很多戏迷都不喜欢,从学戏到至今所演的戏都有作曲作的唱腔,已故的沪剧院作曲家万老师曾说过,茅小姐所演每一部戏的唱都是他一句一句教的,抱括其它几位作曲家都是一致看法.一个演员连自己都不会设计唱腔还想要成为流派这不是笑话吗.楼主说得对,还是先把人做好为沪剧多做些实事吧.
作者: 仙人球    时间: 2012-9-2 11:45
一篇好文章,观点明确。
作者: 小鹿    时间: 2012-9-2 12:21
因为好听才会传唱,不会是因为谁唱了才去刻意模仿。我认为我喜欢茅善玉是因为她的坚守和执着,其余的我想她也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也爱漂亮爱时尚,有个人喜好元素,做她该做喜欢做的事情。
作者: 朱妙其    时间: 2012-9-2 12:38



作者: 娄江沙子    时间: 2012-9-2 13:05
只要能振兴沪剧,张扬一点也无伤大雅!

作者: 子墨    时间: 2012-9-2 13:31
本帖最后由 子墨 于 2012-9-2 13:41 编辑

     "像汪华忠、刘银发等,也没有正式拜在名师膝下,不过他们的艺术功力却深入人心,同样博得了戏迷观众的厚爱.....”
     楼主有点信口开河哦,事实上你举的例子是你的臆想.汪华忠是解洪元的学生,刘银发是王盘声的学生.看来你这位马莉莉迷总喜欢张冠李戴哦.呵呵
作者: 叶子    时间: 2012-9-2 14:14
楼主的观点很一针见血,但是作为佐证自己的论点的论据是否能更准确一些,才能更具有说服力?
我在此摘录一段“剑鸣视点”老师于2009-8-7发表在“沪剧动态”上的一篇帖子---《刘银发古稀之年拜王盘声为师》:.....年逾古稀的著名沪剧演员刘银发昨晚圆了一个梦——成为沪剧“王派”创始人王盘声的入室弟子,拜师仪式昨晚假座黄河路粤味馆举行,沪剧界70余位嘉宾济济一堂到场祝贺。.......
70余位嘉宾的规模...........
王盘声、杨飞飞可谓都是“桃李满天下”,当然茅院长可能也不甘落后想紧紧跟上吧。





作者: 阿耕    时间: 2012-9-2 14:38
言之有理,特支持你的观点,
又不是旧社会,以这样隆重的方式收徒,大摆筵席,总觉得有点太过了。不务正业。三日两天搓麻将, 要我说,茅善玉真应该好好的反躬自省和自我发奋一番,才无愧于这个时代赋予她的使命。

作者: 阿杜    时间: 2012-9-2 14:50
楼主的话虽有些瑕疵,但还是说得中肯,茅茅唱得是不错,但说到底还只是一个著名沪剧演员,还难称“茅派”,就像以前有人称陈苏萍“陈派”一样难以服人,她的行政领导能力也不敢恭维。

作者: shenqin    时间: 2012-9-2 15:42

作者: 沪灵灵    时间: 2012-9-3 00:01
务虚不务实的典型。我看可以退休了。
作者: 2yd    时间: 2012-9-3 07:28
从个人抱负的小角度看,院长极度成功,极度自豪!
从振兴沪剧的大角度看,院长极度失败,极度羞愧!
执掌沪剧院这么多年,怎么就没带出一个杨派青年演员呢?没有杨派的剧团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剧团,百花齐放,杨派是朵大花,很浅显的道理,希望院长赶紧落实这个重要工作,不是我们缠你,而是缠坐这个位的责任人。
作者: spring    时间: 2012-9-3 10:40
楼主说得非常有理,这样的拜师宴个中功利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有数,只是各取所需而已。还有要自成一派,我看也是为时尚早。虽然我很喜欢茅茅的唱腔,但是她的所言所行还是不够到一个大家的份上。就像楼主说的,多少次的演出她连唱词都背不出,其他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一切都还太早!茅茅要反省反省!!
作者: 后继有人    时间: 2012-9-3 12:57
回复 又见蔷薇开 的帖子

楼主你一点都不懂沪剧,你所写的帖子都是信口开河,不了解事实胡说八道!刘银发老师年轻时拜赵春芳为师,古稀之年拜王盘声为师!这些事情沪剧网上都曾报道过!说明你从来没正真看过【中国沪剧网】!茅院长是沪剧界的领军人物,她的表演唱腔深受广大沪剧观众的喜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看来你这位马莉莉迷一点都不懂沪剧!真为你感到难为情!
作者: 又见蔷薇开    时间: 2012-9-3 20:49
回复 后继有人 的帖子

群众的眼睛总是雪亮的。是的,有些著名演员是拜了师了,但都是现在才刚刚拜师的。只不过摆个形式而已,像刘银发等老师都是功名成就的艺术家,大家都非常敬仰的。而我说的是,茅茅有些事情确实做得有点霸道了。当然,我也是很喜欢茅茅的演唱的,像《石榴裙下》、《董梅卿》,以前做过的《今日梦圆》、《姊妹俩》、《碧海青天夜夜心》等等,都非常好听。很多事情你可以到网上去看一看,议论茅茅的话题是很多的。我爱好沪剧也已经十多年了,也算是个小老戏迷了。总之,现在的茅茅不是当初的茅茅了,当了院长的茅茅很多事情也是做得太过分了。再说,好几次的演出中,她连最起码的唱词都背不出,请问,一个优秀的国家一级演员这样业务上是不是太不认真了?
作者: 又见蔷薇开    时间: 2012-9-3 20:56
我们沪剧演员的传承上,从朱俭这一辈开始就渐渐开始走下坡路了,在80后王丽君这一辈人中,只唱出了君君和赵隽晴两位小姑娘,很多男生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并非向越剧院那样,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去,老带小,出现了很多青春活力的身影。好在,沪剧有了这一批26位年轻的90后,虽然压在他们肩上的担子不轻,但毕竟年轻就是力量,相信他们一定会好好继承沪剧艺术的,重振沪剧的辉煌。
作者: 阿耕    时间: 2012-9-3 21:09
回复 又见蔷薇开 的帖子


作者: hc2007sjb    时间: 2012-9-3 21:45
有师无师都一样,观众喜欢是真理。茅院长自己不是没拜师吗?她现在大搞拜师形式,是素质的进步还是退步?
作者: 后继有人    时间: 2012-9-4 00:10
本帖最后由 后继有人 于 2012-9-4 13:12 编辑

回复 又见蔷薇开 的帖子

你爱好沪剧十多年了,但我听沪剧已经五六十年了,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从前所有的著名演员都发生过背不出唱词或因为身体的原因嗓子出问题!只要是吃五谷的人都会发生!这点你也可以问问老的戏迷有哪个演员没发生过?除了机器人不会发生!再请问你说茅茅有些事情确实做的有点霸道了你有什么依据?我倒认为人到了一定的地位应该有点霸气!她不是有点霸道而是霸气太少了!否则更难重振沪剧的辉煌!!
作者: 后继有人    时间: 2012-9-4 00:23
本帖最后由 后继有人 于 2012-9-4 14:22 编辑

从你的帖子上可以看出, 你既不是一个沪剧院的演员也没和茅院长共事过,可以说你根本就不认识茅院长,自己就顶着马莉莉老师的头像一会儿说茅茅这个没有资格那个没有资格,还说人家事情做的太过分做事情又很霸道,不知道你有什么事实根据。你这样说肯定会引起马莉莉老师和茅院长之间的矛盾!你真是无事生非!
作者: frankwyj    时间: 2012-9-4 10:37
楼主的观点鲜亮又恳切,茅最欠缺之处就是好功务虚,少了些脚踏实地,身为领军为沪剧倒底做了多少真正实实在在的事,现在很明显欲在为自己做退休前的评功摆好了。
   
作者: 后继有人    时间: 2012-9-4 13:26
又见蔷薇开 发表于 2012-9-3 20:56
我们沪剧演员的传承上,从朱俭这一辈开始就渐渐开始走下坡路了,在80后王丽君这一辈人中,只唱出了君君和赵 ...

这不是沪剧不景气,京剧,越剧整个中国的名族戏曲都不景气,这是整个社会环境不一样了,不是任何人可以解决的问题毕竟沪剧院还在一代一代的培养新人,到今天已经第七代都出来了!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作者: std5239    时间: 2012-9-4 15:41
业余与专业拜师风气盛行,杨飞飞老师病重期间还不忘收徒!可喜或可悲?现在培养的沪剧新苗难以发现能及得上老一辈沪剧艺术家唱腔的点滴个性与特色,申曲味犹如淡水味乏,可叹!怎及得上越剧界青年演员的发展与培养!
作者: 映春成林    时间: 2012-9-4 18:37
陌生人吊孝.死人肚里得知.茅的亊不值一谈.我但愿她的学生学忚对丁老师的态度.欺师灭祖.从他出叛的沪剧书中从没提到过老师.也从未有丁老师的唱腔.平时也从未提到过先生的言语.但愿她的学生多学她的做人.
她的唱腔就像唱歌.那里像沪剧.一粒米笃粥.米气都没有.还想另立一派.茅派.除非拍茅屁人捧她.懂点沪剧的人.都会橫点头的.
作者: 华雨文    时间: 2012-9-5 22:00
我们网站是讨论沪剧的地方,我也曾多次表明,沪剧的艺术与做人是分开来的,你可以不喜欢某个演员,但没有必要大肆的攻击,要说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完人,不必放大再放大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在网站上。
看了你的多篇言论,对院长好像很有不同的见地,但是这应该分开而言。关于拜师,我想,师父和徒弟想怎么样摆就怎么样,就好比,两人结婚,要旅行也好,要酒席也罢,根本不需要旁人说什么的,只要当事人觉得OK,就行了。

你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表达,但请不要牵扯到其它演员,不要用别人过去的言论来代替自己真实想说的话。

我还是一个宗旨,你可以不喜欢某个演员,但在网上有太刻薄的言论,我将删除。我们网是交流的网,不是讨伐的网。更不喜欢你的文章中有意无意的挑拨,要说了解沪剧界或是沪剧圈,我多上大有人在,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那些人为什么从来不说撩拨的话,而你的言论,一再的给人一个框,让观者在框中兜圈子,无非是某个演员曾说“什么什么不好”,而现在某个演员又要拼命去做之类的,我想这类似的言论还是收敛点吧。


当然沪剧网许多的人都说要振兴沪剧,但真正的戏院又有几人去买票看?观众不买票,总有理由,大家无非就是说现在的戏不好,不如以前等等,但是是观众的口味变了,还是时代在前进,不能说改革的一定是成功的,但就如电影<无极>之类的,大家买票看了之后,高谈阔论,是有资格的,许多都是以讹传讹,也许连戏院都很少近,全靠个电视台回放,那又怎么能真实的感受呢?电视台的转播录像,四机位固定,景别的切换全由导播控制,这等于是再次创作,这和自己去上原创是不同的,所以看了个二手的非原创还指指点点的,我认为不妥。
作者: 华雨文    时间: 2012-9-5 22:04
看来我上面的话,有眯扯远了,光说说收徒,我认为这种事要高调,本来唱戏就是件高调的事,就怕人家不知道上海有个沪剧,所以我认为越高调越好,就像电影的宣传,就像芒果台,虽然一片骂声,但收视却长虹一样。就因为芒果高调,做文艺宣传类的,不就是个传声筒,低调行吗?


作者: 华雨文    时间: 2012-9-6 13:44
回复 飞云浦

电影和舞台剧的区别不用我多说吧,另电影的原创者导演就算是之一,而导播怎么可能是导演呢?一个是演员听从的人,一个是摄像师听从的人。另,我说之评议是指个人的私人活动,不是说戏,或是播出的戏。

关于借调,有的大师一生低调,有的人却喜欢高调,比如你,但我总不能说,你高调了,我就开个帖子来评论一下,或是评论就评论了,出言刻薄字里行间有意无意的撩拨就没意思了吧。
作者: 上海小步    时间: 2012-9-7 14:53
本帖最后由 上海小步 于 2012-9-7 14:57 编辑

看完了,发觉楼主发帖、议论、说事,明显不负责任。不知楼主自己对“茅茅大摆收徒宴,大行拜师礼···”,

                                         此事,知道实情、了解多少呀?
作者: 王乐乐    时间: 2012-9-7 17:15
回复 子墨 的帖子

楼主好:汪好象不是解正式学生。恩来是关门弟子。
作者: shenqin    时间: 2012-9-16 22:42
shenqin 发表于 2012-9-2 15:42

茅茅收徒,行拜师礼。这是传统,无可非议。
作者: 婉君    时间: 2013-2-15 22:35

作者: 邵国鑫    时间: 2013-2-16 16:08
作为沪剧院的院长该有资格收徙了,但并不表明自己的水平巳经炉火纯青了,以茅院长的水平尚还需提高,有今天的成功和前辈艺术家的众星捧月分不开。即使收了那么学生确实没必要如此张扬为人处世应低调调一点,更何况自己在院长崗位上成绩并不太理想呢。
作者: tsh328    时间: 2013-2-18 22:58
楼主发帖有何不妥?沪剧网是“网站”吧,为何要阻止不同观点的帖子?你有水平可以另发帖子嘛!夲人对“茅派”观点的帖子被刪以后,再不愿发帖了。好在我在腾讯微博可以畅所欲言(只要不是反动言论)。
作者: zxhanmimi    时间: 2014-7-13 16:33
百花齐放,需要楼主的这种直率!

作者: 映春成林    时间: 2014-7-13 18:09
不自量力.太狂横了.楼主讲得有理.
作者: 映春成林    时间: 2014-7-13 18:20
收徒这句话是师徒的事.收徒也是发展沪剧.至于送礼收礼.我们管不着.就是要把沪剧的精华传给弟子们.千万不能把吃罗四.摊铺盖.传给徒儿们.
作者: pavanotichen    时间: 2014-7-22 14:30
本帖最后由 pavanotichen 于 2014-7-22 15:06 编辑

前年的新闻了,我刚看到,还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在当今以发展经济为重任的社会,拜师收徒行为弊远大于利。
拜师收徒无非几种目的:
1、真心传授,诚心学习,弘扬戏曲,传承接续。
2、徒弟扬名之敲门砖,师傅功成之佐证。教与学在其次。
3、将戏曲传承视为商品,私售交易,各取所需。
当然我不是当事人,何种目的我不能妄加判断。
但是,在如今纷繁困扰的社会,各种让人慨叹的事情层出不穷,如果说老子的“邻国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思想存在历史局限性的话,在我们现在的社会的某些方面真的要回过头来“清静寡欲,自然无为”点更好,“spring”网友的观点很中肯:个中功利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有数,只是各取所需而已。我也是这样感受的,砒霜有没有毒,不需要吃下去才知道。不要嫌我们观众想得太多,正所谓上善若水,柔弱不争。不张扬,不高调宣传,学成艺精,于无声处再一鸣惊人,不是艺术工作者常追求的吗,并且更能体现出做事业的返璞归真的真谛。
可是这样的无声,她们愿意吗?

作者: 文派传人    时间: 2014-7-22 15:27
上个月上海沪剧院多位著名沪剧演员和茅院长收了多名零六届学生为徒,对繁荣传承沪剧流派,积极培养
青年演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拜师学艺对振兴沪剧是没有坏处的,它们都在为沪剧今后努力!
作者: pavanotichen    时间: 2014-7-22 20:25
本帖最后由 pavanotichen 于 2014-7-22 20:36 编辑
文派传人 发表于 2014-7-22 15:27
上个月上海沪剧院多位著名沪剧演员和茅院长收了多名零六届学生为徒,对繁荣传承沪剧流派,积极培养
青年演员 ...


真心希望他们是:真心传授,诚心学习,弘扬戏曲,传承接续。

因为有太多的事情让我们百姓失去了信任的耐心了,有太多的事情在其光鲜的外表下有其背后的背后了。但愿这一次我做回小人以度君子之腹了。
作者: 旺上加旺    时间: 2014-7-23 00:33
拜师学艺对沪剧是有益处的,带领年青一代是好事!
作者: 云舒丫丫    时间: 2014-7-24 00:06
认认真真看了一遍……
作者: gonghs    时间: 2014-7-24 08:29
pavanotichen 发表于 2014-7-22 14:30
前年的新闻了,我刚看到,还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在当今以发展经济为重任的社会,拜师收徒行为弊远大 ...

拜师收徒的目的,希望是1,但2、3的确存在。
作者: 茉莉飘香    时间: 2014-7-25 11:05
好多事大家应望好的方面想!
作者: 申曲迷    时间: 2014-7-25 21:52
一针見血有道理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