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谈谈茅院长的观点从逻辑上存在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1-12-3 07:20
标题:
谈谈茅院长的观点从逻辑上存在的问题
善玉还是很有信心,她说:“我认为,精明睿智的上海人不会轻易遗弃沪语。因为世界只有一个中国,中国只有一个上海,上海只有一个沪剧。随着社会和政府的关注,这一见证与记录了上海发展历程的剧种将和这个城市一起继续发展下去。现在不少‘海漂族’都在热情地学沪语、唱沪剧,希望更好地融入到上海这座城市中来,我们就更没有理由妄自菲薄了。随着整个社会对上海话和民族戏曲文化的重视,相信以后会好转的。”
文章来源:http://culture.gmw.cn/2010-11/19/content_1398767.htm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1-12-5 09:55
楼主好!你很有福气。
没有人来驳斥你——关于上海只有一个某剧在这儿到底意味着什么。
感觉活了二百年的人,她的逻辑实在难得哦。——比如接着就有只要给我十分钟。
现在好啦,有了交响乐,那就远不止进场十分钟了。
作者:
龚山荣
时间:
2011-12-5 13:57
作者:
金色的沪剧
时间:
2011-12-5 14:37
回复
blogfeiyunpu
的帖子
从现在的调研报告显示,上海人中,每二千五百个人中,只有一个人会来到剧场来看沪剧。茅院长很急,试图来改变
沪剧生态
----用增加交响来改变现沪剧萧条现状,又从节目单显示很多唱词和内容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东西,不符合今天中国意识形态的
生态环境
。
如果沪剧生态不适应今天的生态环境的话
,那么在这个
生态系统中
,茅院长那能叫让年轻人来给你十种,她有如何来打动人家呢?
为此,上海人不会放弃沪剧(沪语)是因为上海“只有一个" 的因果关系的观点实际上是很浮浅的,而更重要是,茅院长要看到市场对沪剧需求是来自于沪剧生态适应了今天社会生态环境的。 希望Blogfeiyunpu 教授为沪剧院创造更好的沪剧剧本,来打破今天沪剧生态和生态环境不平衡的局面.
沪剧是赢在内容上,唱腔和表演上,多几把西洋乐器可以改造,最后不大会带来新的市场。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1-12-6 06:10
沪剧是赢在内容上,唱腔和表演上,多几把西洋乐器可以改造,最后不大会带来新的市场。
——很希望有人能来关注这五百八十块的票价多少是真的出售给了自己掏腰包的戏迷。
交响乐伴奏的戏曲并非是都市化和都市沪剧的新创造。早在那一场浩劫里就有——我在对面文化广场看的现场沙家浜。
圣诞元旦新春佳节,一塌刮子就这么个老节目。
作者:
婉君
时间:
2011-12-6 17:10
作者:
上官凡岑
时间:
2011-12-25 13:11
作者:
又见蔷薇开
时间:
2011-12-26 20:00
沪剧还是需要不断的拓宽市场,只有光做宣传,多演新戏,经典长演不衰,让青年演员充分施展开来,相信有了戏迷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上海的乡音一定会辉煌的
作者:
又见蔷薇开
时间:
2011-12-26 20:01
坐等着那是永远都行不通的
作者:
wesgu
时间:
2014-4-15 20:05
同意楼上的:坐等着那是永远都行不通的
作者:
老袁
时间:
2014-4-17 14:44
很是费解
作者:
花花爱华
时间:
2014-8-18 22:49
沪剧非物貭文明遗产!一定耍继承,发展!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