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感谢贝贝老先生,我所知道的孙徐春和我应该看到的孙徐春
[打印本页]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8-4 02:40
标题:
感谢贝贝老先生,我所知道的孙徐春和我应该看到的孙徐春
非常感谢,而且公开表示老孙先生雅量。
这是我事先跟他打招呼的话题之一,尽管当时他只字未曾看到,也知道我从来不会对人和物百分百肯定或否定,他也不计较我可能会说什么不适的言词。
非常敬佩——难怪,有其父亲有其子,所以小孙在王派弟子中独树一帜——这一点恐怕无人否定也无法否定。
上次说的是1/N的王子问题,我是一直很惋惜的,在所有的王子中,他是最后一个被某些媒体命名的——据印象,不会在正当年轻的辰光。一转眼,王子不再。如果在逃犯那时打开的一扇窗就提出来沪剧王子称号多好啊。
可惜那时侯没有中国沪剧网,没机会能让我们这样的草根来指手画脚,没有话语权多痛苦哦。
书归正传——百分百孙徐春的题目是我所知道的孙徐春和我应该看到的孙徐春。篇幅较长,正好按照标题分上下两部分。
*********
我所知道的孙徐春和我应该看到的孙徐春(上)
不算唱段,我现场看孙徐春就一次大戏,比陈波少,比徐俊多。但这不妨碍我通过尽可能的手段搜索追踪他的足迹。或许,这就是粉丝的作为吧。
那是三团青年团开团大戏血染姐妹花。徐俊去北京团中央开会了,没看到,很失望。事先不知道轮换到谁上场。这也是轮换制观众的无奈之处。
好在孙徐春不轮换。舞台上的宜平始终是他出演。司令小姐眼中的贾宝玉玉树临风。非常感动非常高兴一曲海滩别流传至今,还会流传久远。我个人认为这和黄梅戏海滩别可以相提并论,虽然两位演唱者比那个海滩别年轻得多。而支部书记的夜深沉则偶然听说有翻唱,另一段开头的哭夫净场唱基本上就没有流。
接下来,上海电视台记得有采访青年演员的生活内容播出。总共是沪剧院的三位和越剧院的两位(妻子实在是陪衬)。
一个是在锻炼身体,蛮像体育运动员;一个是回家,苹果撒了一桌子;一个是去嘉定,田园风光小两口。
唯有孙徐春是独具特色。一袭风衣,越发显得亭亭玉立。手里执着一卷稿子,蹀躞来回。
书卷气十足。而这正是我特别欣赏的地方。也是特别强调老老老梨园前辈传下来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一点。
虽然那时侯我埋头写的是科技论文,基本上和文艺无关,照样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无论如何,这是编造不出来的,所以这文采风流就聚焦到仅仅一个人身上了。另外一位王子当时文学修养还差得远,所以会引起哄堂大笑至今还是话把。而徐俊的突飞猛进还在后来。
于是,关注了无船水也流。尽管评价还是差强人意,可我照例对他十分敬佩。
再后来,就是上海家喻户晓的逃犯和昨夜情。
连连出彩,鲜花奖赏;再就是接踵而来的全国第一个戏曲演员个唱会。
佩服,佩服;张培的形象也至今挥之不去。
那一句,孙徐春怎么还没有打开他的那扇窗呢。音容笑语,多棒啊!
后来,就陆续知道他的沙家浜配角还有一段武打;星星之火的双喜,还有童年。
一转眼,上海沪剧院第三个小生下海。
总觉得不仅仅是要去经商的问题。没有在红花奖等场合出彩啦啥的恐怕不会不留下阴影。
我总是想假如那时侯就申报梅花奖,恐怕就不至于下海了。
逃犯的潜逃眼神一再被提及,苏明读信毫无疑问超越了志超读信。
可惜,时机不会再来。
沪剧界可能的男演员梅花奖人选一而再再而三地错失。本来男主角为第一主人公的大戏就少,难得有一两部也不知道为什么失之交臂。
总之,不少人都去香港了。
又陆续回归大陆了。
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黄金搭档的演出,一部部新戏大戏。
可惜,始终在原先的水准上。谈不上新的突破。
这跟有没有奖已经无关。
自己开公司,办剧团,一路走来。
沪剧观众看到的是身兼老板和演员两重身份的孙徐春。
倒是,别具风味的沪歌听起来饶有韵味,可惜不是沪剧只是沪歌。
作者:
婉君
时间:
2012-8-4 20:14
{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8-5 12:34
谢谢顶贴。
过几天会有(下)。明后天可以会有写再一个话题。
作者:
娄江沙子
时间:
2012-8-5 15:08
说的一点不错,腹有诗书气自华。记得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孙徐春就在《萌芽》等文学刊物上发表过小说。那个时候起,我就成了他的铁杆粉丝了。
作者:
hc2007sjb
时间:
2012-8-5 22:19
现在还有书卷气吗?
作者:
shenqin
时间:
2012-8-25 17:19
作者:
qianyi010513
时间:
2013-12-15 12:57
永远的孙徐春,早已是我心目中的王子了。
作者:
龚山荣
时间:
2013-12-16 09:46
赞!
谢谢上传!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