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访杨飞飞
[打印本页]
作者:
郑经祥
时间:
2012-5-23 11:29
标题:
访杨飞飞
在一个假日的晚上,我去拜访一位在沪剧界享有盛誉的老演员杨飞飞。有半年多时间,在舞台上见不到杨飞飞她那情真意切,朴素无华的表演,听不到她她那醇厚而清新的唱腔,观众询问的信象雪片一样飞来。我正是带着大家的心情去探望她的。
杨飞飞是去年十月确诊为癌,这消息曾试她很难过,正当冬尽春来可以尽情欢歌的时候,却要离开心爱的舞台和成千上万的观众。她清楚记得,在粉碎“四人帮”的第一个国庆节,她从早上一直到午夜二点,连演了十五场,观众掌声雷动。虽然她年过半百了,却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就在她进医院治疗的前几天,她还在工厂连演了二场,工人干劲大增,生产翻了一倍。
去年十一月北京文代会期间,她受沪剧界和越剧界姐妹的邀请,赶去参加党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和茶话会。在文坛群英的盛会上,华主席和邓颖超大姐都亲切握过她的手,华主席还风趣地模仿上海话称呼她一声“飞飞同志”。这些都成了她永生难忘的回忆。
杨飞飞十二开始岁学艺,她开始是学方言话剧,十五岁学沪剧,和著名沪剧演员丁是娥是同一班的师姐妹。丁婉娥是她入门师,后来她又宗法筱月珍、杨月英等名家,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创立了沪剧中独具风格的“杨派”唱腔。
在1951年,她改编上演了《妓女泪》,那时一炮而红,观众如潮。杨飞飞的“行路寻子”的过场戏中,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创造了著名的”杨八曲“,成为杨派演唱艺术的代表作。
杨飞飞现在健康情况良好,不要很久,她主演的《妓女泪》就能与观众见面了,那时在沪剧界独树一帜的“杨派”唱腔和表演又将重现在日益繁荣的上海文艺舞台上。
这篇文章摘录于《解放日报》记者俞新宝老师八十年代的一篇专访,我刋登目的是:“深切怀念沪剧杨派创始人杨飞飞老师”,祝沪剧大师一路走好!
作者:
龚山荣
时间:
2012-5-24 13:45
谢谢报道!
作者:
lee1126
时间:
2012-6-18 20:34
作者:
天天快乐01
时间:
2012-7-21 16:58
谢谢上传!
作者:
叮铛铃
时间:
2012-8-30 12:09
谢谢报道!
作者:
shenqin
时间:
2012-9-9 16:45
作者:
明辉
时间:
2012-9-9 20:47
一生精力为艺术,非尽心血为家庭。
作者:
永世爱华
时间:
2013-2-27 10:48
作者:
又见蔷薇开
时间:
2013-2-27 21:30
现在我可是听出了杨派醇厚的韵味来了……
作者:
申申
时间:
2013-2-28 18:23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