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老一辈沪剧艺术家筱文韻的近况 (上) [打印本页]

作者: 上海小步    时间: 2009-7-4 06:59
标题: 老一辈沪剧艺术家筱文韻的近况 (上)
老一辈沪剧艺术家筱文韻的近况  (上)
   
    在《中国沪剧网》上看到“老戏考”、“沪剧画刊”中有着筱文韻的介绍,其中讲到《乡土上海:沪剧老唱片》,引起我极大的兴趣。这些经过千挑百选的、只是沪剧部分较有代表性的唱段,是“原汁原味代表上海乡土艺术的珍贵录音”、在广大沪剧爱好者面前重现昔日的光彩,录制中就有“女单帮·留书”、“女单帮·自杀”,筱文韻是幸运的。
   
     目前健在的沪剧老艺人已经不多了,他(她)们是沪剧艺术文化的宝贵财富,出版的《沪剧老唱片》中,有王盘声、小筱月珍和筱文韻都在上海,理应得到我们重视和尊重,我去探望了筱文韻。看到她身体健康、保持着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精神状态很好、思路清晰,对我娓娓谈起自己的从艺经历:
   
    筱文韻,原名王霖娟,上海浦东三林塘人,生于1925年。少年时进入施家班学戏,师从施文韻,“学生意时先学敲五年鼓板”,18岁正式登台演出。出演过“三朵花”、“女单帮”、“金刚钻”、“游宫”、“投亲”、“狱中”、“八年离乱”、“遗腹子”、“白毛女”、“幽兰夫人”、“杨乃武与小白菜”、“空谷兰”、“反侵略者号外”、“斗虎记”、“杨立贝”、“丰收之后”、“年青一代”、“丹河曲”、“珍珠塔”·····等许多戏。
   
    “三朵花”,先是由汪秀英、顾月珍和丁是娥演出,唱口好、卖座很好,观众特别喜欢。有一次汪秀英有事情、不能来演出,班主事先已经有安排,告示:有筱文韻出演、不想看的可以退票。临到开演时,场内部分人起哄闹事,吓得她浑身发抖、躲在幕后直哭,说什么都不敢登台唱戏。尽管那个时候没有剧本什么的,但是她努力“偷戏”学戏、非常用功、扮相好,这样才使得班主叫她顶上去演出。那天,年长两岁的丁是娥师阿姐鼓励她讲:“怕啥!唱戏,总归有第一次登台的。侬勿出去唱,人家哪能会认得侬?哪能会晓得侬唱得好勿好!”硬是把她推上戏台,等她开口唱,一下子就把观众的心抓住了,演出很成功。事后,丁是娥师阿姐主动给她送旗袍、做戏服、对她很关心,两人关系一直很好,也就有了以后的筱文韻。后来,“三朵花”常常有丁是娥、石筱英和筱文韻来演出。
                     
                              待续······   ······
作者: xwlb    时间: 2009-7-4 09:31
感谢小步老师
作者: 玫瑰之花    时间: 2009-7-4 09:48
谢谢小步老师.
作者: 贝贝    时间: 2009-7-4 10:41
,筱文韵是浦东三林堂人.老戏报上有报导,请看
   (, 下载次数: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