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茅院长沪剧再次探索-- 推出国语沪剧 [打印本页]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2-6-26 13:20
标题: 茅院长沪剧再次探索-- 推出国语沪剧


龙飞凤舞春之声 2012 沪剧经典交响演唱会, 茅院长唱的 《姊妹俩》,“生活之路”怎么是用国语唱的。不是沪剧交响演唱会合同上写的是沪剧吗?

http://player.56.com/v_Njc5OTQ2MzI.swf
作者: yuminghong    时间: 2012-6-26 14:02
《生活之路》是沪剧电视连续剧《姊妹俩》主题歌,剧中还有茅善玉演唱的歌曲《军港之夜》《莫愁啊莫愁》,很有八十年代的时代气息。
作者: zyh    时间: 2012-6-26 18:55
美赞沪剧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6-26 19:41
本帖最后由 blogfeiyunpu 于 2012-6-26 19:45 编辑

比之沪歌又进了一步。

周立波也想过推出国语清口。

吴先生别惊讶啊。

院长还演过电视连续剧(不是指沪剧戏曲电视连续剧)呢。

所以说,对终身职业是演员的人来说,不必也不该强调学上海话是如何如何地困难,何况是戏校学生,十岁刚出头不多学语言真是好时候。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6-26 19:48
谢谢上传!

弥补了不能到现场的遗憾。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6-26 20:01
本帖最后由 blogfeiyunpu 于 2012-6-26 20:16 编辑

不好意思——

贝贝老先生,小孙的白西装其实不必绣上那个图案,没有增添风采并无加分,当然这是服装设计者的问题,和演员本身无关。

刚才再看了一遍越发看清楚了,那不是龙而是凤,对吗?

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那末就更加应该去除,单纯简洁的白西装更能衬托演员风采。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6-26 20:20
借用某网友一个帖子——回复提问。

吴先生,你人在海外,不知道某些事情很正常。比如你很可能没有看过姐妹俩电视剧。

不过不妨碍你发表,呵呵。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6-26 20:43
本家演唱的那一段,曲调没有变,但有新的演绎,很好啊!

赞一个!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6-26 20:54
各归各,怪不得他不和搭档唱日出。

光头情结喜欢光头——这一段解派很不错哦。

那末,个唱会会有三个流派。

缺点是怎么眼袋那样明显呢,算年龄不该啊。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6-26 20:58
星星之火,挺棒啊,叫好!!!

很高兴,没有叶大主持的启发,他的邵派实在不敢恭维。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6-27 04:08
听了一半,外出归来继续——

很理解原先有网友提出的疑问,这一台是沪剧院自己的节目,从独家交响的角度看,就没有问题了。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6-27 04:16
很明显,日出雷雨的调子都有不少变化。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6-27 04:43
王丽君的一段,如果办个唱,也应该是必选唱段。

那件旗袍也不错,素净中有淡雅。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6-27 05:10
最后一整段 要廿分钟只久,远远超越前面好些唱段。

可惜悲悲切切,作为压台气氛太不对路。或许是一种暗示性签语。或许是一种充满幻想的无奈。
作者: lujunwen    时间: 2012-6-27 10:47
谢谢楼主上传!
作者: chen9001    时间: 2012-6-27 14:45
将程\朱的<日出>与马\陆的对照下,陈白露的腔基本未变,但方达生的却重新"作"过了.

到沙龙以及这里的音视频版块听听\看看,依旧是马陆版的"天下".
作者: 月上寒    时间: 2012-6-27 15:08
多谢上传!欣赏了!
作者: cbl625    时间: 2012-6-27 16:04
难得有的欣赏,好呀!
作者: 映春成林    时间: 2012-6-27 17:41
沪剧开国语那可真成四不像了.搞吧沪剧早晚被搞坏.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2-6-29 07:54
本帖最后由 金色的沪剧 于 2012-6-28 17:55 编辑

回复 映春成林 的帖子

过去看到茅院长唱国语歌还有好几次,她本人也想在国语通俗歌曲板块上有所突破 以此来扩大影响力,但她国语咬字很别扭,听上去好像又在唱沪剧。
作者: 叶子    时间: 2012-6-29 12:35
戏曲演员开国语,大多数都是别扭的,有时要发表讲话或接受记者采访,开头几句还操几句马马虎虎的国语,讲法讲法又转换到上海话了,让人听了难受不难受?不过像现在一批20几岁的年轻演员讲普通话还是蛮灵的,像王森这班少男少女都不错,而像茅院长这把年纪的这一代人讲不来还是帮帮忙不要讲了,我每次听每次我的皮肤都要起疙瘩,毫无美感可言。
作者: 申渝    时间: 2012-6-29 14:31

作者: 叮铛铃    时间: 2012-6-29 16:19

作者: 映春成林    时间: 2012-6-29 18:17
茅. 的国语就像电饭煲出故障.烧出来的夹生饭.怎么听怎么不入耳.院长呀别折腾了.规规句句唱沪剧吧.再搞要搞得臭不可闻了.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2-6-30 00:03
回复 映春成林 的帖子

茅的几段国语唱法,运用了很多沪剧甩强,听了后几天还没睡好,还为她国语沪剧在国语发音上推敲。在发音和优声美化样本敲定好之前,先用上海话唱哦。

那天唱的“生活之路”,茅院长再用沪语重新来过哦。
作者: 陈树伟    时间: 2012-6-30 08:03
回复 yuminghong 的帖子

赞同你这位先生的客观评论。 网友们大可不必担心茅善玉推出[国语沪剧]。[生活之路]这纯是电视连续剧[姐妹俩]的主题'歌'。作为电视剧主题歌,发生在80年的时代背景,可否用国语?。钝属艺术处理范寿。此事只能同导演商量,当初那时楼主人在哪里?如此重要的,沪剧姓不姓沪,涉及沪剧前途的问题为啥不提出?!与现今沪剧院院长,被称之为领头羊的茅善玉浑身不搭界的事硬拉到她身上。我想楼主心里极为明白的。楼主也不是从沪剧院出去的吗?!以此大做文章,搅混水,为吸引眼球,手法太底劣了!请楼主吴先生不要[胡来]!!!
作者: 顾亚平    时间: 2012-6-30 08:53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2-6-30 10:19
陈树伟 发表于 2012-6-29 18:03
回复 yuminghong 的帖子

赞同你这位先生的客观评论。 网友们大可不必担心茅善玉推出[国语沪剧]。 ...

陈先生,久违了。

跟八十年代不同的是:今天茅姐是院长,是有决策权的。她其中一段唱段选用国语演唱这次沪剧交响会演出,观众们对为院长为沪剧前途担忧宣传的主题产生了质疑。

沪剧是用上海方言的,这个是上海人默认的。
作者: 陈树伟    时间: 2012-6-30 11:00
回复 金色的沪剧 的帖子

请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理理清爽,再在网上谈论茅善玉!这才是对人对自抱负责的态度!
作者: 叶子    时间: 2012-6-30 11:51
chen9001 发表于 2012-6-27 14:45
将程\朱的与马\陆的对照下,陈白露的腔基本未变,但方达生的却重新"作"过了.

到沙龙以及这里的音视频版块听 ...

马陆版的《日出》至今无人能胜任和超越,或者说朱程版并未能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像《窗棂一片白茫茫》这样好听的经典的唱段被新版改得七零八落,惨不忍听。另外,在朱程版的日出里。原来有张清唱的、好多观众都赞不绝口的一段也被宰割,真不知在搞什么玩意儿,里面王惠钧演的顾八奶奶演技恶心,倒胃口,我不会再要看了。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6-30 21:17
叶子 发表于 2012-6-30 11:51
马陆版的《日出》至今无人能胜任和超越,或者说朱程版并未能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像《窗棂一片白茫茫》这样 ...

叶子说得妙啊——

张清这个襄理演唱的爬啊爬,爬到这襄理职位精力无,唱词好,唱腔好,沪剧韵味足。

现在,好多事例——不限于沪剧界——,就是把好的再改一改,就是新版本了;可惜不是越改越好,而是把好的削掉了。根本不顾懂行观众特别是资深观众的认可与否。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6-30 23:01
本帖最后由 blogfeiyunpu 于 2012-6-30 23:04 编辑

呵呵,再来提供一个对照——

七彩戏剧频道播放萧雅民营剧团十周年演唱会——等于是她的个唱会——上面有她的歌唱包括歌坛成名作月亮走我也走。

另外,黄梅歌后吴琼也有歌碟。

可以听听人家的国语水平。

萧雅还是地道上海人。我把这视频放在个人日志里了,免得又说和沪剧无关遭到删除。其实,里面就有沪剧——和小孙搭档。

可见,作为同时代人,学习“外”语的本领也有高低。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2-6-30 23:55
本帖最后由 金色的沪剧 于 2012-6-30 17:30 编辑
blogfeiyunpu 发表于 2012-6-30 09:01
呵呵,再来提供一个对照——

七彩戏剧频道播放萧雅民营剧团十周年演唱会——等于是她的个唱会——上面有她 ...


同代人不是同命运哦 !刚刚听了张杏声老师的唱。

萧雅 90 年在洛杉矶带了几年,还是永久居民呢。 不过过了几年后又回到舞台,开始她事业的追求。

她的公司没有国家补贴啊。反而还捐资国家哦。

她对观众们很热情啊。虚心接受大家意见哦,还经常和观众热情交流,她对搭架子没有兴趣,也不需要名气的追求。她需要的是观众哦。如你晚上需要打电话,12 点她也接,只要合理哦。

你要她讲国语,她就给你最出色的国语。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7-1 01:38
回复 金色的沪剧 的帖子

请参看我为萧雅民营剧团十周年所写的获奖文字——四美具两难并。

还是那句老话,有比较才有鉴别。

院长当年国语演唱这段电视连续剧歌曲,可以理解。

问题是到现在国语并无进步,还坚持不肯放弃这段演唱只能说遗憾——因为自爆其短。

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扬长避短很重要。

萧雅流派演唱是七种,为什么没有老院长的袁派,不见得她就学不来,道理就在于方亚芬袁派高徒演唱在前,没必要去做东施。
作者: 婉君    时间: 2012-7-1 07:25

作者: 陈树伟    时间: 2012-7-1 15:43
回复 blogfeiyunpu 的帖子

赞同!改要慎重!!!
作者: 陈树伟    时间: 2012-7-1 17:48
回复 blogfeiyunpu 的帖子

赞同你客观评论。我补充-点,即使茅善玉国语水平有所提高,对沪剧交响乐演出的节目按排,也要慎重考虑!自曝其短不可取。电视连读剧"姐妹俩"主题歌,为啥原创要用国语唱?其它电视连续剧用沪语唱不是也很好嘛!例如;"湾湾河水....."此题在此不加深究了。当初80年代小茅只是-位明星,无权同大导演商谈艺术处理事宜。"姐妹俩"主题歌用的是国语已既成事实。为了这次交响乐演出,主题歌重新作曲?名题以旧"姐妹俩"主题歌,观众认可吗?有点莫名其妙。干脆不动。为此带来了;"茅院长将要沪剧再次探索..推出国语沪剧。"对于这样批评本人认为太苛刻了。明白人都知道,茅决无此意,也更无能量来改变整个剧种。楼主是言过其实了吧。为了免除自曝其短,不选用这段唱腔倒是上策。所以相当赞同先生的提示"人无完人,扬长避短极为重要!"沪剧交响乐有成功的一面,也有不足的方面,网上朋友尽情发表个人的意见,以利于将来办得更好!
作者: 映春成林    时间: 2012-7-1 18:05
沪剧用国语唱.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就等于用京胡伴奏沪剧.像话吗.
作者: 朱妙其    时间: 2012-7-1 20:38
回复 陈树伟 的帖子

今晩我又喝了点酒,刚回来.笑得很开心......
作者: 朱妙其    时间: 2012-7-1 20:42
回复 朱妙其 的帖子

不对,刚才我是评点37楼的,按错了.其它以后再说吧.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2-7-2 08:21
回复 陈树伟 的帖子

陈先生经常读错人家意思。茅院长就是跟我吃饭也会提起此事,上海人很忌讳院长用国语唱在这种场合里,岂能仅是国语标准问题,更是这样做是否合适问题,做院长领导是否谨慎问题哦。

那么这样的话题根本不是对她刻薄的批评,也不是提出意见,而是提出一定样改证的地方哦。茅院长是否是个谦卑的人呢? 她是否也能上沪剧网来解释一下呢?或许她真的感到“生活之路”在当今大环境下改成上海话唱呢? 如一但茅院长重新用上海话唱“生活之路”的话,那么本来大家认对茅院长是个傲慢的人的影响因为你不乱发言就会产生变化哦。


作者: 陈树伟    时间: 2012-7-2 13:36
回复 金色的沪剧 的帖子

吴先生你所立的题目是;"茅院长沪剧再次探索....推出国语沪剧"你的标题其意,谁都不会错误理解!"探索"而且强调的是再次地探索!探索什么?!.......推出国语沪剧!你下次请小茅吃饭时问她,是否是有意探索推出国语沪剧?问她是否立意改革沪剧的剧种.......成为国语沪剧!你的论断能证实的话,明天就轰下台!!!
作者: shenqin    时间: 2012-9-9 15:21

作者: 映春成林    时间: 2012-9-9 19:10
今日改国语沪剧.舒月可改苏北话沪剧.马莉莉改宁波语沪剧.这下沪剧要一团糟了.
沪剧----绝对勿能渗国语.他是上海地方戏.别江北驴子扮狗叫了.规规句句唱好沪剧别渗些不入格的东西.影响了沪剧风格.懂吗.
你要渗国语回家关好门唱.省得邻居听了恶心.
作者: 映春成林    时间: 2012-9-9 19:12
今日改国语沪剧.舒月可改苏北话沪剧.马莉莉改宁波语沪剧.这下沪剧要一团糟了.
沪剧----绝对勿能渗国语.他是上海地方戏.别江北驴子扮狗叫了.规规句句唱好沪剧别渗些不入格的东西.影响了沪剧风格.懂吗.
你要渗国语回家关好门唱.省得邻居听了恶心.
作者: 仙人球    时间: 2012-9-10 18:40
坚决支持“映春成林”的观点。
各种地方戏曲的唱腔语言发声,都跟各地方方言紧密相关。这是一个语言学研究的范畴,这里就不展开了。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