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沪剧之镇的“掌门人” [打印本页]

作者: sopsun    时间: 2012-7-26 23:06
标题: 沪剧之镇的“掌门人”
   ——记上海市民间沪剧传承保护“十佳优秀组织者”陈永道
     日前,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举行的上海市民间沪剧传承保护“十佳优秀组织者”、“十佳优秀演员”颁奖演唱会上,原青浦区白鹤镇文体中心主任陈永道被授予“十佳优秀组织者”称号。今年57岁的陈永道从事文化工作已有整整30个年头,30年来,他以事业发展为“第一要务”,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创出了白鹤镇文化工作的崭新局面。白鹤镇沪剧演唱、江南丝竹蓬勃开展,特色的文化活动绘就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张熠熠生辉的文化名片,陈永道被当地百姓誉于“沪剧之镇的掌门人”。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陈永道的组织策划下,全镇很快建立起了以文化中心骨干力量为核心的文艺演唱队、老年演唱队、校园舞蹈队、文艺创作组和13支江南丝竹民乐队,这些文艺队伍常年深入企业厂区、学校、集镇、村庄……每年演出活动达30多场次。1998年9月,上海沪剧院和白鹤镇挂牌结对,陈永道全面推出了贴近群众生活,融入时代信息的创作节目,其中戏剧小品《洋山情话》在市级汇演中荣获一等奖,戏剧小品《绣彩霞》入选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祖国颂”小戏小品大赛,荣获二等奖。

  多年来,陈永道非常重视对文艺队伍的培育和发展,经常性地举办不同类型的文艺培训和演唱竞赛。在他的策划下,白鹤小学建立了由40多名学生组成的沪剧演唱兴趣小组,已连续举办了12期暑期少儿培训班;自2007年起,白鹤镇每年举办一次“沪剧节”开展各个系列的群文主题活动,以形式多样,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各类文艺表演,歌颂家乡变化,抒发幸福生活,在全镇营造起了“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建设文化,人人享有文化的氛围。近几年来,经济的大发展带来了文化的大繁荣,陈永道以打造乡村文体俱乐部为抓手,着力巩固、发展、提高“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品牌和水准,目前,杜村、梅桥、新江等8个村和3个居委,已相继成立了文艺宣传队。

  30年光阴萦梦,在繁花似锦的农村园地里,在陈永道的精心耕耘和辛勤汗水的浇灌下,一朵朵充满着乡土气息的文艺花朵激情绽放。从2003年7月起,白鹤镇已连续三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8年9月,白鹤镇又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沪剧)传承基地。



作者: 福星    时间: 2012-7-27 01:42

作者: 沪剧新迷    时间: 2012-7-27 06:17

作者: 滩簧西乡调    时间: 2012-7-27 07:06
回复 sopsun 的帖子

陈老师不容易。
这估计是一篇上报材料,所以缺乏细节。期待作者深入采访,把陈老师与沪剧的点点滴滴好好写写,相信一定感人!
作者: 龚山荣    时间: 2012-7-27 09:51

作者: ABCDFG    时间: 2012-7-27 10:28

作者: lizhenmin    时间: 2012-7-27 10:45
青浦区白鹤镇曾经是上海沪剧院丁是娥老师、石筱英老师蹲点辅导的沪剧之乡!
十分敬佩陈老师长期以来为沪剧事业不懈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作者: 璐璐    时间: 2012-7-27 11:13
拜读了报道文章!敬佩陈老师为繁荣沪剧无私奉献!
作者: lujunwen    时间: 2012-7-27 13:56
向陈老师敬礼!
作者: 英施1949    时间: 2012-7-27 17:35
致敬!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7-27 20:57
lizhenmin 发表于 2012-7-27 10:45
青浦区白鹤镇曾经是上海沪剧院丁是娥老师、石筱英老师蹲点辅导的沪剧之乡!
十分敬佩陈老师长期以来为沪剧 ...

老传统老基地啊
作者: 会飞的鱼    时间: 2012-7-29 21:07

作者: 陈树伟    时间: 2012-7-30 15:14

作者: xiangsheng1947    时间: 2012-7-31 18:26
向陈老师学习并致敬!
作者: 婉君    时间: 2012-8-1 23:02

作者: 叮铛铃    时间: 2012-8-2 10:56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