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中国沪剧网·乐队交流·网友联谊会》在松江如期举行 [打印本页]
作者: 上海小步 时间: 2011-10-17 04:20
标题: 《中国沪剧网·乐队交流·网友联谊会》在松江如期举行
本帖最后由 chen9001 于 2011-10-17 10:45 编辑
10月16日,有张文华(老番三)和杨建国(而古月)两位老师发起组织的《中国沪剧网·乐队交流·网友联谊会》在松江中山社区活动中心如期举行。有四十多位朋友参加,活动内容丰富,安排欣赏江南丝竹、传统沪剧曲目演唱,交流切磋琴艺是主要内容,且达到了预期效果,与会者交口称赞这样的活动好,有意义!
杨建国老师和松江文化馆沪剧队的同伴们早早来到精心布置的排练厅,等待远道而来的无锡老李、过炎洲和蒋兆铭三位无锡网友;苏州卢墟网友山清水秀,路上转了五次车如约而至、上海崇明来的网友是观众朋友和志 明、浦东网友文化站、来自市区的沪剧新迷、郑正昌、yaojinlong 、kakaka。午后,小荷花、李伟强、枫 琴来了;沪梦缘近来家里在装修,百忙中安排好活儿也赶来了。参加活动的还有“松江万谷江南丝竹社团”的成员和戏迷朋友,共有四十多位···最让大家感动的是张老师,由于十月份的排练、演出,大家唱、沙龙等事情多了一些,劳累和外出活动饮食不周,已经连着两三天身体欠安、食欲不振,可是,老师十分珍惜乐队现场交流和网友相聚的机会,考虑不让大家扫兴,还是忍着胃部不适、带病坚持来参加一整天的活动。
早上,张老师来到现场,就和杨老师相互谈起各自的想法,尽管前些日子在网页界面里、在手机通讯的联络中,已经商量了好多次,老师们希望网友和戏迷朋友,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在与会者陆续就坐,杨老师致以热情的开场。沪剧队的队员演唱时,老师就邀请或让网友自告奋勇上去,操琴伴奏。杨老师说得好,“沪剧网是个交流的大平台”,不显山不露水大有人在,网友文化站的琴艺很不错,一曲完毕,老师异口同声说:“不错,音很准。”无锡网友过炎洲专长扬琴,几次专程来上海,与张凤岚(双王今易木)老师成了好朋友;蒋兆明擅长琵琶;yaojinlong 跟着陆敬文学习鼓板······
杨老师尽地主之宜,在“天虹人家”设丰盛的午宴招待大家。
午后,交流活动正式开始。“松江万谷江南丝竹社团”的成员演奏了“春晖曲”和江南丝竹的经典曲目“行街”,聆听中立刻感受到这支大乐队的整体水平和实力,赢得阵阵掌声。张老师请网友小荷花带个头,她的沪剧功底深,唱传统的基本调真是有一功,先演唱的是《陆雅臣卖娘子·吃馄饨》,又和松江乐队里的张文华对了脍炙人口的《庵堂相会·问叔叔》,是有崇明网友观众朋友拉的主胡、李伟强是敲扬琴;接着杨老师示范《为奴隶母亲·回家路上》,有邵玲娜演唱。郁玉青的《新版 家·梅芬自叹》,有kakaka拉主胡,就想起上午杨老师看了演奏后,指出“把位太靠下,音不准,要注意。”我听到时,记得这个问题也是kakaka常常在个人空间里向老师请教的问题。张老师示范《嫦娥奔月》,李伟强还是敲扬琴,小荷花唱得真好,大家都要求再欣赏一曲,“庵堂相会·清明节吧!”我还说:“带表演的!”虽然没有让出场地,但是小荷花还真是“笑盈盈”认真完成了全套的又演又唱!
开展活动,要有热心的组织者,要有经费,更得有场地,社区活动中心的鲁站长非常支持,还为我们演唱了《白蛇传·西湖山水》,好听极了!活动中滩簧西乡调老师、沪梦缘、沪剧新迷、过炎洲、观众朋友等,手里的照相机和摄录机一直在捕捉镜头,特别是滩簧西乡调老师,还演唱了《红灯记·壮志凌云》。网友枫 琴赶来后,演唱了《家·洞房》。此时,我注意到,张老师的脸色,还在坚持敲扬琴,忍受着真的是为了大家高兴。沪剧队的马 灵是2008年第四届上海吴曲乡音银奖的获得者,和张雪虎一起演唱了《大雷雨·花园会》,声情并茂、真的是一种享受!
杨老师的同伴们说,他常常用“听听,是我拉得好,还是侬唱得好!”来激励我们。
张老师说,“有许多书写了许多,越看越糊涂。自己动手拉一拉,就知道《三国开篇》中间的七段长过门,要融入感情,好好想想、好好练练,怎么拉得不一样、怎么拉得好听!”
今天的乐队现场交流和网友联谊会,收益颇多,回味无穷,有意义、值!!
作者: 上海小步 时间: 2011-10-17 04:50
(, 下载次数: 58)