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冷饭多炒有什么炒头? [打印本页]

作者: 叶子    时间: 2012-8-17 16:39
标题: 冷饭多炒有什么炒头?
本帖最后由 叶子 于 2012-8-18 00:07 编辑

沪剧院的网页夏眠了三个月,终于一觉睏醒,登出了九月份的演出信息,我看了后却并没有产生很想去看的兴奋,不知是否还有人与我同感?
第一:节目无新意。除了陆雅臣是“新戏”,其实也只好算是一半新,是“新人”演旧戏,其他绝大多数节目,观众们只要仔细回想一下,在此前一年间已重复了多少次?老是苗家儿女、红灯记、花园会,不会让人听了烦吗?虽可称为“经典”,难道就只有这么几个经典吗?就拿不出别的经典了吗?一家饭店要想生意兴隆还得动动脑筋一年里至少开发出几个新菜肴呢!而沪剧院只会反复炒冷饭。
第二:演员无技能。其实经典节目多的是:母子岭、杨乃武小白菜密室相会、杨淑英告状、返魂香、茶花女、巧遇记、三接新娘、血染姐妹花、.......许多精彩段子为什么不拿出来演?许多好听的唱段像沈惠中的带血的花“枕戈达旦...””手拿一朵红玫瑰”,少奶奶扇子的劝女、徐伯涛唱的母子岭.....为什么无人出来唱?我估计现在是根本无人会演无人唱得像样,7080大家混混日子。
第三:流派衰落。此次节目里能展现几个流派?袁派老是唱来唱去苗家儿女、周冲,为什么不唱桃李颂、林育生?也不见春派杨派,是沪剧院门户之见还是后继无人?
第四:老话题了,好不容易培养出06级学生,为什么不排些诸如血染姐妹花之类的群戏让大家都有机会上台实践,而只挑陆雅臣、庵堂这些只有几个角色的老戏?
美其名曰70、80、90专场,却要硬塞进钱思剑算什么名堂?是实在挑不出演员用来压阵?资源匮乏,是对这场演出缺乏自信?
九月份的708090专场实在是一场名不符实、无新意、无亮点、无回味的大拼盆大杂烩,新瓶装旧酒,只有陆雅臣还可去图个小新鲜。
茅善玉可以成为一个好演员,但要当个院长真是勉为其难,可以换届了。
另外一点早就想说了,蛮朗朗上口的朱强强为何要改成叫不响又绕口的朱君尧?莫名其妙。
作者: 小月    时间: 2012-8-17 16:52

作者: chen9001    时间: 2012-8-17 18:08
敢于把心里想说的讲出来,这点应该大大的肯定!
作者: 福星    时间: 2012-8-17 19:44
我很希望看到青年演员演出“庵堂相会”我想一定比《陆雅臣》和《大雷雨》更吸引人~~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2-8-17 20:07
要演《陆雅臣》的剧本也要重新装修,地点发生在澳门的赌城,不要老是青浦的,一点都不阳光。

把陆雅臣人物重新包装,搞了现代点,有点新意。··
作者: 陈树伟    时间: 2012-8-17 20:11
本帖最后由 陈树伟 于 2012-8-17 20:13 编辑

演甲午海战!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2-8-17 20:33
70, 80, 大家在混日子,是老板娘错。看看剧目就明白了,一年都演不了几次在逸夫舞台的。

不是搞的是折子戏,就是搞演唱会的,票价嚒搞了很高,这样混到退休,她好意思啊,对事业,

沪剧产业,和社会那里来责任感啊。



作者: 勤天    时间: 2012-8-17 20:51
演[鸡毛飞上天]
作者: feng-ye    时间: 2012-8-17 21:25
实话实说,说得太好了!
作者: 子墨    时间: 2012-8-17 22:06
本帖最后由 子墨 于 2012-8-17 22:06 编辑

      同意叶子的看法,毫无新意炒冷饭。

      勿晓得茅善玉勒勒想点啥。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8-17 22:11
并不真正希望他们她们迅速地红起来。

所以,对什么是好演员也是很可以探讨的。

尚老照样演唱配角——比如智取威虎山和法门寺。并不总是曹贞龙。
作者: 快乐凤舞    时间: 2012-8-17 22: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8-17 22:44
终于一觉睏醒-----

多有地方特色的语汇!!!

作者: 王惠龙    时间: 2012-8-17 22:45
回复 福星 的帖子

你说得很对 我也有同感,呵呵
作者: 归晓华    时间: 2012-8-17 23:01
叶子的看法很实际!顶!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2-8-17 23:05
快乐凤舞 发表于 2012-8-17 08:22
如今的小年青能学唱上几个传统戏真是很不容易了,能唱几个年头是个问题?不是沪剧院能主宰的!也 ...

不能改变外因,茅院长至少缺乏很多诚意哦。

眼真真的看到,培养的青年演员为了谋生,去干别的一行,生活再次变化莫测。

70., 80, 90 后青年演员不享受 60 后国家的退休待遇的呀。


作者: 陈树伟    时间: 2012-8-18 12:20
金色的沪剧 发表于 2012-8-17 20:07
要演《陆雅臣》的剧本也要重新装修,地点发生在澳门的赌城,不要老是青浦的,一点都不阳光。

把陆雅臣人物 ...

赞同!老戏要新唱!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2-8-18 14:02
陈树伟 发表于 2012-8-17 22:20
赞同!老戏要新唱!

陈老,我说你到院里去搞业务没错吧。

你看茅院长还钻在老的《陆雅臣》里。


新的陆雅臣,不是那个输钱6 百万的青浦老人。 他而是在澳门狂扫赌城的数学概率学留美博士新雅臣,一·晚赚了6 千万,在大赢


在澳门赌城后,还迎来慕名而来的名门女来追求他呢。这样的题材真是今天成千上万要成功的人所追求的呀。


老是演输钱的,卖女人的《陆雅臣》,那里还会吸引上帝啊?

所以,传统不能丢,要看啥个传统呢。




作者: 陈树伟    时间: 2012-8-18 16:06
回复 金色的沪剧 的帖子

你说得好!继承传统为的创新,创新着眼当今和未来。不是面向古人。
作者: 天意1215    时间: 2012-8-20 08:25

作者: 仙人球    时间: 2012-8-22 22:31

谢谢叶子老师敢于讲真话,而且锋芒犀利,一言中的。沪剧,作为上海的唯一地方剧种,仅靠由老一辈艺术家打造的经典剧目来支撑,有发展的前途吗?时代在前进,而沪剧却出不了唱响时代主旋律的新戏,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作为沪剧院的领导,光会唱戏是不行的,得有文化。
作者: 沪剧吧老迷    时间: 2012-8-23 08:49
“接上海沪剧院通知,原定于2012年9月22日日场13:30,演出的沪剧《陆雅臣卖娘子》,因故取消,即日起至演出当天接受退票;为各位观众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这条信息由上海逸夫舞台官网8月20日发布并摘录上传。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2-8-23 10:11
回复 沪剧吧老迷 的帖子

啥个原因取消?请问。
作者: cbl625    时间: 2012-8-23 10:34
也许炒冷饭比较省力,可是没有新意.要发展就要有创新.支持楼主的观点!
作者: 雀鸣轩    时间: 2012-8-23 12:03
听说老戏要新唱
作者: lujunwen    时间: 2012-8-23 13:29

作者: 沪剧吧老迷    时间: 2012-8-23 13:48
回复 金色的沪剧 的帖子

原因?在沪剧院官网上还未发布取消这场演出的信息。
转帖这条信息是为了告知想去购买这场演出的网友少跑一次“冤枉路”。
我曾经吃过沪剧院的“药头”,不讲了......
希望熟悉沪剧院的网友带个信,尽快在沪剧院官网或在其他媒体发布取消这场演出的信息。可能大多数沪剧观众是不上网的。

作者: 小楼往事    时间: 2012-8-23 13:54
应付的产物都没生命力的,更不会得到观众的认可的,无论你怎么改,人呢?人才呢?改得好吗?到时,充其量只能是些外貌华丽内中虚空的东西。毫无艺术性可言。不是臆想,全能想象得出。
作者: 雀鸣轩    时间: 2012-8-23 15:11
米伴侬一世,侬勿会感到讨厌,侬要感到。。。。。。。。
作者: 阿耕    时间: 2012-8-23 16:12
沪剧院吃老本。
作者: 叶子    时间: 2012-8-23 19:48
沪剧吧老迷 发表于 2012-8-23 08:49
“接上海沪剧院通知,原定于2012年9月22日日场13:30,演出的沪剧《陆雅臣卖娘子》,因故取消,即日起至演出 ...

我买的是9/22夜场的票子,好像还是照常演的,比较期待,很想要看看朱强强,想听听“吃馄饨”唱得好不好。
作者: 爱沪剧    时间: 2013-1-16 18:46
回复 金色的沪剧 的帖子

侬七搭八搭,陆雅是青浦人,去澳门听得懂广东闲话哇?再说,陆雅臣是乾隆皇帝辰光个人!
伊歇辰光根本没澳门个!现在唱个陆雅臣不是老滩簧的,是改过,不关少噱头改来没拉哉·
要是唱老的,解放前头施春轩,龚福生迪眼人来唱,个是赞啊!噱来勿识个!
作者: 番茄太阳    时间: 2013-1-16 19:23

作者: jinli2046    时间: 2013-1-17 12:41
言之有理。
作者: 雀鸣轩    时间: 2013-1-17 16:05
经典没有过时,只有过时人,京剧好戏还有年轻人爱。
作者: 又见蔷薇开    时间: 2013-1-17 20:33
别的不说,茅茅把那么经典的一出《日出》改成了什么样?曲调完全都变了!这批孩子们固然很用功,但表演上毕竟还显得太稚嫩,再说了沪剧院几次大型演唱会这些孩子全都唱茅茅自己的唱段,一点都没有新意。
作者: 沪剧新迷    时间: 2013-7-1 07:04
讲得好
作者: 老袁    时间: 2013-7-1 08:37
回复 叶子 的帖子

沪剧的生命在于出新,要出新思路。
作者: zxhanmimi    时间: 2013-7-1 09:09
回复 福星 的帖子

是啊!形像和角色年龄接近,观众才喜欢看!支持!

作者: zxhanmimi    时间: 2013-7-1 09:14
领导要有气度!
作者: mjf    时间: 2013-7-1 10:05

作者: 快乐风儿    时间: 2013-8-16 12:08
沪剧有很多的优秀剧目,单单上海沪剧院就有很多,雷雨 大雷雨 杨乃武与小白菜 借黄康 陶福増休妻 星星之火 姐妹花 母子岭 江姐 逃犯。。。。等等等。。。。实在是太多了。。。。问题是茅善玉自己有这个能力指导吗?沪剧院有这个能力培养新人吗?连最起码的念白都成问题,还演什么呢??
作者: 上官凡岑    时间: 2013-8-16 12:37

作者: 骏良    时间: 2013-8-17 16:10
我是同意“叶子”先生意见的。这次上海沪剧院参加祝贺“星期戏曲广播会”的演出是在应付的,没有认真把它当回事。不动脑筋,不费力的。沪剧发展源渊流长,积累了几代人的多少传统和现代剧目,可演、可唱,为什么还要反复地“炒冷饭”?——唱来唱去就是这些老掉牙的段子?要知道,再好的段子,反复听,再好的菜,经常吃,会引起反感的。
你沪剧院实在太忙,没有时间排练其他剧目,我认为可以不参加这次祝贺演出。但不要敷衍了事。要知道电台是把这次汇演是当做一件大事来做的。
作者: zxhanmimi    时间: 2013-8-17 16:29
回复 骏良 的帖子

骏良老师说得对,与其敷衍了事,,还是不做的好!
作者: CZZ50129    时间: 2013-8-17 23:57
为70、80后可惜,再过十年,只能演沙奶奶了。
作者: 申申    时间: 2013-8-18 04:58
为什么区级剧团总是有新戏呢?长宁 宝山 不断有新剧目 难道沪剧院没有这个实力吗?
作者: 邵国鑫    时间: 2013-8-18 06:08
同感,作为沪剧界的旗帜要有所作为多创作新戏。这么多人窩在一起吃皇粮,还不如区剧呢!
作者: 郑雨馨    时间: 2013-8-18 07:49

作者: 戏水    时间: 2013-8-18 08:33
关建是有皇粮吃、故而也就不用劳作了!
作者: 蔡兄    时间: 2013-8-19 07:25
上海沪剧院名气响,响了啥人呢?
只响了一个人,就是阿毛,传说
阿毛还欢喜替別格人改名字,美其
名曰名字要响亮才使得观众认定。
侬讲伊炒浪饭伐,伊到也弄了一只
大漠敦煌,但是和宝山的挑山女人
不可相攀。我觉得阿毛不思进取,
没有坦荡的胸怀,伊还是没有把老
一輩的期望放在心上,躺在老本上,
真让人心寒!
作者: 叶子    时间: 2013-8-19 16:02
1、老是唱志超读信,
   为何不唱“苏明读信”、不唱“带血的花”里沈惠中唱的“枕戈达旦.....”的信呢?
2、老是唱沙家浜里陈天民的开方,为何不唱陆敬业曾经唱过的“杨乃武开药方”呢?
3、老是唱苗家儿女,为何不唱同样是袁派的“桃李颂--向往解放区”、不唱林育生的“读遗书”和“手捧日记”?
4、老是唱星星之火---隔堵高墙,为何不唱筱爱琴的“我有冤啊我有仇”?
5、同样是赋子版,为何从来没有听到哪位演员上台来唱汪秀英的“谈判应该讲道理”、唱许帼 华的“杨三姐告状”、唱陈瑜的“无辜的罪人--控诉“、唱马莉莉的”人间热土“?都是很有激情的快唱。
6、还有好多很抒情的段子,比如“母子岭”里徐伯涛唱的“丢人之事我亲眼见....”、少奶奶扇子里的“劝女”、返魂香、茶花女、马莉莉的宋庆龄等等,举不胜举。
正像有的戏迷所言,沪剧院是在贪省力,把经常唱的东西拿出来敷衍敷衍有多方便,照这样下去,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沪剧新一代都不会唱,或者说老师也不教,那么好东西还能积极的传承下去吗?沪剧终将走向衰败没落。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