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沉寂多时的沪剧院终于有了动作 [打印本页]

作者: 晓明    时间: 2012-8-15 10:15
标题: 沉寂多时的沪剧院终于有了动作
沪剧70、80、90三代专场(一)(上海沪剧院)
   
剧目:“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上海的声音 沪剧嘉年华(一)

       上海沪剧院70、80、90三代青年演员专场

时间:2012/9/20 19:15

票价:¥280、¥180、¥100、¥50

主演:《燕燕做媒·伞舞》 程 臻  赵 玥

      《苗家儿女·话别》 钱 莹  金世杰

      《碧落黄泉·玉茹临终》 朱 俭 吉燕萍

      《雷雨·飞向我们的新世界 四凤独叹》 王 森 洪豆豆

      《日出·小东西绝唱》 王祎雯

      《江姐·红梅赞 挥泪上山 绣红旗》 赵 玥  陆 敏

      《叛逆的女性·花园会》 洪立勇 程 臻 金世杰 洪豆豆

      《如花美眷》(选段) 朱 俭 王丽君

      《红灯记选段·刑场》 钱思剑(友情助演)徐 蓉 王祎雯



沪剧70、80、90三代专场(二)(上海沪剧院)

剧目:“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上海的声音 沪剧嘉年华(二)

       上海沪剧院70、80、90三代青年演员专场


时间:2012/9/21 19:15

票价:¥280、¥180、¥100、¥50


主演:《四季相思·船舞》王丽君

     《芦荡火种·军民鱼水情》丁叶波 吴嘉倩 陆 敏 黄倩蓉 李正杰

      《生死对话》(选段)赵 玥

      《家·洞房》洪豆豆 王 森

      《瑞珏·别梅》程 臻 钱思剑(友情助演)

      《金沙江畔·回到老虎连》洪立勇 吴争光 王丽君

      《杨乃武·探监》金世杰 朱麟飞 王祎雯

      《金秀娘·饮水思源》徐 蓉 居 峰 钱 莹 赵 玥

      《露香女》(选段)朱 俭 吉燕萍



剧目:“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上海沪剧院青年团周年庆

        沪剧优秀保留剧目《大雷雨》

时间:2012/9/23 19:15

票价:¥180、¥100、¥60、¥30

主演:洪豆豆 王  森 朱麟飞 王祎雯 钱  莹 韩朝群

      王天元 金世杰 陆  敏 李正杰 施佳杰 彭添俊



剧目:“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上海沪剧院青年团周年庆

        沪剧传统传承剧目《陆雅臣卖娘子》

2012-09-22 日场13:30    夜场:19:15

票价:¥180、¥100、¥60、¥30

主演:丁叶波 金世杰 朱君尧 陆  敏 洪豆豆 郜逸萍 黄倩榕 陈丹妮

      吴嘉倩 朱麟飞 赵海东 韩朝群 葛豪韵 葛聪聪 周一凡







作者: 龚山荣    时间: 2012-8-15 10:34
预祝演出成功!
作者: zhangyg    时间: 2012-8-15 13:24
祝贺.走出了第一步总是好的.希望年轻演员能演自己的原创大戏.
作者: lujunwen    时间: 2012-8-15 13:32

作者: 阿杜    时间: 2012-8-15 17:55
总算看到“小字辈”们演出的信息了,值得庆贺。希望他们珍惜这次机会,来一次精彩的“亮相”,让我们看看你们带着青春气息的新一代沪剧演员的风采。祝演出圆满成功!

作者: 归晓华    时间: 2012-8-15 22:56
好几个月没有演出了,这次么扎堆上演。到时会去剧场观看的,预祝演出成功!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2-8-16 00:05
动作有,幅度还不够大。

第一,工作量太少,青年演员有的是精力,除晚上演传统戏,白天应该排新戏。(参阅王勤团长的讲话,我们一天有时演 2 场,在空间內,拍新戏,20多 天就能完成)
  
   自己做资本家,在态度上,跟国营的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演出次数太少,做到7 天内,至少要有 十 场的演出。

第三,剧目过于公式化,观众停留在上个世纪的老客户身上,缺乏市场开拓愿望。

第四,票价仍旧处在高位,生意清淡,低价是挣取顾客的商业道理。
        
           我们看到很多美国著名企业在失去市场竞争的情况下,赔本也要做,并且提供更好的商
           品,和服务来吸引上帝。

总结,沪剧院的领导,演员们,你们的路还很长,把9 月份作为你们的起点, 上海每年有上亿的

文化消费市场,《大雷雨》,《陆雅臣》是个吃得饱,但吃不好的市场,把眼光放远。 要看到的

是,每月有新戏,如没有剧本的,来个短信和我联系,
作者: 小鹿    时间: 2012-8-16 12:05
不必让他们忙得没有时间沉淀、消化和吸收,在追求数量时更应注重质量。愿沪剧新生代们扎扎实实演好每场戏。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2-8-16 13:15
本帖最后由 金色的沪剧 于 2012-8-15 23:16 编辑
小鹿 发表于 2012-8-15 22:05
不必让他们忙得没有时间沉淀、消化和吸收,在追求数量时更应注重质量。愿沪剧新生代们扎扎实实演好每场戏。 ...


没有数量那里来质量啊? 多舞台实践好比多做数理化做习题,多·演了就有灵感了。

再有,没有数量,那里来沪剧观众啊? 他们身上肩负的责任还有传播沪剧呢。 没有沪剧观众那里来皇粮啊? 靠纳税人养他(她)

们吗?

为啥民营沪剧团,像勤苑能生存呢? 沪剧院从人力资源综合实力不是比任何·沪剧团多强吗? 放了消化和沉淀的时间还少吗?

当我们多题问题了后,答案就很清楚了, 只有和时间去赛跑,是他(她)赢得市场占有率的关键哦。
作者: 陈树伟    时间: 2012-8-16 14:39
金色的沪剧 发表于 2012-8-16 13:15
没有数量那里来质量啊? 多舞台实践好比多做数理化做习题,多·演了就有灵感了。

再有,没有数量,那里 ...

赞同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2-8-16 17:17
保护沪剧的关键在沪剧流派艺术的继承。
愿沪剧新生代扎扎实实学戏,认认真真演戏,担当起沪剧流派艺术承前启后的重任。

作者: 阿耕    时间: 2012-8-16 21:50
沪剧院领导吃老本、不像长宁和宝山年年出新戏。要新生代扎扎实实学戏,要向长宁和宝山学习多出新戏;让他们多实践实践。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2-8-16 23:28
回复 陈树伟 的帖子

院里要聘你去把业务搞好。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2-8-16 23:34
回复 白水 的帖子

同意,白水先生。

加上,里弄的邻居民等待建造新的住房。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8-17 00:11
数量和质量是一对辩证关系。

没有质量的数量无用处——这就是文化垃圾的真实含义;没有数量的质量是空谈——同样是金字塔原理。

如果上海只有一幢高楼即使是金茂大厦,能成为新上海人涌进来的上海滩吗?

舞台实践指的是真实地面对观众的摸爬滚打唱做念。

戏曲界老话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何况,青年团至今有的还只是老外滩的汇丰银行。
作者: 2yd    时间: 2012-8-17 06:19
希望沪剧院在中年及青年新生代演员中挑选培育扬派春派唱腔新人,环顾舞台,杨老仙逝后杨派领域年令适宜、唱功高超的星光闪耀者空无一人,现在推出杨派领头新人正是填空补缺、一炮打响的好时段,中青年演员都经历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舞台磨炼,改唱扬派难度不大,推出杨派新人正是最易成星的好机会。依我看长宁的吴梅影、张燕雯等原本就有扬派功底,为什么不抓住这个机遇,填补这个市场空缺呢?包括文慧的王慧莉,嗓音也有点沙沙哑哑,正是扬派的适宜嗓,改一下戏路,与扬音的王派相偕成辉,文慧的社会影响力就突飞猛进了。
    伟大的扬派必将造就伟大的演员,伟大的演员必将使扬派更伟大,我是沪剧门外汉,可能说的都是门外话,但现在是扬派新人甚至是领头人冒头的最佳时机这个提法是不会错的!
    有志于杨派艺术的专业演员们: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在为杨派献身同时,让自己成为杨派的跨世纪传承人!
作者: 薄薄    时间: 2012-8-17 11:38
期待演出
作者: 叶子    时间: 2012-8-18 10:16
既然美其名曰“708090”专场,为何要把钱思剑塞进去轧闹猛?是怕没有钱思剑这台戏就撑不下去?是怕没有钱思剑这场戏的票子就卖不出去?这是十足的缺乏底气缺乏自信,正因为这群7080过不硬才非得要钱思剑来所谓的“友情助演”?茅院长可以回去安度晚年了。

作者: 陈树伟    时间: 2012-8-18 10:51
回复 blogfeiyunpu 的帖子

说得好!辩证。
作者: 陈树伟    时间: 2012-8-18 11:20
回复 金色的沪剧 的帖子

小鬼连''赞同''都经不起,不要说表扬了!陈老师在台上唱戏时你不知在那里!陈老师在搞业务时你又不知你在那里?不妨在沪剧界去打听打听,陈树伟在搞业务方面的作为!陈老师现在老了退休了。希望寄托在你们年轻-代!年轻一代如都像你,沪剧倒是真的要完了。''金色''的沪剧不就成了''梦中''的沪剧吗?!愿谅你,''不知情不问罪''但切记不要以气用事!
作者: 陈树伟    时间: 2012-8-18 12:02
回复 叶子 的帖子

尊敬的叶子先生;你的-篇''炒冷饭''文章很好.怎么不见了?
作者: 陈树伟    时间: 2012-8-18 12:08
沪剧院在艺术创作,演出剧目按排方面,需要成立-个艺委会!
作者: 叶子    时间: 2012-8-18 14:59
本帖最后由 叶子 于 2012-8-18 15:46 编辑

回复 陈树伟 的帖子

看到一张30多年以前的说明书,是蓝流导演、马莉莉陆敬业主演的《浦江红侠传》,是1980年8月,您陈老师在剧中扮演“小刮皮”一角,你还记得吗?这是很值得怀念的。
巧的很,昨天在我住小区的布告栏里偶然看到九亭镇社区要举办沪剧辅导班,在富易路*号,主讲老师竟是您老,让我肃然起敬。
您真是从年青到退休一直为沪剧事业默默的作出贡献,精神可嘉。
作者: 陈树伟    时间: 2012-8-18 15:30
回复 叶子 的帖子

哈哈你也住九亭?是邻居啊!有空来玩。九亭老年协会看得起要我,要我办沪剧班。打心里讲,自已一辈子也没唱出名堂来,更没做过老师。这社会势利得很,是讲究名人效应的,陈树伟也能做老师?背后定会有人讥讽。不怕!边学边教,做老师先做学生。我相信我教出来的学生个个可以做评委!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2-8-18 21:26
本帖最后由 金色的沪剧 于 2012-8-18 07:32 编辑
陈树伟 发表于 2012-8-17 22:08
沪剧院在艺术创作,演出剧目按排方面,需要成立-个艺委会!


陈老,非常赞同你的说法,您, 到底是院里老宁幕的人。 用艺委来平衡权力,负责茅院长的权力太大,她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对沪剧前途没有好处。


应该有专门的董事会,有 7-10 人 组成,一半成员和沪剧届没关系, 董事会的目的是制定政策,和评估现任院长的工作,并且有开除,和应聘新的院长的权力,没有这样一个西方管理的先进结构,让一个人当权的人说了算,沪剧院的青年演员就会像你 一样把青春埋没在那里。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2-8-18 21:50
本帖最后由 金色的沪剧 于 2012-8-18 07:58 编辑
陈树伟 发表于 2012-8-18 01:30
回复 叶子 的帖子

哈哈你也住九亭?是邻居啊!有空来玩。九亭老年协会看得起要我,要我办沪剧班。打心里讲 ...


老,中国人的谦顺美德往往在套餐的那些常用句中发现,比如讲,徐蓉也说过,

因为大家要求,或着是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要我办个沪剧班,等等,



陈老,你办沪剧班是你对沪剧的执着,爱沪剧,爱我们祖国文化的表现,和某某人,

或机构看得起你没有关系。说白了,就是收费赚钱也是美德,总比搞偷,搞送礼,

依靠纳税人生活的人要好。这也是你人生价值的再一次体现。


我祝贺你,晚年事业成功,多开几家沪剧连锁店。

作者: easonfeng    时间: 2012-8-18 21:52
回复 金色的沪剧 的帖子

陈老的这个艺委会的招是正途!但是这个艺委会要怎么产生,组成人员是什么很重要。搞个嫡系亲信部队来走走场,等于没有用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2-8-18 22:04
回复 easonfeng 的帖子

所以,我讲的董事会,一半以上的人要根本不认识茅院长,对沪剧不感兴趣的,但会搞企业的人加入。

沪剧不景气是跟机构组织结构腐败的有关系。
作者: easonfeng    时间: 2012-8-18 22:08
回复 金色的沪剧 的帖子

这个可行。但是如何要实施呢?沪剧院的上级领导单位有这个魄力去干这事么?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2-8-18 22:50
easonfeng 发表于 2012-8-18 08:08
回复 金色的沪剧 的帖子

这个可行。但是如何要实施呢?沪剧院的上级领导单位有这个魄力去干这事么? ...


观众(市场)的投票是最好的。观众们不去看戏,要生存的,都会改变。


作者: easonfeng    时间: 2012-8-18 22:55
回复 金色的沪剧 的帖子

现在沪剧院是事业单位。国家人民养!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8-18 23:07
改企业了,改成全额支付的传习所。

不再是事业单位。

所以708090都不会按照事业单位人员拿到可贵的社保。

社保级别依次是离休干部/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单位/闲散人员,对不对?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8-18 23:12
很抱歉,那个什么会的想法固然很好,但是没有可操作性。

所以,不去想也罢。

我的态度是静观以变。

谁能终身制呢。

十八大都快要召开了。

新的九月份节目不就是欢庆十八大吗。

搞不懂的是为什么是陆雅臣来欢庆,而不是金沙江畔/春到草原,甚至是三接新娘呢。

前两部大戏今年就有兄弟剧种复排新排,而且是王老的戏,第一部还是人民和艺华团结合作的范例。
作者: 又见蔷薇开    时间: 2012-8-19 08:32
小朋友们演的《大雷雨》非常期待
作者: 叮铛铃    时间: 2012-8-19 08:37
祝贺!
作者: 陈树伟    时间: 2012-8-19 09:51
回复 blogfeiyunpu 的帖子

在文革前人民沪剧团陈荣兰老团长领导下的剧团就有''艺委会''。集思广益,民主集中。一个的思路必竞有限。再说现在科枝发达,还有电脑中国沪剧网,可多多听取广大观众的呼声。专业人士有多少人上网?为何要丢掉好的优良传呢?可悲!文艺团体是文艺创作演出单位,沪剧院现在却成了机关。沪剧院有多少办公室?1,行政后勤办公室2,财务办公室3,工会办公室4,图书资料办公室5,创作艺术办公室6,舞美办公室7,电脑打印室8,演出经营办公室9,档案人事室10,总支办公室11,院长办公室12,副院长办公室。唯独没有演员办公室。演员排戏来,也不需每次来,有你戏来,等电话通知。院部开会来。市区演出晚上直接剧场报到。郊区演出准时上车地集中。白天休息。除前面所述的办公是坐班制,其他全是自由职业。院长也不天天来,具有各种原因。改革30年,承包制,股份制,差额拨款制,兜了一大圈,现在回到全额拨款制!沪剧院目前的体制比起文革前的人民沪剧团来还不如。原来人沪各办公室都是演员兼职的,尤如现在的区级剧团,还保留着优良传统。剧团的兴旺匹夫有责,如今的大环境演出场次少得可怜,出票又如此之难,票务就不能同院内全体在职职工的经济效益挂勾吗?老生常谈了,这样的体制是养懒汉的!国家院团的条件太优越了!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2-8-19 12:00
本帖最后由 金色的沪剧 于 2012-8-18 22:08 编辑
陈树伟 发表于 2012-8-18 19:51
回复 blogfeiyunpu 的帖子

在文革前人民沪剧团陈荣兰老团长领导下的剧团就有''艺委会''。集思广益,民主集 ...


陈老,沪剧院在现在的资本市场的体制中,存在的意义几乎不大。沪剧院解散后,

演员们的生活要比现在好。你说的以上办公室其实一个都不要,院长这个位子其实是在养一个大款。

从2010 年来,几乎看到的每年她就演几场《懂梅卿》,或者是 搞个大型的演唱会,搞几次高票价,来支持自己的消费生活。,

有人邀请她去结婚宴席,她唱一段《金丝鸟》开价要 1万,唱完就走人。还有沪剧同仁要请她来出场演出,

也是万元报酬。 不演戏时,从网上拍的照片来看,院长喜欢和企业家一起拍照,

她也喜欢德国的名牌汽车,奔驰,和宝马,~ 或者,有看到,在热心推销她的书籍签名活动,等等。

她如何为她的同事树立榜样?她有如何对得起热爱她的戏迷们。

作者: 叶子    时间: 2012-8-19 12:25
昨晚央视播出全剧董梅卿,不错是大制作,但希望老茅最后一次演妙龄少女了,每当镜头切换到近景时,已再难掩岁月的痕迹了,不必仿效刘晓庆向年龄挑战,因为茅院长还不具备刘晓庆的素质。
作者: shenqin    时间: 2012-8-26 09:44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2-8-28 09:46
本帖最后由 金色的沪剧 于 2012-8-27 19:47 编辑

回复 陈树伟 的帖子

出票又如此之难,票务就不能同院内全体在职职工的经济效益挂勾吗?老生常谈了,这样的体制是养懒汉的!国家院团的条件太优越了!

陈老,你说了很对,比如讲在勤苑沪剧团,票房经纪人的佣金高达 20 万人民币一年。

再优秀的演员演的戏,如没有商品推销的高级经纪人,沪剧商品也变不了现金。希望你在这方面,为沪剧届树立一个伟大的榜样,
希望院里,或民营沪剧团再度聘用您这样的离休干部,佣金在达到一定的营业数额里,那出百分之十作为您的佣金,数字没有封顶,可以讲,好远远超过唱《金丝鸟》的数目。



作者: ffdsdwe    时间: 2013-1-3 19:54
沪剧的魅力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