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与徐蓉老师商洽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番三
时间:
2012-2-10 18:14
标题:
与徐蓉老师商洽
今天上午有幸与徐蓉老师合作了一次,为她上课伴奏。听了徐老师的上课受益匪浅,徐老师的上课与众不同的是,不是教唱沪剧唱段,而是教怎样来唱沪剧唱腔,(其中包括发声,用气息等重要的方法,带情进戏等,并且不时的示范讲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颇有心得。
听了她的上课就是有一点想与徐老师商洽,徐老师上课总是喜欢用上海话与普通话夹在一起来讲课, 我认为我们沪剧的方言就是上海话,而下面在座的都是唱沪剧的,直接讲上海话应该都能听得懂,所以希望徐老师能坚持用上海话来上课。而且坚持使用尖团音为学生树立榜样。
作者:
笑看风云
时间:
2012-2-10 19:09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2-2-10 22:08
徐蓉老师要注意哦,对沪剧的信仰要坚定哦,今天讲普通话的诱惑力很大,很容易被“和平演变”。
今年拜年中,还听到很多老演员在拜年还用讲普通话了,但也有许多老演员坚持用沪语拜年。
作者:
roses
时间:
2012-2-14 00:37
本帖最后由 roses 于 2012-2-14 00:38 编辑
( 徐老师上课总是喜欢用上海话与普通话夹在一起来讲课, 我认为我们沪剧的方言就是上海话.)
作者:
上海小步
时间:
2012-2-14 07:12
紅花送給徐蓉老師、送給張老師!呵呵,張老師考慮周到,用標準的滬語,是有利於對學員的教學。去年,我們每週六下午在閔行文化館聽課,只覺得徐蓉在講課時候,普通話和滬語切換很流利、自然啊,其實張老師的說法,是有道理的。
作者:
婉君
时间:
2012-2-14 08:07
作者:
567890
时间:
2012-2-17 18:54
作者:
shenqin
时间:
2012-8-22 11:11
作者:
赵乐羊
时间:
2012-9-9 12:34
作者:
阿杜
时间:
2012-9-12 22:42
张老师说得极是。就在这次电视台搞的"沪剧我来秀"活动中,她做评委,发表评论时,也是上海话和普通话交替出现,不像钱程坚持说上海话,而且钱的尖团音说得相当准。
作者:
爱沪剧
时间:
2012-9-12 23:15
本帖最后由 爱沪剧 于 2012-9-12 23:16 编辑
roses 发表于 2012-2-14 00:37
( 徐老师上课总是喜欢用上海话与普通话夹在一起来讲课, 我认为我们沪剧的方言 ...
习惯改掉也难的。徐蓉常常说普通话!我不赞成夹普通话。要么全沪剧,要么全国语!
作者:
福星
时间:
2012-9-13 01:02
我更希望用正确的沪语来教课~~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2-9-13 07:30
窃以为不必强求。
小朱也是夹杂国语的。
因为不是演唱沪剧而是讲座或者是评点,应该允许讲评者自由混搭,座下诸位也不至于听不懂吧,否则怎么看电视看电影啊。
院长还唱沪剧戏曲连续剧里的国语主题歌呢。
作者:
薄薄
时间:
2012-9-13 16:47
作者:
沪剧新迷
时间:
2013-6-9 14:03
作者:
王乐乐
时间:
2013-6-9 16:42
作者:
芸倩
时间:
2013-6-9 16:47
作者:
xiangsheng1947
时间:
2013-6-12 06:48
作者:
zhou66nm
时间:
2013-6-12 18:09
作者:
叮铛铃
时间:
2013-6-12 18:17
张老师说的对极了,耳闻张老师的琴艺高超,有机会一定拜访张老师!
作者:
bhf888
时间:
2013-6-13 16:50
用沪语上课的好处太多了,有些比赛中的评委也总喜欢沪语中夹国语,听着有些别扭。
作者:
zxhanmimi
时间:
2013-6-15 18:32
作者:
仙人球
时间:
2013-6-15 18:57
张老师言之有理。
作者:
大雁南飞
时间:
2013-6-22 11:39
徐老师现在在哪教课?请哪位老师告知一下,本人很想去学习啊!
作者:
mgh1008
时间:
2013-6-22 21:27
作者:
13761103973
时间:
2013-6-22 22:20
作者:
炳伊
时间:
2013-6-23 05:10
徐蓉老师很有名,但我从未见过她一面,只是从电视画面中领教过她极具感染力的唱功和表演,也从网友的某些评论中略知了她很好的人品,故我从心底里喜欢她。她授课我当然也从未聆听过,故我不知她讲课时沪语和国语搭配到何种程度,不过窃以为,沪剧教学显然应用几乎清一色的沪语,我相信,这是沪剧班学员普遍能接受和欢迎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但在极少数情况下,也不应绝对排斥用沪语。比如,当沪语的某一词句无法精确地表情达意而国语的某一词句能胜任时,此时应该用国语;还有,在大段的沪语教学中,有时插上句把国语,也可起到插科打诨、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此乃一家之言,随便说说了。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