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请你猜一猜爱华沪剧团演出过的部分剧目 [打印本页]
作者: 骏良 时间: 2011-11-28 22:13
标题: 请你猜一猜爱华沪剧团演出过的部分剧目
本帖最后由 骏良 于 2011-11-28 22:16 编辑
你知道吗?——请你猜一猜爱华沪剧团演出过的部分剧目
爱华沪剧团成立于1951年,是一家民办沪剧团,是当时上海市六大沪剧团之一(人民、艺华、爱华、努力、勤艺、长江)。1973年爱华沪剧团与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合并,组建为上海沪剧团(后转为上海沪剧院)。
据统计,爱华在二十二年的舞台实践中共演出了91个剧目(其中大戏是69个,小戏使22个)。尤其是在文革前十五年的演出中,可谓剧目题材多样,汇集古今中外;内容丰富,涉及各个方方面面;形式多变,滩簧戏、西装旗袍戏、现代戏(为主)等俱上场。真正体现了适应性强,与时俱进,而为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积极赞赏。
爱华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凌爱珍,袁滨忠、韩玉敏,马莉莉、王珊妹等更是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针对爱华演出过的部分剧目,我出了些题目,你有兴趣的话,敬请参与。
1、爱华剧团成立后上演的第一个剧目是:
2、爱华在文革前演出的最后一个大戏是: ,最后一个小戏是:
3、爱华在文革中演过的大戏是:
4、爱华演过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戏是:
5、爱华演过以学生运动为题材的戏是:
6、爱华根据小说《龙角山》改编的反特题材戏是:
7、爱华演过以军人为主角的戏是:
8、六十年代爱华演过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戏是(至少三个):
9、六三年爱华根据电影文学剧本改编的戏是: 这个戏演出后,在全国文艺舞台引起了轰动效应 。
10、全国解放后,爱华第一个在戏剧舞台上演出了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一出四幕剧。这个剧目后来成为沪剧舞台上流派纷呈、最经典的剧目,至今还盛演不衰。它是:
11、为弥补沪剧演员的某些功底不足,爱华开创沪剧界的先河,请来其他剧种著名老艺人为学馆学员授课、示范武打、身段、水袖等基本功。演出了古装开打的折子戏。其中的女主角(后来成为著名演员)能从三张高的桌子上翻下来。这出戏是:
12、沪剧表演艺术家、爱华的团长凌爱珍演过一出沪剧界著名的大戏,戏的主人公是日本女子。这出戏是:
13、凌爱珍为培养新人,主动让台,经常为青年演员作铺垫,演配角。请您回答她演的配角戏(至少三个):
14、爱华成立后,袁滨忠演过唯一的一出古装戏是:
15、韩玉敏演的主角是渔家姑娘,为争取解放岛屿的戏是:
16、爱华成立的早期,曾演过根据“激流三部曲”改编的戏是:
17、在1959年爱华演出过一部反映工业题材的戏是:
18、爱华根据老艺人提供的素材,演过的清装滩簧戏(至少两个)是:
19、袁滨忠和韩玉敏演唱过一个小戏,讲的是青年男工人为一位女练习生带路的故事。此戏是:
20、凌爱珍、袁滨忠和韩玉敏三足鼎立演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好戏。其中:
(1)一出两个女人李代桃僵的悲情戏是:
(2)宣扬金钱之上,蒙上温情脉脉的面纱,致使亲人“只能相见,不能想认”的戏是:
(3)根据墨西哥电影改编的、反映家庭题材、歌颂劳动人民纯朴、善良的戏是:
备注:
(1)本人见识和思路有限,上述题目难免有错,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2)上述题目中有的答案不止是一个剧目。最好你能够为每个剧目标出主要演员(有的剧目复演后,主要演员会作些变动,你如果能标出初演和复演的主要演员那更好了)
(3)可以选择自己熟悉和了解的题目答题,哪怕是答一题也好的,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沪剧爱好者:骏良
2011年11月22日
p=30, 2, left]答案近期在网上公布,敬请留意。
作者: 婉君
时间: 2011-11-28 22:27






作者: lizhenmin
时间: 2011-11-28 22:33
5、爱华演过以学生运动为题材的戏是:
答:《桃李颂》
国祥——袁滨忠,慧英——韩玉敏,杜大姐——凌爱珍。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1-11-29 02:31
回复 骏良 的帖子
1、爱华剧团成立后上演的第一个剧目是:
爱华剧团成立于1951年9月14日,由凌爱珍任团长,成立后在国泰剧场公演的第一个剧目是《钗头凤》。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1-11-29 02:55
20、凌爱珍、袁滨忠和韩玉敏三足鼎立演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好戏。其中:
(1)一出两个女人李代桃僵的悲情戏是:
《拨兰花》
(2)宣扬金钱之上,蒙上温情脉脉的面纱,致使亲人“只能相见,不能想认”的戏是:
《少奶奶的扇子》
(3)根据墨西哥电影改编的、反映家庭题材、歌颂劳动人民纯朴、善良的戏是:
《谁是母亲》
作者: 上海小步
时间: 2011-11-29 09:15
本帖最后由 上海小步 于 2011-11-29 09:27 编辑


我试试:回答(3)《红灯记》、《红色娘子军》;(4)、(6)是《苗家儿女》《恩仇箭》;(10)《雷雨》、(11)是马莉莉的《盗仙草》、(14)《父子恨》、(15)《红珊瑚》、(20)-3是《谁是母亲》。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1-11-29 12:14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1-11-29 12:15 编辑
回复 白水 的帖子
传统剧目《拨兰花》1954年爱华沪剧团将其编演为9场沪剧。
《少奶奶的扇子》1956年爱华沪剧团首演于中央大戏院。
《谁是母亲》(根据墨西哥电影《生的权利》改编)1958年4月爱华沪剧团首演于国泰剧场。
作者: 龚山荣
时间: 2011-11-29 14:59






作者: 戏迷嬢嬢
时间: 2011-11-29 15:20
2;最后一个大戏--织心记3;红灯记4;苗家儿女,恩仇箭5;桃李颂7;红色娘子军8;千万不要忘记,年轻的一代6;奇怪的信号弹9;红灯记15;红珊瑚19;问路。不知对否,可能记错。
作者: 上官凡岑
时间: 2011-11-29 16:04



作者: 镀金少爷
时间: 2011-11-29 17:14
顶





作者: 包老戏迷
时间: 2011-11-29 21:18
3:金训华之歌,主演:李灵珠飾全训华.4:恩仇记,苗家儿女.5:青春之歌.8:千万不要忘记,南诲長诚,年青的一,雷锋.9:红灯记.10:雷雨.11:盗仙草.14:团圆之后.15:红珊瑚,20(3):谁是母親.当时爱华主演排名如下:凌爱珍,袁滨忠,韓玉敏,吴乐声,淩大可.时间太久可能有误.
作者: 一缕清风
时间: 2011-11-29 21:44






作者: 叶子
时间: 2011-11-29 22:29
16、爱华成立的早期,曾演过根据“激流三部曲”改编的戏是:
答: 《秋》
作者: lujunwen
时间: 2011-11-30 09:57






作者: 骏良
时间: 2011-11-30 19:38
我看了一下,大家参与的热情很高,离题还是比较近,但有的不完整,有的是错了。没关系,反正大家一起在探讨。通过这样的回答,目的是让沪剧网友更了解爱华沪剧团剧目的丰富和几位主要演员的多姿多彩。
希望参与的网友再多些,答题也再多一点。再过一些日子我会公布我自认为正确的答案,继续与大家探讨。我用这样的形式,目的之二是想让网上的活动活跃些。
感谢大家的参与!
作者: RAINIE_MOMO
时间: 2011-12-1 11:48
版主不愧是爱华的活地图,我也亲眼目睹过当年的辉煌。大同看雷雨,大众看红灯记,大世界看夏剑青版的年青的一代。今天换个话题,假设不与人沪合并现在还能存在吗。缺了袁的爱华已经是旦强生弱了,文化局调来王盘声,张杏生,徐伯涛,三大小生。恢复区级剧团,王回艺华,张奔长宁唯一能留只有徐了。徐与爱华新三旦搭档可以活下来,可见戏曲是靠角儿生存的。爱华已成历史,凌爱珍创导的大胆使用年轻人,主动让台的精神是该发扬的。
作者: shenqin
时间: 2012-8-22 10:30




欢迎光临 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