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一句沪剧唱词小议
[打印本页]
作者:
炳伊
时间:
2012-4-17 22:08
标题:
一句沪剧唱词小议
沪剧《秋海棠》是家喻户晓的一出戏,其中秋海棠和罗湘漪的一段对唱“放书本”,也是大家喜欢并在沪剧沙龙广为传唱的精 彩唱段。但男口演唱到向罗湘漪解释为什么会从事唱戏这一行当时,唱某句总会唱成“中途转学谋生计”,可以说无一例外,百分之百都是如此。这种唱法,确实使我犯傻了。“中途转学谋生计”此句,从意思上说显然是讲不通的,因为既然是转学,那就一定到新的学堂继续求学,而不是去谋生计(找点事干,养家糊口);如是离开学堂去干活赚钱养家糊口的话,那不是转学,而是停学,结束学习生活。我们从这一小节的主要内容不难看出,秋海棠从小失去双亲,寄养于二叔家,生活拮据贫困,无力继续求学,只能进戏班子唱戏,以某生机。显然,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秋海棠由于无力继续读书,只能停下学来,去唱戏糊口。既然是这样,用“转学”显然是错误的,应该是“辍学”(停止学习,结束学生生活),全句应为“中途辍(chuo,读第四声)学谋生计”。我翻阅了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沪剧书中的这一曲谱,作词是姚声黄,好像是蛮有名气的词作者,查了一下这一句,一点没错,是“中途辍学谋生计”,但为什么大家仍然视而不见地我行我素,缪讹流传呢?根据我的记忆,原来在这本沪剧书正式出版以前,在沙龙流传的都是那些刻印打印的比较粗糙、不很清晰的零碎谱子,这样就难免以讹传讹,错误得不到纠正。我就看到过很多沙龙里的谱子上都是写着“中途转学谋生计”,既然这样,那么,时下唱错这一句就不足为奇了;但如探索一下源头,我就不相信,第一张传向圈外的曲谱,把这一句也写错了!因为词作者,语言文字的功底肯定是很深的,绝对不会在这种地方混淆了概念,用错了词,出版物上的曲谱已是明证,词作者是正确的,没有错。那么,这错误是怎么来的呢?对这一问题,我没有做过调查,只是作些分析猜测:我以为,业内(作者)传出的第一张曲谱应为正确,是“辍学”,但到了演唱者手里,或许把“辍(chuo)”念成了与之形近的“缀(zhui)“了,“缀学”,当然不知所云,实难解其意,但它用上海话的读音却是和“转学”一个样,以后在历次的曲谱翻印中,就自然而然、堂而皇之的变成了“转学”了。对于这个问题,我估计很多人(不光是业余演唱者,也有专业甚至是著名演员)没有细究过它的意思,没有考虑过对与不对,演唱时像小和尚念经似的唱成了“中途转学谋生计”,而有少部分人,他们知道这种唱法是有问题的,但大家都这样唱,要扭转过来,把已习惯了的“转学”唱成“辍学”反而有点憋扭了,所以只能随随大流了。不过,虽然这样,为了文字的规范,为了正确地表情达意,我以为,我们每一位演唱者(不管是专业还是业余),都有责任尽可能不读错别字,有此情况的,也应尽力立即改正。
作者:
婉君
时间:
2012-4-17 22:39
作者:
阿杜
时间:
2012-4-17 22:46
说得好啊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4-18 00:02
这就是文化底蕴的问题了。
好在现在大学校长也念白字。
不奇怪了。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4-18 00:04
原作小说里的说法不尽相同。
吴玉琴有母亲,从小进戏班。
作者:
hjdxm
时间:
2012-4-18 06:03
回复
炳伊
的帖子
见解独到!
作者:
沪梦缘
时间:
2012-4-18 09:38
炳伊老师从小事上看,您是一位对事认真执着的人。对您感到钦佩!
作者:
chen9001
时间:
2012-4-18 09:50
同意楼主分析:把“辍(chuo)”念成了与之形近的“缀(zhui)“了
原因可能在演员身上(读错字),但编导也有责任.
包括电视台播出的节目,演员读错字时有出现,这些监制等人干什么去了呢?
作者:
lujunwen
时间:
2012-4-18 10:55
炳伊老师精神可嘉!
作者:
龚山荣
时间:
2012-4-18 11:23
作者:
薄薄
时间:
2012-4-18 14:07
敬佩哎
作者:
yuanbigui
时间:
2012-4-18 15:11
我记得也有唱“中途退学谋生计”的,似乎既符合原意,又比较上口,听众也不致产生歧义。“辍”字用上海话来唱,即使咬得很准,听众如看不到字幕,仍然费解,不如“退”字听起来清楚明白。此议妥否?求诸各位老师。
作者:
我名阿蔡
时间:
2012-4-18 17:34
作者:
xiangsheng1947
时间:
2012-4-19 20:16
分析得完全正确,辍和缀形近义不同,演唱者都要有炳伊师兄这样细心琢磨推敲每段每句每字的话,就不会产生这种差错了!
作者:
炳伊
时间:
2012-4-20 20:50
我老同事一起旅行了几天刚回,感谢好朋友对本帖的关心和支持!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2-4-21 15:48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2-4-21 16:44 编辑
在四个版本的《秋海棠-放书本》中,秋海棠的“中途……谋生计”这句唱词,汪华忠、李建华、孙徐春的演唱各不相同。另外,唱段里秋海棠有一句“……提防伸魔爪”,这个“爪”字应该怎么唱啊?
请听——论坛-沪剧音频:四个版本的《秋海棠》-放书本
http://www.chinahuju.com/forum.p ... mp;extra=#pid122304
作者:
上海小步
时间:
2012-4-21 16:28
本帖最后由 上海小步 于 2012-4-21 16:32 编辑
嗨,隨手摘幾個平時聽到的是讀錯的唱詞,多了去了!
正確的讀法,您注意過嗎?比如:惘悵 惆悵 躊躇 踉蹌 囹圄 氍毹 冉冉 陰霾 踟躕 赧顏 面面相覷 白頭偕老······
摘自《櫻花》、《尋娘記》、《母親》、《秋海棠》、《張志新之死》、《斷線風箏》、《楊乃武與小白菜》、《家》等劇中。
作者:
炳伊
时间:
2012-4-21 18:26
在这一问题上,我以为把它唱成“缀学”、“转学”都是不对的,“辍学”和“退学”,从意思上理解,都是可以的,都表示中途停止学习的意思。但是,我们应考虑特定的时代,秋海棠小时求学的场所,是私人小规模教学的私塾,不是现在有相当规模的学校。那时学生中途因某种原因停止学习,可能不会称为退学的,在一些古文中,好像没有看到过退学两个字,只是称为“辍学”;“转学”、“退学”等都是以后学校步入正轨后才有的学籍处理规定。所以,我以为,“辍学”一词虽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书面语言的意味重了些,但比较符合时代特征,故用“辍学”为好,再说,词作者用的也是“辍学”。这仅是我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对,求教于大家!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2-4-21 20:03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2-4-21 22:14 编辑
赞同炳伊先生的见解,这句唱词中用“辍学”为好。
“辍”是中止,停止,舎弃的意思。秋海棠“自幼双亲去世早,全靠二叔来抚养,乡村私塾曾攻读”(“攻读”两字点明了秋海棠学习的勤奋),“不久无力进学堂,中途辍学谋生计”(为谋生计,中止学业是无奈的舎弃),“才进入科班戏来唱”(为谋生计,进入科班是无奈的选择)。
汪华忠和徐蓉演唱的《秋海棠——萍水相逢遇知音》(上海音像公司出版发行的盒带《沪剧-徐蓉演唱专辑》)和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的《奚耿虎沪剧唱腔集》中,秋海堂的这句唱词是“中途辍学谋生计”。
演员只有理解了剧本,才能更好的进行二度创作,声情並茂的完成角色的塑造。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4-22 04:22
上面两个帖子完全对路。
秋海棠那时代的人就是该用辍这个字。尽管退学意思也大体一样。
补充一条是对于现代人来说,书面语言也已经没必要用辍,就是退学便可。
作者:
cbl625
时间:
2012-4-24 12:20
唱“中途退学谋生计”,既符合原意,又比较上口,听众也不致产生歧义。“辍”字用上海话来唱,即使咬得很准,听众如看不到字幕,仍然费解,不如“退”字听起来清楚明白。此议说得很好,完全赞同。
作者:
双王今易木
时间:
2012-4-25 22:50
blogfeiyunpu 发表于 2012-4-18 00:02
这就是文化底蕴的问题了。
好在现在大学校长也念白字。
赞同!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